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月榜 > 正文

青记每月盘点

2011-03-24 20:40:41

来源:   作者:

摘要:

  2月优异策划

  ☆《开门!图书馆》,《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7期,2月24日
  简介:今年年底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这一消息在2月11日发布,2月24日《中国新闻周刊》推出《开门!图书馆》专题。杭州市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响应“公共图书馆”理念者之一,经过几年的探索,终于在2007年对所有人免费开放,包括流浪者和乞丐。首篇文章以杭州图书馆为解剖样本,追述了杭州图书馆践行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精神的探索。《我所知道的中国图书馆》披露了目前国内图书馆存在的问题,《“立人”:扎根乡村的图书馆》则描写了一个民间组织建立乡村全免费图书馆的追求和遭遇,《美国公共图书馆面面观》介绍了和中国图书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美国图书馆。
  点评:封面图案是一本打开的书,中间两张书页拼成美丽的心形,寓意向所有人敞开大门的图书馆给人带来温暖。专题中的每篇文章都从不同的方面给读者带来新意。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的时代已经过去,图书馆免费开放保障了文化公平。《中国新闻周刊》的这个策划非常及时,通过对比,也告诉读者:公共图书馆仍可有更大的作为。
  备选策划:
  ☆《中国有多贵》,《新周刊》,2011年第4期,2月15日
  ☆《中国童丐真相》,《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8期
  ☆《别闹了,春晚——谱系权力榜》,《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8期,2月21日
  ☆《镉米杀机》,《新世纪》,2011年第6期,2月14日
  ☆《关注农村养老难》,《农村大众》,2月21日~2月28日

  2月优异报道

  ☆《年轻人,到“体制内”去》/潘晓凌 范承刚,《南方周末》,2月24日
  简介:这篇文章聚焦国家公务员考试热和进国企热中的大学生们,讲述了他们“我为‘国’狂”的经历。为了进入“体制内”,他们甚至放弃了留学、深造、进外企的机会。“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年轻人生活差异很大,以至于“和体制外混的同学在网上聊天,稍一深入就不欢而散”。
  点评:国考热和国企热的背后,更令人担忧的是社会价值追求的异化。这篇文章呈现了年轻人重返“体制内”大潮中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和年轻人在这一大潮中的生存状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希望寄托在挤进“公家的单位”,他们一方面投身这股热潮,一方面又对此不解和无奈。文章引人深思:“我为‘国’狂”的年轻人,是否如文中所写,“其实和任何年代生于中国的人一样——很少有机会进行自我分析,一套实用主义的思想系统深入头脑”?
  备选报道:
  ☆《一个收费站存废之争背后的疑问》/洪克非,《中国青年报》,2月23日
  ☆《关注患白血病女大学生村官张广秀》,《齐鲁晚报》,2月
  ☆《钱云会的手表传奇》/季天琴,《南都周刊》,2011年第7期,2月28日
  ☆《1000万套保障房,钱从哪里来?》/王炜,《人民日报》,2月21日
  ☆《高铁万亿债忧》/翁仕友 姚佳威,《财经》,2011年第4期,2月14日
  ☆《“国家科技进步奖”撤销背后》/任姣洁  董淼,《新世纪》,2011年第7期,2月21日
  ☆《争议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李蔚 王立三,《瞭望东方周刊》,2011年第8期

  2月优异评论

  ☆《青山绿水是最大的民生》/何兵,《南方都市报》, 2月2日
  简介:这是作者的新春感怀,联想到所生活的北京,已经连续98天无降水。整个华北平原,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已形成地下水漏斗。当年红军千难万险所过的若尔盖草原正在加速沙漠化。肺癌已成北京居民“第一杀手”,胃癌占北京癌症的1/4。可以告慰的是,中央一号文件62年来第一次锁定水利建设,用于考核官员的GDP指标终于被废止,一些地方替之以基尼指数……这些关键要看落实。谨希望政府以民生为重。借用一句时髦的话:神马都是浮云,青山绿水才是最大的民生。
  点评:作者观点鲜明,指出追求民生,最重要的是以“青山绿水”保人民健康,而不是注重楼越来越高、汽车越来越多等形象工程。
  备选评论:
  ☆《民意病毒,如何一洗了之》/陈敏,《南方周末》,2月24日
  ☆《“三把火”与“先拾柴”》/徐全利,《人民日报》,2月16日
  ☆《拜年短信,盘点社会资本的文化形式》/曹林,《中国青年报》,2月11日
  ☆《阅读张广秀,重温理想的激情》/张金岭,《齐鲁晚报》,2月24日
  ☆《救救竞技体育中的孩子》/翟春阳,《青年时报》,2月17日
  ☆《158元一斤的猪肉是卖给谁的?》/无敌,荆楚网,2月16日
  ☆《财产公开不在于“支持与否”》/舒锋,《长江日报》,2月26日
  ☆《请给农户发“家电农机票”》/叶檀,《新京报》,2月15日

  2月优异版面

  ☆《拜年啦》,《重庆时报》,2月1日第1版
  简介:这是《重庆时报》兔年春节前最后一期的头版。版面中各种不同形象的小兔子——兔斯基、流氓兔、越狱兔、工夫兔、《龟兔赛跑中》的兔子、《雪孩子》中的兔子、陪伴嫦娥的玉兔等,藏在他们爱吃的胡萝卜里。大大的橙红色的胡萝卜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带来欢庆兔年春节的气息。
  备选版面:
  ☆《农民眼中的新农村》,《人民日报》,2月8日第4 版
  ☆《春泥》,《齐鲁晚报》,2月9日第1版

  2月热点网议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简介:1月27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于建嵘收到一封被拐孩子母亲的信,信中说她的孩子被拐卖并致残,成了乞丐,但现在仍下落不明。愤怒之余,于建嵘将这封信发到微博上。后来他的想法进一步发展成:全国网民都拿出手机、照相机和摄像机,凡是见到街头行乞儿童,就拍下来上网公布。1月25日,于建嵘设立“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专题微博,并招聘志愿者专门管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在兔年春节后成为网议热点。《凤凰周刊》记者邓飞也在微博里号召:“2011年,和儿童拐卖打一仗。”2月8日,借助邓飞微博的帮助,湖北潜江人彭高峰找到被拐至江苏农村的儿子。
  点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是公众借手机网络而进行的良性互动,第一次显示出了微博强大的正义力量。尽管对此行动有不同的看法,但不可否认其积极作用。“随手拍”和“解救”也成为关注某个群体的流行语,比如“随手拍解救大龄青年”。
  备选网议:
  ☆湿面条可燃烧,是否与添加剂有关?
  ☆“寻父”帖后有大爱  “保姆奶奶”感动网络
  ☆“马上就办办公室”被热议,网民建言贵在挂在心上
  ☆网络短片《我今年,二十七八岁》走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4岁女孩出任副院长引争议
  ☆一护士发微博抱怨深夜收尸  盼病人等其下班再死
  ☆永州数百教师吃空饷
  ☆“人工增雪”是福是祸?
  ☆“最牛公务员”江进祥9年不上班工资照发,经调查是因反映问题“被无限期停职检查”
  ☆最凶奔驰车主被传唤,警方称事件有涉恶性质
  ☆三亚最大棚户区被强拆

  2月传媒人物

  ☆李东东:讲传统谈新闻
  简介:人民网2月22日开辟“李东东讲传统谈新闻”专栏,专栏内容为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中,在一些新闻单位和高等院校所做的讲谈。专栏文章谈古论今,配以案例,针对性很强。专栏文章的首篇在回顾历史时说:“新闻不真实,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不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恰恰相反,说明我们工作中出了问题。”
  点评:李东东副署长在专栏中,讲到解放战争时期,揭露和打击虚假新闻是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重要内容,讲到党的新闻事业史上首次反对虚假报道的反“客里空”运动,讲到新中国成立时新闻工作者如何务求新闻真实准确,还以范敬宜的新闻作品为例,讲好新闻如何“写人所不写,写人所不能写”。这些讲谈,不仅使新闻人很受启发,也使新闻出版总署的“管理者”形象变得更可亲、可敬了。

  ☆蔡赴朝:赴任广电总局
  简介:2月24日,广电总局召开内部会议,原北京市副市长、宣传部部长蔡赴朝接替王太华出任广电总局新一任局长。今年60岁的蔡赴朝,在2008年1月出任北京市副市长,主抓电影电视以及有线网络业务。
  点评:蔡赴朝从宣武区交通局宣传科、北京日报、北京市委宣传部等不同的岗位一步一个脚印走进了广电总局。他在任北京日报财贸部主任时,要求记者不参加任何没有新闻报道价值的“应酬”,不染“有偿新闻”。任北京日报副总编辑时,倡导“没看见不写”。不染“有偿新闻”和“没看见不写”的做法,值得现在的年轻新闻人学习。

  ☆何力:离职办新刊
  简介:2月13日,何力在微博中透露正在筹办一本新杂志,并确认离开《财经》。新杂志以商业为起点,做关注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的战略、趋势、模式、机会的前瞻性媒体。据其他人透露,新刊将于7月份推出,已获大连万达集团4500万元投资。
  点评:何力历任多家财经媒体的总编辑或主编,已是“钻石”级财经媒体人。愿何力这次创办新刊,焕发出新光彩。

  ☆闾丘露薇:从记述者变为思考者
  简介:最近,闾丘露薇推出新作《不分东西》,她说:“我从记述者转变成了思考者,这是我交给自己的一份答卷,希望有一天,人们认识我,是因为我的专业以及我对事件的观察,分享我的观点。”《不分东西》中,闾丘露薇探讨了媒体人如何打破偏见,做到公正、客观。
  点评:对记者来说,如何寻找和看待不同立场后的真相是个难题。《不分东西》,从书名即打破了“东”和“西”不可混为一谈的思维定势。
  (本期盘点主持:卢文炤)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3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