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圈外人眼中的记者

2011-09-30 13:46:35

来源:   作者:

摘要:

  主持人:赵  金
  嘉  宾:向  良  云南省委宣传部工作人员
  王  倩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教授
  建  新  山东某国企宣传部门负责人
  
  主持人的话:最近,全国新闻界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山东省宣传文化系统也正在开展“三问于民”意见建议公开征集活动。借此机会,我们约请了几位和新闻界联系密切的“圈外人”,来谈一谈他们眼中的记者,聊一聊他们对记者工作的建议。
  
  
  我眼中的五类记者
  向  良
  作为执政党宣传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部门直接管理的传统新闻媒体,以及在传统媒体供职的新闻记者,曾经是众人眼中的“无冕之王”。
  党委宣传部,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门,与新闻记者、新闻媒体、与国计民生和老百姓的吃喝拉撒息息相关。新闻传播如何做到有利于稳定,有利于鼓劲,帮忙不添乱?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大问题。实际上也是宣传部门对媒体、对所管理的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特别是微博大面积普及的今天,在所谓“人人都有麦克风, 网民皆记者”的现实情况下,专业记者究竟该怎样做?宣传部门该如何对待记者?确实需要有新的认识。
  记者曾经被称为“无冕之王”,在人们的印象里,记者弘扬正气,讴歌先进,针砭时弊,关注百姓,是普遍受尊重、受欢迎的一类人。然而,现在只要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不难发现记者有时反而成了最遭忌讳、唾弃的人,轻者正常的采访遭到辱骂、刁难、阻挠,严重者还可能遭到殴打、报复,甚至是“跨省追捕”。
  有一些个人和单位对记者恨之入骨,甚至还提出“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口号。近几年来,暴力伤害记者的事件屡见不鲜。有人说,记者已成为仅次于警察和矿工的第三大危险职业。记者的合法权益为何会屡屡受到侵害?是法律依据不完善,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还是记者队伍自身出了问题?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社会上有人把记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红色记者,专指党报党刊党台的记者,认为这些记者只说好话,只唱赞歌;一类是黑色记者,这类记者专门曝光社会上的不法行为,也是一些单位和个人十分“讨厌”的记者。对于上述分类,我觉得有些不妥。
  近年来,由于我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记者数量不断增多,记者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群体。随着记者队伍的迅速壮大,各式各样的记者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区别。
  因为工作原因,我接触记者的机会也比较多,我把记者分为五类,当然,这纯属个人观点,只当是茶余饭后的闲谈,不可对号入座。
  成熟老练型。这类记者的成熟老练与年龄无关,大多是从业经验丰富、有一定思想的记者。这类记者在联系采访与宣传部门对接时,能够抓住要害,迅速找到新闻点和有价值的新闻要素。在实际工作中,这类记者为了挖到最重要的新闻,不管采访条件多么艰苦,都能勇往直前。我印象最深的记者之中,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可为此类记者的代表和典范。
  谦虚谨慎型。这类记者多半是年轻人,有些是初入新闻行业,有的是对某个要采访的行业不是很熟悉,给我的印象是比较谦虚。此类记者采访前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采访时也会提很多问题,尽管有些问题可能与采访事件毫无关系,但他们的精神值得学习。我们每一个被采访对象都应该给此类记者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轻浮狂躁型。此类记者多为年轻人,或者是半路出家对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没有准确定位的人。此类记者的外在表现往往轻浮狂躁,说话行事往往不妥当,喜欢胡说海吹,自以为见过大世面。实际上也只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宣传部门的同志,接待这样的记者往往也是苦不堪言,多数工作人员只是给他们留着面子,热情招呼送走为止,再不主动联络。
  狐假虎威型。此类记者多是那些挂靠在大媒体下面的各栏目组、子报、子刊中的记者。有些甚至是临时聘用的没有从业资格证的记者。这些记者到了基层,喜欢拉大旗作虎皮,说话行事总喜欢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到了地方,吵嚷着要地方主要领导接待,对吃饭住宿很挑剔,总要求高规格、高水平,给人一种居高临下、极不舒服的感觉。
  从不露面型。此类记者来路不明,因为从不见面,许多时候也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许多地方的宣传部门经常会接到这类记者打来的电话,要么借谈合作的名义开口要钱,要么发一个标题耸人听闻写着不实报道文章的传真到地方,自称是某某权威大报、大刊或电视台的,要求地方拿钱“摆平”。此类记者一般在没有明显“战果”之前,不会轻易露面。我们甚至连他的真实身份也无法获知。
  做以上划分,并不是要把记者这个群体划分出三六九等来,因为每个人的职业操守并不统一,因而就出现了记者队伍鱼龙混杂的乱象。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个开展正常采访工作、有合法从业资格的记者,我们宣传部门都是一视同仁,都会尽量为记者采访提供方便和帮助。
  
  
  在新闻竞争中
  保持一颗柔软的心
  王  倩
  当了十几年新闻学教师,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分析稿件,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挑剔的毛病,阅读新闻每每变成“挑刺”的过程。尤其是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所写的稿子有问题时,经常忍不住打电话过去讨论一番,特别是新闻中缺乏人文关怀的情况,总要提醒一下。例如有一次,一位学生在制作标题时将受害者的惨状描述为“被开膛破腹”,便被我不留情面地扣上“严重缺乏同情心”的帽子并将其稿件作为反面教材应用于教学中。
  这类情况确实在很多记者的稿件中见到过。如,每年夏季小孩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小孩坠楼的惨剧亦时有所闻,有的记者在报道这类悲剧性事件时,用词不注意把握分寸和感情色彩,不用“不幸夭折”等富有同情和怜惜色彩的词语,而是使用“淹死”、“摔死”等刺人耳目的说法。我想,这些记者应该跟我的那位学生一样,曾经激情澎湃、理想高扬,立志做出一番事业来,他们内心并非缺乏人文关怀。当初选择学习这一专业或从事这一行业,大多数人是怀着“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理想而来的。但是为什么一旦进入到一个普遍功利化、实用化的世界中,新闻理想即被忘却,人文关怀被弃之一旁呢?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媒体对新闻资源的抢夺如同征战;许多媒体单位出台“末位淘汰制”,完不成任务的记者饭碗难保。从业环境和体制环境都给了记者群体巨大的压力。高压之下,记者们自然不能不全力以赴地抢新闻,想方设法地吸引受众眼球,多发稿子。因此,即使一个记者有人文关怀,这种关怀也往往在多方权衡下大打折扣。
  经常听到一些记者诉苦: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任务重,竞争越来越激烈,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超出了身体和心理的承受极限。有时,还会置身于危险之中。同时,新闻工作的快节奏往往使人无暇充电,工作一段时间后知识逐渐老化、思维趋于惯性,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会感受到未来发展空间的局限。这一切,似与当初“无冕之王”的想法相距甚远。于是,许多热血青年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激情有所隐退,理想逐渐消磨,充分感受到这一职业的艰辛。
  怎样才能一方面坚守理想,一方面又能应付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呢?如何在硝烟弥漫的新闻大战中应对压力并保持人文关怀,努力获得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与平衡,这是与专业有关而且比专业问题更大更难的一门社会学问,是每个新闻人都要思考和解决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塞缪尔·弗里德曼写的《给年轻记者的信》。在这本书里,作者引用了我们熟悉的两张同样获得普利策奖的照片为例来说明他的观点。一是自由撰稿人凯文·卡特于1993年苏丹饥荒时期拍摄的,一只秃鹫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正走向救济所的一个因饥饿而跌倒的瘦弱的孩子。照片登出来后卡特遭到人们的质问:你为孩子做了什么?卡特回答:“我什么也没有做,那里有成千上万这样的孩子。”在获得普利策奖后不到四个月,卡特不堪忍受自己“作为新闻记者失去人性那天”的折磨而选择了结束生命。另一张照片是美联社摄影记者黄幼公拍摄的,一个越南女孩被美军凝固汽油弹袭击后赤身裸体哭嚎着跑在路上。黄幼公在拍完照片之后,立即把小女孩带上一辆汽车,将其送至医院,并恳求大夫为她治疗。直到小女孩上了手术台,黄才去冲洗照片。按照弗里德曼的说法,是黄幼公救了小女孩的命,也同时拯救了自己的灵魂。
  虽然国度不相同,对象有差异,但作为人的基本规则,则具有共同性、共通性、一致性。黄幼公的做法和弗里德曼“永远不要迷失人性”的观点,对我们如何处理新闻竞争与人文关怀的矛盾应该有所启发。这样说来,这一困扰着许多人的看似复杂的问题实则并不复杂。孟子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只要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保有恻隐之心,在报道灾难面对弱者时持有同情与关爱,笃行“以人为本”,就可以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从而解决冲突,获得平衡。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在很多方面遇到此类问题。我们会发现,平衡不断被打破又重新建立起来,建立起来又可能被再度打破。对此状态,宜以一颗平常心去接受,须知世界上真正完善的人是不存在的,重要的是逐步完善的过程。马斯洛曾在研究后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存在人性的弱点,都有完善人格、挖掘潜能的任务。个体有可能通过不断努力,克服弱点,达到理性、情感和人类本能协调统一的人格境界。拥有此人格境界的人在心理上是自主的,面对压力有免疫力。他们可以化弊为利,将面对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过程化为积极体验。从这一角度讲,作为“船头瞭望者” 的记者,会比其他许多职业的人面临更多冲突与挑战,从而也有可能获得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这何尝不是幸事!
  
  
  行业宣传与新闻报道的博弈
  新  然
  在行业做宣传工作久了,接触的记者朋友也多。彼此交流起来,用得最多的词就是“结合点”:企业有自己想通过媒体传播的宣传点,媒体呢,想找自己的新闻点,这是一场博弈,结合点找好了,皆大欢喜;否则,挑灯夜战之后,却是事与愿违。
  其实,媒体在寻求与企业的结合点方面,还是做了很大的努力。
  其一,每个行业都设有相对固定的联系记者。只要是这个行业的新闻事件,都交由这一位记者出面报道。这就便于记者对行业、企业的熟悉,而且结下了良好的人际脉络,利于相互沟通。
  其二,各个媒体同类记者之间也注重组团结群,彼此照应,交流也比较充分。这样一来,大家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件发表见解,可以拾遗补缺,相互启发参考,丰富了认知。
  其三,各个记者注重与企业有关人员的日常联系,如经常发布一些近期新闻关注热点,组织话题讨论,并积极索取企业报纸、信息和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其四,一些资深记者通过深入企业采访交流,能力水平得到企业的认同和赞誉,也愿意参与企业的信息员培训讲座等活动,指导和培养企业内部的宣传骨干力量,以利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材料。
  但是,由于企业宣传与新闻报道存在实质性的区别,结合点只有相对适度,没有完全的适宜。媒体要求的报道角度、内容、尺度,包括字数、版面位置等等,都与企业宣传的意愿拉开了或多或少的距离。这一必然的矛盾虽无从化解,但并非完全没有工作可做。在这里,给记者朋友们提几点建议,以便我们以后的合作能更加顺畅。
  第一,事先有分寸、合情理、能到位的沟通是前提。有时候,一些急于“跻身”某企业的记者,凭一己之愿,而非结合多方的考虑,话说得过于满或过于硬,最终使其在企业的印象分打了折扣。话说得过于满者,因留给企业的期望值过于高,甚至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由于事实并非如此,这就难免有言过其实之嫌。而话说得过于硬者,虽畅行现场无阻,但由于沟通不畅,难以到位,不免留下些许的话柄。而恰当的做法无非是友好进门,听清对方的需求,说清媒体的要求和自己能争取的条件,把事实摆在当面,为双方留下充足的回旋余地,并做好尽可能满足企业意愿的第二预案。
  第二,事中有目标、动人心、能合拍的采访是基础。做到这一点,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取决于日常对企业和被采访对象的了解程度,以及此次采访的策划方案。有时,看到被采访对象的情绪始终无法被调动起来的尴尬场面,作为组织协调人的焦急与记者可谓感同身受。有时,看到被采访对象一下被记者触到痒处,侃侃而谈,话语像关不住闸门的水一样喷涌不断,作为组织协调人甚至还会产生商业机密不保的忧虑。其实,两相对照,差距无他:盯住目标,有备而来,一语中的,无疑是打动被采访者的利器。
  第三,事后有反馈、显真情、能补充的善终是保障。企业最推崇的说法是“效率优先,日清日结”。一次新闻事件之后,过程固然重要,企业更关注的还是结果。媒体如果充分体谅这份急切的心情,按时给出清样供校核,提前通知查阅、收听、收看报道,及时交付宣传资料供存档,无疑既是一次采访活动的完美收官,更是下一次采访工作顺利开展的铺垫。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企业基本满意的情况下,有些记者还主动从专业的角度指出此次报道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补充方案供企业参考,往往使一次采访变成了系列报道,使一个单一的报道变成组合新闻。宣传效果不言而喻。
  第四,无事有联系、献真知、能持久的交往是根本。前面提到的媒体相对固定的联络机制,无疑是一种有利的组织性保障,具体到实践中,双方能持久联系而不形成骚扰,这其实取决于联系的核心内容。如果联系的内容仅仅是吃吃喝喝,肯定另当别论;但如果通过加强联系,能够使一个单位的宣传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眼界心胸得到开阔,能够使一个单位的宣传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那肯定是企业求之不得的。
  举一个非常令人感动的例子:有一位记者因跑这个行业久了,自身又极善学习和积累,不仅经常为企业提供一些前沿资讯、热点时评,还阶段性地与企业共享其形成的综合性材料和分析,成为企业不可多得的朋友和伙伴。
  第五,紧要时显身手、出灼见、能担当的举动是关键。做好这一点,最要紧的是遵守原则底线。不管面对什么情况,还是出于什么目的,都要确保合法、合规、合情、合理。在这一前提下,积极帮助企业妥善应对紧急情况,特别是一些突发性事件,在企业没有主观恶意的情况下,能够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深入报道,还事件以本来面目,既使企业的损失降到最小,又确保新闻的真实有效,无疑是对新闻报道使命最好的履行。
  总之,找准媒体与企业的结合点,绝不是要搞无原则的妥协,也不是要搞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而是在秉承新闻人宗旨、顺应新闻良知的前提下,以更深入、更具体、更认真的工作态度,更好地落实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贴近性、真实性、引导性要求。○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9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