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传媒骄子 > 正文

一个记者的十年记忆

2016-07-10 23:40:35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7月上   作者:孙铁翔

摘要:  我非常感谢这个职业,这个职业给予了我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接触那些各种各样值得尊敬的人,正是他们每个人身上向上向善的信仰推动着社会的前行,鼓励着我的成长。

  不知不觉间,从事新闻行业快十年了。不论是报道汶川大地震、乌鲁木齐“7·5”事件、芦山大地震、钓鱼岛巡航宣誓主权、南海“981”钻井平台护航,还是报道全国“两会”,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十年的记者经历犹如一个发动机,不停地推着我往前走。

  十年时间说长也短,作为记者也就算是刚刚找到一点前行的方向,大千世界、千变万化,能摸到一点门道都算悟性好的;十年时间说短也长,走过一段段路、遇到一个个人,足以让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变成已过而立之年、身经百战的新闻战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样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毕竟,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可以并值得铭记?如今,我也渴望停下前行的脚步,回首那些走过的路、重温那些遇到的人,重新翻开十年的记者记忆。

  前行,是因为心中的信仰;停下,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不忘初心

  人们常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就我而言,真正理解记者这个职业的意义是在工作以后。回首十年记者生涯,印象中还没有哪次采访让我流过这么多眼泪,还没有哪次采访让我一直低着头自始至终不敢正视被采访者们的眼睛,这就是“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也是我从业以来经历的第一次重大报道。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笼罩住了四川北部。而此时此刻,我正在陕西省周至县采访。很快,手机收到一条新华短信:四川汶川发生里氏7.6级地震,很快又更正为7.8级。我没听说过汶川这个地方,感觉离我十分遥远。然而接下来十几天,我却与这次灾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此时此刻,北京,新华社总社也早已经进入“战时状态”。地震发生不到1小时,新华社即成立了新华社抗震救灾应急报道领导小组。其实,当时的情况并不乐观,新华社四川分社在震后不到1小时就派出了包括文字、摄影记者在内的3人小组,火速向距成都92公里的震中汶川突进,却在都江堰受阻。第二路记者刚出发不久,前途未卜。

  震中灾情究竟如何?怎样才能进入震中?四川其他地区灾情如何?周边的重庆、甘肃、陕西、云南灾情如何?全国究竟有多少省区市受到影响?当时,灾区震后普降大雨,道路中断,通信瘫痪,不少地方成了与外界隔绝的“孤岛”。所有人都处在焦急之中。大地震造成道路中断,四川分社记者难以立即进入汶川灾区,总社要求陕西分社派记者千里驰援,想方设法从陕西方向进入灾区,越快越好。

  13日凌晨4时许,我们来到距北川县城十几公里处,公路两旁都是从山上滚下来的巨石,小的像足球大小,大的像一辆卡车大小。整条公路被砸得面目全非,山体垮塌阻塞道路。突遇余震,我们所坐的越野车被迫停靠在公路边,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中,我突然感觉车体剧烈晃动,然后听见从后方几百米处传来轰轰声,接着是重物坠地的巨响,估计是我们车辆刚刚经过的路段,山体再次垮塌。

  交通断了,通信断了,余震不断……站在山坡上遥望北川,只有三分之一的建筑没有倒塌,很多地方还冒着烟。县城与外界的联系主要靠一条翻山的二级公路。12日下午地震发生后,这条公路的城边一段被拧成了麻花状,要想进入县城只能从沙土和巨石缝隙中走过去,除身强力壮者很少有人能通过此处,而且四周山上仍在不断地滚落石头。

  “北川里面是什么样子?前面还会有什么危险?还能否安全地出来?我能做些什么?”一个个问号敲打着我。如果说平时媒体的竞争是你无我有、你有我快、你快我全、你全我深的话,此时此刻摆在所有媒体人面前的则是一道“生死”考题。但此时此刻,一种无比坚强的信念在我心中越发强烈,“进!为了逝去的生命,更为了那些急需拯救的生命。”于是我横下心,走进了巨石间通往县城的“小路”。

  就这样,一段三四公里的路走了近两个小时。其间,不断有碎石从山上滚落下来。9时左右,我终于走进了北川县新县城。理智告诉我这是一座县城,但现实告诉我这只是一座大废墟,是刚刚把成千上万人吞噬的大废墟。走在北川县城的街道上,随时都能听到废墟下声嘶力竭的求救声,遇难者的遗体横七竖八,被困者的哀叫此起彼伏。北川,已经满目疮痍!

  由于道路难行,一支近百人的部队也刚刚抵达县城,正在紧张进行救援工作。我知道,要想进一步了解情况就必须找到现场负责人,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寻找,在一座濒临倒塌的建筑旁找到了现场负责人——绵阳市常务副市长左代富和第一支开进北川的驻渝某红军师师长王凯。

  采访中,左副市长详尽地将北川县城的损失和伤亡情况进行了介绍,王师长也将目前面临的困难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最后,他们重点强调,虽然北川县不是这次地震的震中,但据了解,北川的破坏程度要比汶川更严重,且北川县20个乡镇情况复杂,救援极为困难,急需加强救援力量。

  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因此我第一时间通过参考报道将相关信息传递了出去,解除了北川“信息孤岛”困境,为中央抗震救灾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信息。

  随后的几天里,大批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医疗救护人员和大型机械救助设备向北川开来,进一步加大了对北川县的抗震救灾力度。看着一个个飞驰而来的救援队伍,看着一张张悲伤的脸庞,想起抢进北川的画面,一次次地感受着血与泪、生与死的考验。庆幸的是,面对考验,我没有被吓倒。正是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新闻从业之路。

  从业十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抢进北川,是一次生与死的职业洗礼。

  学会坚持

  新闻需要汗水去润色,更需要双腿去丈量。很多人认为做一个好记者需要坚韧不拔、心如磐石、百折不挠、铁杵成针等品质,这么多的成语加在记者身上并不为过,因为这是一名记者需要具备的职业精神。回首十年记者生涯,纵然千言万语,不如挑出一句话概括所有:学会坚持!

  2012年9月,日本政府上演所谓钓鱼岛“国有化”闹剧。中国政府随即发表钓鱼岛领海基线声明,并派中国海监船赴钓鱼岛宣誓主权。9月的钓鱼岛海域涌浪达七八米,我克服严重晕船不适的困难,参与我国对日方舰船开展的喊话、阻拦、驱逐等执法行动,见证了五星红旗第一次在钓鱼岛海域升起的庄严时刻。2013年春节,我又一次主动请缨赶赴钓鱼岛海域宣誓主权一线。

  我也成为了第一名在中国政府公布钓鱼岛领海基线声明后,在钓鱼岛海域见证第一个中秋节、国庆节和春节的记者,通过新闻报道向全世界有力宣誓了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有人问,钓鱼岛不是每个人都能去的地方,你去那儿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那是2012年9月30日,正值中秋,四艘海监船组成的编队在钓鱼岛海域高速地巡航着。其中一艘船的驾驶室里,一个其貌不扬、沉默寡言的中年男人沉稳、熟练地指挥着编队。

  这注定是一个让人难忘的中秋,因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发布后,中国海监编队第一次在钓鱼岛海域度过中秋。我心潮澎湃,中年男子却依旧沉稳。我问他:“一年要在海上待多久?”他说:“200多天吧。”我心里一紧。这个中秋我在海上待了20多天就瘦了8斤……这是一份要耐得住寂寞的职业,比风吹日晒更难熬的是内心的孤独和对家的牵挂。

  我问他:“值么?”没等他回答,通信设备突然响了起来。原来夜色中,一艘中国籍商船正好经过钓鱼岛海域,船上的人没想到能见到中国海监船,他们太兴奋了,太高兴了,大声对海监编队喊:“中秋快乐!祖国万岁!”

  中年男子幸福地笑了,说:“值了!”

  他叫王云,39岁,中国海监83船船长,当时中国海监最年轻的船长。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坚持的力量!

  其实,不论在采访中,还是在生活中,像王云一样耐得住寂寞、懂得坚持的人并不在少数。

  2014年5月,我国“981”钻井平台在西沙群岛开展活动。越南方面出动包括武装船等大批船只,通过航行干扰、船只碰撞等危险行为冲撞我国船只。据后来统计,截至6月7日,越方冲闯我国警戒区及冲撞我国公务船达1416艘次。

  2014年5月12日,我随中国海警船执行护航任务,来到一座名叫“海洋石油981”的钻井平台。当搭载我的直升机快要在平台上着陆时,一个身穿石油服的男人笑眯眯地向我招手。直觉告诉我他是一个军人。冲撞事件发生10天了,我是第一个来到对峙一线的记者。

  他简单地介绍了当前形势,便把我送到了一条一线的海警船上。我问:“会不会遇到撞船?”他说:“看你运气。”“船不会沉吧?”我又问。他笑了,说:“看你命。”

  喊话、驱逐、碰撞……接下来的三天里,作为记者,我的运气“不错”,碰到了几乎所有的“战斗”场面;当然我的命也不错,经历了撞船,但所幸船没有沉。当我归来时,迎接我的又是那张笑眯眯的脸。一线如此紧张,他却如此平静。我知道,这就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一份坚持。

  他叫王喜武,今年46岁,“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护航行动指挥员、中国海警局支队长。

  十几天来,我克服水炮攻击、碰撞驱逐、超低空航拍等危险,全程参与对越斗争。先后记录文字1万余字、拍摄照片3000多张、录音时长118分钟,并多次通过参考报道向中央反映一线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为中央决策部署提供参考。

  对于我来讲,这只是十几天的工作,而对于王喜武们来讲却是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我问他:“常年出海,对家会有愧疚么?”他说:“记得孩子小的时候一直答应带他去动物园玩,可现在孩子都快有孩子了。”我问:“一直没去过?”他无奈地说:“算是去过,但那是在梦里!”

  我想,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坚持都是支撑一个人人性的基石。然而,只有一个国家拥有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平凡而坚持的人,我们的国家才真正拥有了一种向善、向上的力量。

  不惧挑战,迎难而上,学会坚持。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下来的人不多。

  坚守信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各种挑战和诱惑也日益增多。自媒体使新闻传播变得更容易,新闻工作由我传你看变成了人人传播,新闻工作者由“无冕之王”变成了“新闻民工”。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似乎逐渐淡化了信仰,忘却了梦想,放弃了责任,泯然众人矣。

  回首十年记者生涯,常有人问我,做了那么多年记者、经历了那么多事,会不会觉得迷茫?我觉得不会,因为我非常感谢这个职业,这个职业给予了我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接触那些各种各样值得尊敬的人,正是他们每个人身上向上向善的信仰推动着社会的前行,鼓励着我的成长。

  这种信仰,是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传承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的信仰。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要探求事实真相,无限接近事实,宣扬提倡正面行为,以鼓舞激励人;鞭笞反对错误行为,以警示告诫人。探求事实真相,提供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以事实教化人,这既是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传统,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事实上,新闻事业的前行,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需要信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人们常常用来对记者职责的精当概括。守望社会良知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内心充满良知与道义,对良知与道义有深深的信仰。我们的职责就是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用好故事、好新闻,带给人们温暖、勇气和力量,这就是记者的信仰。

  扎根生活、服务人民并不是一句空话。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30多年前工作过的河北正定县,看望塔元庄村干部群众,就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直接听取最基层的意见。习近平说:“这里我很熟悉,当年下乡就骑自行车来。今天就是来听大家的,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考察。我代表广大新闻工作者向总书记汇报了春节期间赴河北正定塔元庄村走基层采访的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就曾多次去过塔元庄村。近年来,塔元庄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社会经济迈上了新台阶。为此,全村组织合拍了一张“全家福”,这是他们村的第一张集体合影。

  总书记俯下身子,仔细端详,并向我详细了解了村子现在的发展情况。总书记勉励大家要深入调查研究,多掌握一手情况,多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并握住我的手说:“你们要多下去走一走啊,多接接地气。”同时嘱咐我给塔元庄村村民带好。作为一名一线记者,能与总书记直接交流互动,我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总书记在看望大家时,始终面带微笑,与大家一一握手,非常平易近人,既让人感到亲切,又让人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记者的信仰来源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交流互动中,总书记鼓励记者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这是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的一大关键。走基层不仅身子要沉下去,更重要的是心要沉下去,深入生活采访捉到“活鱼”。记者深入基层就是对报道题材的深入开掘,只有心真正沉下去,求真务实、锲而不舍、不怕艰苦地采访,才能有良好的作风,得到真正有价值的报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第一手资料的发现,价值永远比听来的、读来的要大。新闻舆论工作的成效,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实际效果问题,没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宣传报道都是空洞的。只有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四个“力”落到实处,在前行中不断追寻自己的信仰,新闻媒体才能真正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在当前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记者准确把握世情国情、保持清醒头脑至关重要,必须强化扎根基层、深入调查研究的作风。记者要自觉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怀着对人民群众的至深情怀来写作,深入宣传好党的主张,积极反映群众的呼声,更好地凸显出报道的品格和力量。

  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唯有坚守信仰,才能无愧于记者的职责和使命。


  孙铁翔: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主要负责中央领导活动等时政新闻报道和民生、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是第一位进入北川新县城的新华社记者;两次随海监编队赴钓鱼岛海域宣誓主权,是第一位在我国政府公布钓鱼岛领海基线声明后,在钓鱼岛海域见证中秋节、国庆节和春节的记者。荣获第20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十佳、全国政协好新闻一等奖、2015年全国民族好新闻一等奖等奖项。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7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