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清音远播 > 正文

微博树洞的传播研究

2021-05-25 15:54:00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5月下   作者:王艺颖

摘要:微博树洞是基于去世用户的账户而形成的匿名网络交流平台,其“身体在场”特殊性和平台成因、传播特点值得探究。

  摘  要:微博树洞是基于去世用户的账户而形成的匿名网络交流平台,其“身体在场”特殊性和平台成因、传播特点值得探究。对典型的微博树洞账号——“走饭”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个体自发的情感表露需求使树洞得以形成,同时个体在树洞中建立了与博主的准社会关系,并在树洞中进行自我表露、获取社会支持,而数字化在场方式使得树洞成为铭刻个人以及集体记忆的虚拟墓碑。

  关键词:社交媒体;准社会关系;自我表露;数字神龛

  在童话故事《皇帝长了驴耳朵》中,出现了“树洞”这一表述,喻指吐露秘密之地。互联网上亦出现了以“树洞”为名的匿名网络公共交流平台。

  Web2.0时代,社交媒体树洞进入大众视野,微博出现部分树洞类型的账号。[1]值得注意的是,去世用户微博的评论区聚集大量博主不会回应的评论,形成缄默的树洞——这类树洞永远沉默,却接受着源源不断的倾诉或问候,评论得到的反馈仅仅来自其他用户,即评论者之间的互动行为。树洞的传播类型主要是人际传播,包含着基于准社会关系的人际传播以及网友之间的人际传播,其交流方式是私人化、日常且随意的,传播内容一般有关个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但是,其凭借微博信息公开且被所有人可见的特点,吸引大量网友关注的微博树洞有可能被推上公共话语空间。

  “走饭”作为抑郁症群体的聚集地,成为了部分媒体的关注对象。“走饭”是微博中典型的树洞账号,“走饭”的使用者于2012年3月17日自杀死亡,其微博逐渐发展成为网友的树洞。2021年5月12日,“走饭”生前最后一条微博的评论数达到100万以上,点赞数达到15.3万,转发数达到11.2万。本文以“走饭”的微博作为研究对象,要探讨的问题是:微博树洞为何会出现?微博树洞的传播机制是什么?微博树洞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隐秘的角落:树洞中的网络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指个人将有关自己的信息表露给目标人[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成为自我表露的重要场所。网络为自我表露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网络自我表露能够缓冲个体的消极情绪,使个体获得更多的情感与社会支持。

  1.隐秘性、匿名性与异质性的自我表露场所。微博中参与者被揭露的社会代价减少,个体更倾向于表露个人化、私密性的内容,且更少顾忌所表露内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走饭”的评论区中,有网友写道:“我是考上985了,那又怎样?我仍然是个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人……”“最近开始严重失眠,自己开始治愈不了自己无处安放的灵魂,好想与世长辞啊!”

  2.强调表达而非互动性的静态网络自我表露。微博树洞中的自我表露更多强调表达而更少强调互动性。微博树洞中个体有意识地通过文字传递信息、进行自我表露,属于静态网络自我表露,这种表露方式与网络的延时性特点相吻合;从内容上看,微博树洞中个体表露的信息多与个体心理过程、人格等有关。

  微博树洞中个体的自我表露行为能够释放个体压抑的事实、情感、情绪与评价。用户通过将个体的事实、情感、情绪与评价等外化于微博树洞评论区的文字,对自身获得更清晰的认知,将自己变得通透,从而解除对自我的压抑,实现自身发展,同时防止躯体疾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自我表露能够缓冲个体的消极情绪,微博树洞对个体来说起到了缓冲情绪的安全阀作用。

  但是大量压抑内容的释放,使得个体在“走饭”树洞中更倾向于表达负面情绪。为防止这种负性情绪集中所带来的后果——自杀,需要在微博树洞进行实时监控、识别自杀意念、进行心理干预,进而为减少自杀、挽救生命提供可行的方法。

  情感加持:网络准社会关系的人际传播

  受众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人物的言行,并将人物当作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作出反应,相似却不同于真实人际关系,这种想象的关系即为准社会关系。[3]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准社会关系的互动从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扩大到网站、社交媒体等新的媒介,微博平台上也存在着发生准社会关系的条件。

  1.网友与微博树洞博主的准社会关系。在微博树洞留言的网友正是与树洞博主建立了准社会交往关系:作为媒介人物的树洞博主,以生前的形象对网友产生吸引力,网友对博主产生情感依恋,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想象的人际关系。网友们以“走饭”的朋友、妹妹、知己等身份与“走饭”进行单向的 “对话”,且部分网友的语言中体现出了对“走饭”的情感依恋。

  为排解与孤独相伴生的负面情感,孤独的人更多地接触传媒。[4]“走饭”微博树洞中,用户活跃度最高的时间为一天之中的22:00—02:00,这段时间一般为独处时间,且考虑到与“走饭”建立准社会关系的网友有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经推断,“孤独”成为树洞微博中准社会关系形成的重要原因。[5]

  无法获得来自现实生活中即时性支持的个体,因为缺乏有效的情绪应对方式,转而在微博树洞表达情绪、与微博博主建立情感联系。这构成了树洞中传播的主体部分,即基于准社会关系的传播。

  2.获取社会支持:微博树洞网友之间的人际传播。树洞中还存在着网友之间的人际传播——网友浏览评论区的既有生成内容后,进行点赞、评论等互动,通过互动建立网络上的人际联系,并进行事实交流、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以“走饭”树洞为例,由于网友的评论中负面情绪较多,网友之间通过人际传播形成共鸣,可能会形成回音壁效应——在其作用下网友的负面情绪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但另一方面,部分网友会对负面评论者进行积极鼓励与正向引导,或者提供问题与困难的解决方法,给予个体社会支持,体现出微博树洞中的人性关怀。

  因此,微博树洞中个体的网络自我表露除了降低抑郁,引起他人注意、向外界释放求救信号外,也有寻求社会支持的作用。而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体适应现实生活,尽可能降低消极影响。

  铭刻记忆:作为数字墓碑的树洞

  个体存在的数字化不仅重塑了社会互动,还导致了新的数字记忆生态产生。现代性将死亡从公共领域中移除,而现代媒体却以其泛在性将死亡带回到生活中。逝者的微博账户得以保留,并成为逝者的延伸;逝者微博也使生者可以保持与逝者的长期连接感,因此可以说,微博树洞是一个生者与逝者共存的线上空间。[6]

  数字墓碑或数字神龛是人们通过网站、博客、微博等媒体参与搭建的临时纪念空间,通过搭建数字墓碑,网络空间被转化成为了承载记忆和意义、外化悲伤的地点。与真实墓碑不同,作为数字墓碑的微博树洞铭刻了更多的生命记忆,微博账号的记忆成为逝者存在的证明,也成为连接生者与逝者的纽带。

  作为数字墓碑的微博树洞不仅铭刻记忆,而且建构集体记忆。有影响力的社会事件的发生会在微博树洞中得以体现,网友们会围绕社会事件在微博树洞留言。就像墓碑一样,微博树洞铭刻了逝者生前的痕迹,建立起生者与死者共存的空间,也为纪念仪式提供了场地。用户评论在互动中展开,意义被协商,也被争论。而数字化在于,微博树洞不断增添新的寄语,产生交流痕迹,并通过复制、共享而保留交流痕迹,为生者搭建意义空间与情感空间。基于纪念和纪念这一行为本身,记忆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也获得了持续的存在。

  结  语

  微博树洞因大量个体的持续性评论、互动而得以形成与存在,是一个包含巨大数量人际传播关系的社会传播网络。与树洞原博主的准社会关系维持着个体在微博树洞中进行持续的评论与互动,情感的自我表露是个体的行为动机,而情感的社会支持为个体提供了人性关怀。由微博树洞留言多在夜间的时间特点推断,“孤独”催生了树洞微博的准社会交往。在弗洛姆看来,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沉重代价,自由塑造和养成了焦虑、软弱、空虚、失落的孤独,孤独成为了不堪承受而难以自拔的沉重负担。[7]树洞原义是树的空心,而现代社会的“空心人”需要借助树洞缓解孤独、建立情感联系、获取社会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树洞的账号本身是去世用户的网络遗产,而关于网络遗产的处置问题,微博平台尚没有明确规定。网友的大量自发留言使得作为网络遗产的账户形成微博树洞,而这又使得作为个人遗产的账号具备了公共性,因此树洞中聚集的言论和活动以及作为平台的微博账户已超越私人话语的范畴,在未来也需要社会的有效监管和治理。

  参考文献:

  [1]王赛.树洞文化在互联网中的应用与发展[J].青年记者,2014(32):69-70.

  [2]聂丽萍.大学生网络聊天中的自我表露、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陈昌凤,师文.准社会关系与社交投票中的意见形成机制——基于“知乎”的数据挖掘[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26-135.

  [4]方建移,葛进平,章洁.缺陷范式抑或通用范式——准社会交往研究述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3):68-72,95-96.

  [5]陈盼,钱宇星,黄智生,赵超,刘忠纯,杨冰香,杨芳,张晓丽.微博“树洞”留言的负性情绪特征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34(5):437-444.

  [6]周葆华,钟媛.“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社交媒体、集体悼念与延展性情感空间——以李文亮微博评论(2020-2021)为例的计算传播分析[J].国际新闻界,2021(3):79-106.

  [7]张小伟.弗洛姆孤独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5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