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骄子 > 正文

刘少华:真情书写草原壮歌

2019-10-10 17:28:19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0月上   作者:刘春

摘要:“我要不忘本,不忘恩,不忘人民,要用如火的激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草原母亲、为和谐内蒙古而纵情歌唱!”——刘少华

  在40多年的新闻征途中,在挚爱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他凭借着一股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获得了草原人民的真爱,书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内蒙古之歌。草原人民称赞他是“大草原激情的歌者”,他却把自己定位为“草原的儿子”。他用冲锋一线的“脚力”,洞察社会的“眼力”,思辨万象的“脑力”和沉稳开放的“笔力”,诠释了一名新闻记者爱岗敬业、履职尽责的朴素内涵。他就是内蒙古日报社原首席记者、高级记者刘少华。2019年1月24日下午5:25,刘少华同志因病逝世,享年67岁。从此,大草原少了一位激情的歌者;从此,内蒙古日报走了一位温情的兄长、热心的老师。

  9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追授刘少华同志“北疆楷模”荣誉称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为刘少华的家人颁发“北疆楷模”证书和奖章。

  用“脚力”丈量草原的新闻人

  “草原的路有多长,妈妈对儿女的恩情和祝福就有多长。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其实,永远没有走出草原这顶母爱的毡房……我要不忘本,不忘恩,不忘人民,要用如火的激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草原母亲、为和谐内蒙古而纵情歌唱!”

  这是刘少华几乎在每次演讲中都要抒发的情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40多年来,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的脚上沾着泥土,冲锋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行走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每一个地方:大草原上,有他的身影;蒙古包里,有他的笑声;矿井深处,有他的足迹;边防口岸,有他的目光……

  他虽然不是蒙古族,却十分了解内蒙古的每一片土地和风土人情,有很多蒙古族朋友。他写《苍天般的阿拉善》:“曼德拉山岩画,浮荡着别样魅力。居延遗址,尘封中出土了汉简和西夏文物。丝绸北道上的黑城遗址、古召庙和清真寺遥相辉映……”他写《金色的胡杨礼赞》,讴歌大漠胡杨精神;他写《黑鹰山的守望》《满洲里,向世界问好》,赞美边防人卫国戍边的担当和付出;他还写了《永远的保安沼》《千古马颂荡草原》等多篇深受蒙古族同胞喜闻乐见的作品。

  “刘少华忠于党的新闻事业,32年如一日,不改初衷,守土有责,朝气蓬勃地战斗在新闻宣传的前沿,跑遍了自治区的农村、牧区、林海、边防、厂矿,创造性地完成了一项项重大战役性报道任务,获得了不凡的业绩,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新闻战线富有影响力的品牌记者。”在参评第七届长江韬奋奖的推荐书中,内蒙古日报社如此评价。

  采访模范基层干部戴成钧的事迹时,他遍访知情者。当地偶遇的一位老人得知他是记者时,向他深深地鞠躬,千叮咛万嘱咐:“戴镇长是一个好官,你一定要好好写写他。”

  采访牛玉儒事迹时,他乘出租车去采访牛玉儒关注的呼市重点工程二环路。在车上,他一边看,一边和司机聊,一边做着记录。出租车司机问他是干啥的,他说是采访牛书记事迹的记者。司机说:“牛书记为老百姓办实事,他是人民的好官,你写他我不要你的车费!”

  在《来自珠江的爱》的采访中,他走遍大江南北。一位受助学生的老师对他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一个资助者却感慨地说:“帮助一个草原女孩,就是帮助两代人。因为女孩长大了也要成为母亲,母亲有文化了,决不会让自己的后代没有文化!”

  40多年来,刘少华始终坚持用脚步“丈量”新闻,他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知实际,书写了一批通俗化、生动化、典型化、具象化,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精品力作。

  用“眼力”发现故事的记录者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刘少华致力于做这样一个美的发现者、挖掘者、赞颂者和传播者。

  “泰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40多年来,刘少华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鉴别,善观大势,善谋大事,不断“修炼”发现真善美的能力,在主旋律报道中,传递着正能量,练就了一双善于发现的新闻“慧眼”。他到基层、到新闻现场,常常用心去观察、去捕捉细节,把好多人容易忽略的细节敏锐地捕捉到,经过思想的深加工,才把一篇篇精彩的报道呈现给读者。

  1998年,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内蒙古呼伦贝尔等许多地方成为“泽国”。此时的刘少华,恰在采访中遭遇车祸休养期,大腿里还打着钢板,但他还是毅然请缨,上了抗洪前线。他走泥泞、住帐篷、划小船,吃尽了苦头。在他发回的报道中,有对灾害损失的及时反映,但更多书写的是党和人民军队与人民生死与共,是飘扬的国旗,是“共产党万岁,解放军万岁!”的声音。98抗洪篇《呼伦贝尔,我要选择对你说》等系列报道,获全国和自治区抗洪报道综合奖。在采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在救灾现场,他说:“我和救灾的群众是一样的,我没有觉得我是记者,我用我的目光、我的大脑记忆现场,回来用我的笔还原现场,亲临一线,对一名记者来说都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

  “你想得到800米井下最生动的信息,必须走到800米井下,少1米都不行。”这是刘少华给记者们讲课的时候经常提及的。他曾三下800米井下,含泪书写通讯《五虎山,矿工的山》,作为范文被多部新闻集收录。也是在800米井下,他见到并且记录了笔下人物“杨百万”和林四辈等普通矿工。升井后,在灿烂的阳光下,刘少华满身满脸已经和矿工一样黑了,而他依旧不知疲倦地蹲在一块石头上整理起采访记录。

  一名记者的眼力,最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目光。他执笔的描写残疾女青年寒星开设“心灵之旅”热线、为群众热心服务的报告文学《心桥如虹》,以独到的眼光感动了读者,成为励志的经典作品,获全国残联好新闻大奖;他采写的长篇通讯《大地的儿子——记模范基层干部戴成均》,以群众的视角,真情讲述了一名基层干部的家国情怀,击中了广大读者的泪点,弘扬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评为自治区好新闻特别奖……

  有“眼力”的新闻作品,不但入了读者的眼,也获得了来自国家高层的评价。2004年10月,他执笔牛玉儒先进事迹长篇通讯的写作。文章刊发后,受到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高度评价。特别是他出任牛玉儒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后,在全国参加巡回演讲17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2005年1月18日上午,胡锦涛同志在接见报告团成员时,夸赞刘少华:“你的报纸通讯和报告稿我都看了,写得很感人,你为宣传牛玉儒事迹做了许多工作,作出了贡献!”

  用“脑力”传播文化的践行者

  多年来,刘少华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草原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刘少华唯一值得“炫耀”的只有他的作品。他能够大段大段地背诵自己20年前的作品。同事们惊讶于他的记忆力,开玩笑说刘少华的大脑是电脑。他却说:“文章不仅是用笔写出来的,还需要汗水、泪水、情感甚至鲜血和生命来润色,爱到深处,方能牢记在心。”

  这是对新闻工作者增强脑力的一种诠释:脑力也是心力,惟有用心,才能永恒。在新闻实践中,刘少华不断加强经验总结,主动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善于从各领域各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中拓展新视野、形成新理念、探索新路径、开发新思路,不断提高新闻工作的辨识能力。他身边的朋友,既有高官高管,也有农民牧民;他的大脑里,始终有政情,同时也不忘民情。

  “亲爱的台湾同胞,您去过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吗?您听过《蒙古人》这首歌吗?今天,我们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剧院的艺术家,从茫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走来,从古老的额尔古纳河走来,从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走来,从神圣的鄂尔多斯高原走来。在这里,我们把成吉思汗崇高的祝福献给青青的阿里山;我们把马头琴深情的歌唱献给绿绿的日月潭……”这是刘少华为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剧院赴台湾演出撰写的开场解说词的片段。有人说它像一首诗,有人说它像一幅画,有人揣度,这必是灵感突发时的妙手偶得。而刘少华本人却说:“这是大草原的深情馈赠,是反哺草原的心仪回响。”实际上,这都是刘少华不断增强脑力的成果。

  讲述上世纪60年代内蒙古草原牧民收养了3000名上海汉族孤儿的电视连续剧《静静的艾敏河》播出后,来自广东的热心人开始了帮助3000名草原失学孩子重返校园的行动。刘少华敏锐地判断出,这是一个弘扬民族团结的重大主题。做出这样的判断后,他立即行动。隆冬季节,他深入苏木嘎查,遍寻每一位被资助者,又远到南国大地,撰写出了荡气回肠的长篇通讯《来自珠江的爱》。通讯发表后好评如潮,不少广州人盛赞说,草原记者的激情震撼了羊城!

  刘少华厚积薄发的才华不仅体现在他的文章里,也体现在诗歌、歌词的创作中。这片神奇富饶的草原,给了刘少华无尽的创作灵感和激情,他用奔放的洒脱、真挚的热情给予作品生命的温度。刘少华把对大草原的一往情深倾注笔端,写出了许多反映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品力作:《一路豪情看赤峰》《巴彦淖尔写雄浑》《春到准格尔》《崛起的科尔沁》《满洲里,向世界问好》《你好,中国二连》《走进青青阿尔山》《乌兰浩特,我心中的城》……他主持编辑出版的《新闻工作者要为文化大区歌唱》一书,为内蒙古文化大区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一部部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有格局,沾泥土、带露珠的作品,谱写了一首首草原恋歌。

  用“笔力”抒写情怀的吟唱者

  每一部力作的背后,都是夙夜难眠的煎熬。因为痴迷创作,脑子里老想着文章的内容,刘少华在家里常常坐立不安。灵感突发时,他会丢下手中的家务伏案疾书。遇到好素材没写出来,他会如鲠在喉、辗转反侧。一篇浸透心血的新闻作品发表后,他会像发表处女作似的喜不自禁,竟然专门花钱到报摊上买份报纸,一遍遍阅读。

  “写作和创作也是人生非常美好的生活方式。”与这种观念形成对比的是刘少华生活上的随意简朴:家里的陈设很一般,最奢侈的是书籍的丰富。办公室更是简陋,桌椅电脑之外,只有两个单人沙发,办公桌上的资料、书籍倒是堆得老高。

  刘少华胸中有时代、心中有人民,讲述的故事充满自信、充满真情,既有全景式呈现、又有细节化展现,做到了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

  “又是丁香花开时,花香袭人,花色迷人。此间,妈妈是一首甜婉的歌。听,‘生活中正因为有了您,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这不是诗人浪漫的格言,这是儿女心底的回声。伴着儿女轻声的呢喃,亲爱的妈妈早已回来了。瞧,她不正在微笑在紫丁香的花丛之中吗?”

  刘少华的代表作《丁香花开的时候》,是一篇献给母亲的深情之作,发表后在国内引起轰动,被30多家报纸、杂志、电台转载转播。这篇作品,数易其稿,文字中流淌着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传递着儿子对母亲的深深眷恋,令人读来深受感动,在社会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获自治区新闻奖副刊奖和内蒙古文学最高奖索伦嘎奖,作品入选《当代散文精品》一书,并被制作成有声读物,至今仍在被转发、传播。

  包钢建厂50周年,他写下了热情洋溢的献礼篇《永远的草原晨曲》;巴彦淖尔撤盟设市,他捧出了回味悠长的朗诵词《巴彦淖尔,可爱的家乡》;由他作词的歌曲《牵手草原》多次被著名歌唱家在晚会上歌唱,在自治区内外引起共鸣……

  有一年,一位天津某集团公司的总裁与刘少华在呼市邂逅,倾慕于他的口才和文笔,以月薪10万元邀请刘少华到他的公司工作。刘少华告诉这位老板:“我的根在草原,我的一切都来自草原的绿色源流、绿色情缘。我的热情、真诚都是草原给的,离开草原,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草原,我就会才思枯竭。”

  刘少华用如椽巨笔写就的一篇篇文章践行着对这片草原的热爱,实践着自己对草原的承诺。在4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刘少华采写了近千篇消息、通讯、言论。大量作品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转载选用,先后获得全国林业好新闻一等奖、全国省区党报好新闻三等奖、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刘少华这个名字,不仅在内蒙古受到赞誉,在国内新闻界同行中,也成为一块响亮的“招牌”。

  身体力行的正能量传播者

  刘少华十分关心年轻记者的成长。他常常对他们说,年轻人可塑性强,要善于学习,要坚持到人民中间去,拜人民群众为老师,要在火热的生活中捕捉鲜活的新闻。他给年轻人讲他骑着自行车到包头采访的故事,讲和牧民、武警官兵同吃同住的故事,他还给年轻人大段大段地背诵自己写过的文章,一边背诵,一边讲述采访时的心路历程,让他们不仅感受到了什么是人民记者,也感觉到自己的肩头有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一个新闻人的铁肩担道义。

  刘少华留给年轻人的印象是始终充满阳光和激情。他说有激情是因为热爱。他满含深情地说,年轻人正是激情勃发的年龄,不要辜负了这个伟大时代,要用自己的激情去抒写属于一个年龄、一个时代的传奇。他说,一名年轻记者如果没有激情、没有热爱,那么你的笔下就无法流动感情,没有感情的文章,就不会有读者,也会失去传播力。直至今日,他的激情无时不感动着年轻记者,他的激扬文字无时不影响着年轻记者,他那略带沙哑但是充满激情的声音无时不在催促着年轻人奋进。

  刘少华的知识非常渊博。和年轻人在一起的时候,他讲古论今,凭着惊人的记忆,背诵那些千古名句。他常常告诫年轻记者不要浮躁,要善于积累知识,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等,都要懂一些,即使不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也要不断积累,并且学会融会贯通,把那些知识内化于心,巧妙地运用在新闻写作上,运用得好,就是妙笔生花,使文章带有黏性,吸引着读者的眼球,传授给读者知识。他说,一篇有知识点的新闻,读者是喜欢的。要做到文约而事丰,需要广博知识的支撑。

  刘少华是无私的。他长期活跃在校园里、新闻培训的讲台上,他结合自己多年的采访实践,生动地讲述一些精品佳作的出炉过程。他讲得非常细致认真,细致到自己写每一篇文章时自己的感动,认真到讲述自己推敲字句的心理折磨。在讲台上,他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所见到的,都讲给年轻人,让聆听者能够消化理解,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人。一名在他部门工作过的同志讲,刘少华在修改他们稿子的时候,经常会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琢磨,努力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因此,他编辑修改过的稿子,经常会有“金句”“亮点”出现。而当这篇稿子获得好评的时候,刘少华会说:“这是记者的原创,他是个不错的记者!”

  望庐思其人。一名不舍昼夜、倾心文字的新闻人走了。临行前,他还在《内蒙古日报》发表了一篇新闻记者如何践行“四力”的文章。

  在挥手作别的时刻,他留给我们的是新闻人追求真理、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精神;他留给我们的是激荡在大草原上的赤子情怀;他留给我们的是一名歌者嘹亮的回声;他留给我们的是草原行者步履稳健的坚实身影!

  (作者为内蒙古日报记者)


  刘少华:男,1953年1月出生于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2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内蒙古日报社原首席记者、高级记者,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内蒙古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十佳记者,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长江韬奋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出任第十届长江韬奋奖、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委。2019年1月24日因病逝世,享年67岁。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0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