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传媒骄子 > 正文

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

2017-06-23 17:42:05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6月上   作者:吴湘韩

摘要:  生命由时间组成。一篇新闻作品、一个版面、一张报纸的生命是有始终的,甚至是短暂的,但如果倾注足够的时间、情感、思想,虽然不能使其不朽,但也是能延长其生命周期的。

  一篇报道改变了一名残疾青年的命运。这是湖南今日女报首席记者谭里和在2014年记者节央视播出的“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中讲述的故事。被谭里和称为“铁肩担道义”的记者就是我,时任中国青年报社驻湖南记者站站长。

  从业将近23年,我始终怀揣新闻理想,不忘初心,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用新闻改变了许许多多谭里和的命运;守望社会公平正义,用手中的笔先后推动保送生制度、高考加分制度、公务员考试体检制度的变革;用脚采访,深入乡村,讴歌真善美,推出的吴奇修、冯圣兵等全国青年典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那一天,参加完“好记者讲好故事”预赛后,谭里和手里拿着一份发黄的剪报,来到报社,站到了我的面前,剪报上面是我13年前写的头版头条报道《残疾考生为何难圆大学梦》。他拄着拐杖,嘴里不停地说:“如果没有你的报道,就没有我的今天。”这次在北京的意外重逢,我既惊喜又深深内疚。内疚的是,因为我当天上夜班,他在报社门外拄着拐杖等了我两个多小时。

  后来,在央视的节目中,我知道他更多的故事:他上大学,来之不易。在我报道之前,他已经两次考上了大学,却被大学拒之门外;他的工作也来之不易,他连续两年参加一家报社的招聘考试,尽管成绩优秀,但社委会以他身有残疾,采访不方便为由没有录用他,最终是因为他的执着和真诚打动了社长,才圆了他的记者梦;他的爱情更来之不易,第一次上女友家见父母,却被女友的妈妈痛骂了一顿……

  他用拐杖撑起新闻理想,曾和洞庭湖的渔民在船上一起生活了三天两夜;曾一个人翻山越岭到湘西,关注81户村民居然有38名单身汉的小山村……他家的阳台上放了一堆被他用坏的拐杖,一共29根。他说:“别人的新闻是跑出来的,我的新闻是爬出来的!”

  2001年11月,中国青年报社为我举办过个人作品研讨会,这是报社第一次为记者个人专门召开新闻作品研讨会。在维护青年合法权益方面,研讨会上报社领导列举了以下报道:湖南株洲二中持续多年的乱收费事件得到查处;因录取通知书被延误而痛失大学梦的黄芳圆了大学梦;谭里和等6名被高校拒录的残疾考生最终被大学录取;湖南衡山县部分被剥夺参加高考权利的考生得以参加高考。

  2005年我成为特别报道部主要负责人后,带领团队把维护青年合法权益作为组织策划报道的重中之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对罗彩霞事件和王鹏事件的报道。

  2004年,18岁的罗彩霞作为邵东一中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考了514分,没有达到湖南省当年531分的二本录取分数线。虽然当年有少数高校降分录取,而且她填报了三批专科院校志愿,但罗彩霞没有收到任何一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也正是在那一年,她的同班同学王佳俊虽然高考成绩只有335分,却顺利走进了贵州师范大学读本科。在大学里,她的名字改成了罗彩霞,而真的罗彩霞对此一无所知。真的罗彩霞在落榜后选择了复读,并于2005年考入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3月,在银行的电脑上,罗彩霞偶然发现,竟然有一个女孩有着和她相同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并第一次看到了那个女孩的照片。时任中国青年报社特别报道部副主任刘万永和驻江西记者李菁莹对这起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受害人罗彩霞最终顺利毕业,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也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因举报同学公务员考试作弊被刑拘的王鹏,我们报道3天后情势就发生逆转,遭跨省追捕的王鹏被释放。王鹏的父亲说:“没有媒体的支持,我们家不可能翻案。”

  回顾这些报道,我深深感受到了媒体的力量和新闻工作的价值,也感受到了职业荣誉和成就感。

  传递基层正能量

  从中学时代起,我就开始喜欢新闻事业。记得写的第一篇新闻稿就是高二暑假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农村“五保户”打抱不平。当时觉得记者是一个可以为老百姓说话的职业。

  大学和读研7年,我虽然学的是哲学专业,但选修了部分新闻学专业课程,业余时间喜欢做一些采访、调查社会问题、写一些新闻评论。新闻采访的业余锻炼有助于我毕业后较快进入记者角色,而哲学这种思维“体操”训练对我日后形成自己的报道特色“功不可没”。我没有把哲学作为学问来研究,而是想经世致用,干预现实,从事调查性报道实现了我的追求。我总是要求同事多运用哲学思维,把反腐问题、高考加分问题等选题作为一个个课题来研究,充分占有材料,发现和呈现事实或问题不同的侧面,从而把一个选题做到极致,达到观止。

  我曾在湖北、湖南驻站10年,深入乡村和城镇社区,了解底层民众的呼声和疾苦。喻国明教授2001年参加研讨会时说:“我们看小吴的作品不用大话套话,他用的都是被采访老百姓的语言,他的素材都是从生活最基层的现实生活中来的。”

  驻站期间,每当洪灾、矿难、火灾、爆炸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我大多出现在现场,及时发回报道,体现了一个记者的职业激情、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1998年长江抗洪,我前期驻守岳阳,后期从湖北荆州到江西余干千里江堤都留下过我采访的足迹;2001年12月30日,江西省万载县发生烟花爆炸事故,我与驻江西记者李菁莹一起突破层层封锁,进入爆炸现场,被执法人员打倒在地,但留下了《“封锁”与反“封锁”新闻战》等有影响的报道。当时有万载爆炸事故死亡了100多人的传言,甚至有媒体使用了“隐瞒死亡人数天怒人怨”的惊人标题,我小心求证,用令人信服的事实报道了“官方公布的死亡数字应该是比较准确的,真正报错了数字的是某些媒体”。结果遭致同行的误解。但我身正不怕影子歪。

  我采写《洞庭大规模退田还湖》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证。人不给水出路,水就不给人活路。我敏感地意识到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人们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于是,我深入洞庭湖区采访,并利用多年参与抗洪报道的积累,写就了《洞庭大规模退田还湖》一文,发表在2000年1月5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报纸上当即批示:“这篇文章写得好。朴实无华,但思路清晰,数据说话,令人信服。”随后,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等机关报纷纷予以全文刊载。这篇报道还荣获中国新闻奖,被收入粤教版语文选修教材。

  我践行正面报道为主的宣传方针,采写了许多有影响的人物典型报道,“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吴奇修的先进事迹,是我最早独家报道的。从1997年7月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报道他的事迹,并配发我写的评论,此后我一直予以关注、追踪这一典型人物的报道。

  获“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的冯圣兵也是在我的笔下走上了中国青年报版面。他从高中开始资助一名比他更困难的贫困学生高敬霞,每个月都从少得可怜的生活费里拿出至少10块钱寄给高敬霞。大学期间,他做家教、打零工,省下近万元资助了数名贫困的高中生。

  守望社会公平正义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的这句名言生动地道出了新闻记者的监督职责。一名新闻记者要履行新闻监督职责,离不开采写调查性报道。新闻媒体只有进行广泛而巧妙的调查性报道,才能尽到媒体的职责,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时任人民日报社记者部主任(现任社长)杨振武在我的作品研讨会上说:“我觉得一个33岁的年轻人,写出这么多有影响力,甚至有震撼力的作品确实是非常可贵的。我觉得吴湘韩敢于发现问题,抓住问题,他从一个具体的事件、一个具体的问题入手,抓住一个点,但是它涉及一个根本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从社会和政府部门普遍关注、政府部门正在解决或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入手列出选题清单,用有影响力的报道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推动社会前行的步伐。

  2000年,隆回一中发生震惊全国的高考保送生舞弊事件,14名保送生中竟有13名造假的。这是我和文汇报记者周其俊合作率先调查报道的。我至今还记得10多年前采访的情景:为防止被公关,我们一采访完就连夜乘坐长途汽车赶回长沙写稿。我们坚持不懈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引发了保送生政策的重大调整。时任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瞿振元说,湖南隆回一中弄虚作假案件被曝光后,我们按照基教部门和社会多方面的意见,决定走“兴利除弊”的路子。保送生要“压缩规模,严格标准,严格管理”。该系列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从此,我开始关注和研究高考制度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此后10多年,我组织策划的高考报道涉及高科技舞弊、体育特长生加分舞弊、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造假、冒名顶替、民族成分造假、马拉松比赛作弊丑闻、武术加分造假、“三模三电”加分造假、特殊招生信息公开等许多方面。我参与采写并组织策划主编的上千“体育竞赛优胜者是水货”系列报道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在报道事件的基础上,我又组织力量查阅了除港澳台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开的有关高校招生政策规定和2010年加分考生公示名单,并查阅了100多所重点高校的招生章程,在统计、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采访有关专家形成研究报告。2010年7月28日,用两个版刊登了研究报告。这组系列报道,以具有不同特点、不同类型的高考加分突发事件为依托,深入、全面报道了高考加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2010年11月19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消息,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奥赛不再吃香,严控体育加分。

  我2005年担任特别报道编辑室主编之后,提出了“开掘真相,影响今天”的办版理念,并对栏目进行了个性化改造,专门设置了一个“打活老虎”的栏目《今日出击》,推出了一大批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报道,如《一个教育局长的“职务后”突击》发出后,这名卸任当晚提拔数百名教师的河北武安市教育局长立即引起了纪检部门注意,后被查出权钱交易而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该栏目创刊不到两年即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和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而《宋江明验血求职记》等一组反映公考体检作弊事件的系列报道,则推动了公务员考录制度进一步公平、公正、公开。这组报道源于部门编辑张凌于2011年10月25日在网上找到的一个线索——发帖人称自己在2011年长治市公务员考录过程中获得笔试和面试第一,却因体检不合格被拒绝录用。报道见报后,多位读者向中国青年报反映自己也有和宋江明类似的遭遇。中国青年报记者叶铁桥、白皓随后对部分考生反映的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考录体检“罗生门”展开调查采访,于2011年12月2日、3日连续报道此事。

  该组报道也引起了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2011年12月6日,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强调,“公信力是公务员考录制度的生命线”,并表示要严肃处理长治公务员考录体检违规事件,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录体检规范。

  2011年,该组系列报道共刊发16篇。2011年12月31日,长治市有关部门通报了对该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10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8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我组织策划的山西封口费事件系列报道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系列报道是中国青年报2008年度影响最大的舆论监督报道,也是监督新闻界影响最大的批评报道,推动了中国新闻界重建新闻公信力与记者社会形象的重大进程。报道引起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中宣部领导、新闻出版总署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媒体和责任人得到查处。这组报道采访扎实,文风朴实,用证据说话,客观真实,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时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米博华在中国新闻奖评审会上评价这个系列报道时说:“以令人信服的事实,以扎实的采访作风,使报道极具冲击力,给人以极大震动。”

  是他们,推动我们前行

  2013年9月的一天,我接到了一个熟人久违的电话,一个事后引发“官场地震”的电话。来电者外号“熊大侠”“包青天”,真名熊国剑,是我的一位线人朋友。

  这一次,他报的料更猛:2013年3月17日,湖南红网出现一篇题为《江永县一批县官弄虚作假违法乱纪安排自己的子女》的举报信:6名在任的江永县级领导干部,为子女伪造在外地工作的档案,之后将其调回江永的行政或事业单位工作,以规避本应参加的统一招考。上级派了调查组下来,但最终也没见结果。熊国剑说,他之所以给我报料,是因为他被怀疑为举报人。“不管是不是我做的,领导都会认为是我举报的。”他想,还是通过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来为自己证明清白吧。我给报社领导报了选题,但领导权衡说缓一缓。后经不住熊国剑的反复催促,我1个多月后又找了一个理由给领导报题,终于获批。特别报道部的年轻记者卢义杰受领了这一任务,从广西“潜入”江永,展开调查。

  2013年11月15日,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独家刊发报道《湖南省江永县:一些领导子女“绕道”进行政事业单位》,并配发了写熊国剑的人物稿《我不是举报人,但还是想说真话》。在接受义杰采访的湖南省江永县官员中,熊国剑是唯一一名愿意公开刊出真实姓名的。中青报“报道发表之后,形势大变。江永县纪委当即成立调查组调查,两天之后即宣布媒体报道属实,7名被违规招进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子女被清退”。对此结果,熊国剑称,“完全没有想到”。熊国剑发来短信说,“有同事‘高呼中国青年报万岁!’看看在我们这里公平正义有多么稀缺”。

  这一典型案例还推动了相关制度的完善,堵住了制度的漏洞。湖南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研究查办违规进人案件的有关政策界定和处理原则,从制度机制上防止违规进人问题发生。

  熊国剑的故事,只是特别报道部在过去10年上千个故事中的一个。在过去10年里,我们不知道遭遇过多少个“熊国剑”、报道过多少起腐败和不公。报道后,有些迅速得到处理,有些在持续报道或兄弟媒体的共同关注下实现了“迟到的正义”,还有些则如打到了棉花上或干脆石沉大海,成了烂尾新闻。

  这些不是单靠一家媒体能解决的。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也常常会交织着有力与无力、迷茫与振奋、吐槽与激情,每每这个时候,“熊国剑”们的存在,总给了我们前行的理由。他们身上的正直和执拗,不媚世俗和无所畏惧,是这个时代稀缺的品质。他们所坚守的,正是记者该坚守的,他们所不能容忍的,也是记者该披露和鞭挞的。有他们存在,记者就不会孤独,记者理应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资源,成为他们的道义同盟者,跟他们一起开掘真相,揭露丑恶,守望社会,监督权力,铁肩担道义,辣手作文章。


  吴湘韩: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全媒体协调中心主任,高级编辑。1994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至今在中国青年报社从事新闻采编、重大报道组织策划工作,是中国青年报社全媒体融合转型、中央厨房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全媒体融合转型、重大报道组织策划、深度报道、日常新闻采编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长期致力于全媒体融合转型、深度报道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主创新闻专栏或采编的作品先后10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两次),多篇作品被大中学校作为教学案例或被收入语文选修教材。2007年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6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