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月榜 > 正文

青记每月盘点

2011-09-30 13:50:08

来源:   作者:

摘要:

  8月优异策划
  
  ☆《企业社会责任面纱》,《瞭望》,8月22日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西方工业化所产生的环境破坏、生态恶化、复杂社会矛盾和公司治理等问题,几乎都在国内重演。但是,中国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有一二百年的时间慢慢消化。因此,在国内刚刚被认知的企业社会责任,被视为化解这些危机的关键。然而,企业社会责任一直被错误理解着,蒙着多重面纱。《瞭望》这期专题文章分几个层次进行了分析:《把脉企业社会责任“排行榜”》针对各种企业社会责任评比,分析了目前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和相关信息披露上存在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危机链》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堪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公信力》报道近年来中国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越来越多,但公众普遍感觉内容与现实不符;《企业社会责任的“中国启蒙”》指出公众和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误区,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在于对员工人性化的管理和保障、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监控、对环境的友善保护、对国家法律的严格遵守,而不等同于捐款捐物;《企业社会责任的科学评价体系》对建立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科学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企业家信仰与社会责任》提出,那些能够把企业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统一在人性之下的人,最终才能赢得公众的赞许和信赖。
  点评:这组报道揭开层层“面纱”,使读者对抽象的企业社会责任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在企业漠视消费者利益、缺失员工关怀等事件层出不穷的当下,很有现实意义。
  备选策划: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身体》,《新民周刊》,8月22日
  ☆《搬不走的化工厂》,《三联生活周刊》,8月29日
  ☆《信号奔命》,《新世纪》,8月29日
  ☆《上尉的末日》,《中国新闻周刊》,8月29日
  ☆《再生一个孩子》,《南都周刊》,8月22日
  
  8月优异报道
  
  ☆《穷孩子遭遇问题学校》/陈鸣  沈念祖  杨雯,《南方周末》,8月25日
  简介:今年6月中旬起,北京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收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停通知。在拆迁议题中,学校通常在媒体上把自己塑造成弱势群体,但《南方周末》的这组报道,从多方面报道了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打工子弟学校问题缠身:大部分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是家庭式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社会捐赠被校方截留,学生无法获益;办学条件越差越能博得同情,民办学校落入恶性循环。而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则在媒体上失声,老师没有劳动保障,工作强度大,工资低,甚至没有行动自由;学生小升初平均分仅15分。在政府、投资办学者、老师和学生三个群体的博弈中,老师和学生成了真正的弱势方,他们的利益保障亟须破题。
  点评:这篇报道没有止于被取缔的打工子弟学校是弱势或打工子弟学校不应被取缔等单一思维,进一步看到学校老师和学生才是真正的底层弱势群体。新闻报道只有更逼近事实内核,才更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之道。
  备选报道:
  ☆《尚德“捐赠门”真相调查》,央视新闻频道,8月17日
  ☆《谁在“掌控”国宝命运》/杨雪梅,《人民日报》,8月26日
  ☆《一根豆角被“喂”11种农药》/葛如江 姜刚,新华社,8月23日
  ☆《抱歉,你被录取是个误会》/张国,《中国青年报》,8月22日
  ☆《日本这么“傻”种田》/刘旭阳  覃斯波,《外滩画报》,8月25日
  ☆《病坝之患——4万病险水库的威胁》/郭芳 李凤桃 汪孝宗 侯隽,《中国经济周刊》,8月22日
  ☆《“我这个老铁路脸上无光”——一个铁路纪委书记的虚构和非虚构》/夏榆,《南方周末》,8月18日
  ☆《保障房大考》/周政华 崔晓火 杜远 吴凡,《中国新闻周刊》,8月22日
  ☆《填海造地正疯狂》/朱以师,《新世纪》,8月29日
  ☆《工业甘油勾兑出“早产酒”》/付连兴,《半岛都市报》,8月22日
  ☆《地铁站设计呆板单一  新鲜空气仅为美国50%》/江华,《新闻晨报》,8月25日
  ☆《山西孝义1/5面积成采空区 生态伤口待疗慰》/李鹏飞,中国新闻网,8月11日
  ☆《遗失了高铁票 凭什么不能补》/尹辉 许力夫,《新快报》,8月8日
  ☆《生产是贡献,休闲也是贡献》/吴洪斌,《大众日报》,8月22日
  ☆《慈善的回归:壹基金的改革转型》/王晓 孟祥德,《瞭望东方周刊》,8月9日
  ☆《家电下乡了,售后服务啥时候下乡》/谢翠萍,《农村大众》,8月25日~8月29日
  ☆《1888元的月饼是个啥馅  里面有豪华客房和餐》/李萌博 万兵兵 郑扬,《生活日报》,8月26日
  
  8月优异评论
  
  ☆《珍惜“慈善风波”中凝聚的共识》/姜赟,《人民日报》,8月29日
  简介:“慈善风波”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公众的慈善热情,由专家、媒体、业界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大讨论,也凝聚起了关于慈善的诸多共识。比如,透明公开是现代慈善的灵魂;职业化、专业化保证善款被高效使用,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是问心无愧提取管理费的前提;破除双重管理体制、放开公募权利,才能形成更具活力的“慈善市场”。慈善的美好图景,需要慈善从业者、社会管理者、媒体,以及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绘就。
  点评:近期“美美门”、尚德“捐赠门”等引发公众对慈善机构的广泛质疑,对其信任度降至“冰点”。这篇评论适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引导各方共同推进更美好的慈善。
  备选评论:
  ☆《新闻发言人的真诚比个性重要》/南都社论,《南方都市报》,8月19日
  ☆《拜登骆家辉们“亲民秀”多点又何妨》/李康宁,《齐鲁晚报》,8月25日
  ☆《民意可以沸腾,司法理应清醒》,《南方日报》,8月26日
  ☆《民主是一种纠错机制》/张洋,《人民日报》,8月29日
  ☆《“百强县”是面子,“贫困县”是实惠》/晏扬,《华西都市报》,8月24日
  ☆《我们需要这样的世界第一吗》/步雪琳,《东方早报》,8月19日
  ☆《中美两国谁才是真正的“债权国”?》/张茉楠,《新京报》,8月22日
  
  8月优异版面
  
  ☆《南方日报》封面版,8月9日
  
  简介:8月9日,《南方日报》第八次改版,左图为当日封面版。与2009年10月23日第七次改版的封面版右图相比,可以看出封面更彻底地向“新闻”回归,体现了其在第八次改版中提出的“政经大报,新闻管家”的定位。
  备选版面:
  ☆《长江商报》“寻城记”版,8月22日
  
  8月热点网议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婚姻法》新解释引争议
  简介: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公布,其中关于房产的两条规定引发多种多样的理解。有人认为新解释没有保护女性利益,女方在离婚时可能被“净身”出户;有的则认为没有偏向男性,婚前财产也可能是女方的财产;有的认为新解释可能使人们不再为房而婚,爱情将更加纯粹……
  点评:从《婚姻法》新解释引发热议可以看出:一,人们对法律很陌生,新解释并未与《婚姻法》原规定相背,很多人却认为这是全新的规定;二,习惯思维、习惯做法仍占主流,结婚时男方买房理所应当,因此新解释被认为是对男方财产的保护;三,女方在婚姻中仍多为弱势,因此只怕新解释对己不利。四,争论断章取义,其实《婚姻法》新解释出台前,没有规定可以对房屋婚后增值部分进行分割,而依据新规,明确房屋增值部分的收益参与分割;五,网民对敏感词更容易关注,热议聚焦于房产,而不关心其他内容,如第九条关于女方生育权的规定。
  《婚姻法》新解释撩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一些地方马上掀起了房产证加名热。对婚前购置的房产,一些夫妻或准新人要在房产证上加名字,由此引发加名该不该交税的新一轮热议,看来还是“裸婚”最清净。
  备选网议:
  ☆河北盐山县设“县长特别奖”,为获奖单位负责人或获奖个人的子女安排事业单位工作,被指由“走后门”改为“走前门”
  ☆河南商丘“街净哥”为城管局副局长
  ☆“龙灿”博客曝有故宫多件珍贵文物被损毁或被遗弃,而故宫秘而不宣
  ☆安徽一记者发帖披露合肥市新站区“暴力强拆”被拘留
  ☆央视记者采访大连福佳大化防波堤溃坝被打
  ☆国税总局称多家知名媒体报道的“47号文”为伪造
  ☆味千拉面陷“骨汤门”
  ☆在上海工作的江苏睢宁人高国龙因发帖批评睢宁法院,被“跨省追捕”
  ☆黑龙江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碑
  ☆上海“医跑跑”是否涉犯罪引争议
  ☆天津“许云鹤案”被喻为“彭宇案”翻版
  
  8月传媒人物
  
  ☆郑超然:“最爱学生的老师”
  简介:8月11日,74岁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超然病逝。在《新京报》刊登的追忆文章中,一位学生说:“他是我遇到的最爱学生的老师。”学生们回忆,“文革”之后,很多大学生从基层回到城里工作,单位找他了解审查情况,郑老师总是在客观评价的前提下,努力保护学生。郑教授朴实无华,极为憨厚。人大的陈力丹教授在1973年成为郑教授的学生,他也在自己的博客里深情回忆了郑教授曾给他的鼓励、帮助和关心。
  点评:“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郑教授对学生亦师亦友,让人感动。
  
  ☆柴静:“最安静的主持人”
  简介:8月7日,主持人柴静亮相访谈类节目《看见》,打响央视一套节目改版第一炮。之前,因为80多天没更新博客,许多观众发帖询问柴静到哪里去了。还有人假借柴静的名义,以“动车记者柴静”等ID开微博,称因调查动车事故而可能遇害,引发热议。柴静对此辟谣,并说“记者这个工种,干什么活之前不必要宣扬,更不会挟以自重……《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曾说过,大时代中的中国记者,下笔切忌嬉笑怒骂,要出自公心与诚意。所以,我们做这个工作,报道事情不论大小,不求轰动,但愿事事能践行这一条,才算是配得上自己期望的世界”。
  点评:1995年,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第一档节目时,柴静这样介绍自己:“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直到现在,她一直在安静、认真地做节目。柴静这份本色的安静与恬淡,更有利于新闻人“看见”真相。
  
  ☆宋英杰:“最不靠谱的人”
  简介:最近,宋英杰出书《哪片云彩会下雨》,展示了其幽默达观、务实求真的性情。作为央视第一位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气象先生”,但也是“世上最不靠谱的人”。今年春节后,网上流传一个帖子,问:谁是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人?答:1.CCTV不靠谱;2.天气预报不靠谱;3.男人不靠谱。总结这3点,宋英杰戏称:“在CCTV播天气预报的男人是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人。”
  点评:从1993年开始,宋英杰将一个“最不靠谱”的节目做了18年,已成了这个节目“最靠谱”的主持人。
  
  ☆乔布斯:“最值钱的辞职者”
  简介:8月25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宣布辞职。传言乔布斯辞职与其癌症复发有关。他的辞职使苹果公司市值一天蒸发180亿美元,相当于蒸发了3个联想公司。
  点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997年乔布斯重返自己创办的苹果公司后,苹果公司由巨亏变为目前全球市值第一。乔布斯“改变世界”的理想、对细节的狂热追求、优雅创新地解决问题、推出革命性产品、使用股权激励等做法,成为他留下的最大财富。
  (本期盘点主持:卢文炤)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9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