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驻站记者的幸福生活

2012-10-26 15:55:24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主持人:赵  金
  嘉  宾:吕光社  大众日报济宁记者站记者
  王兆锋  大众日报聊城记者站记者
  薄克国  大众日报青岛记者站记者
  
  主持人的话:他们是轻骑兵,深入一线报道各地涌现的重大典型;他们是突击队,配合总部,实施战役性报道;他们是联络员,替报社在外广交朋友,扩大报纸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他们以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报纸更加精彩。
  又一年的记者节即将到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不能与我们朝夕相处,却时常在版面上“相见”的兄弟姐妹们——驻站记者。
  
  不争“一二”争影响力
  吕光社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已在大众日报济宁记者站当驻站记者十个年头了。在进报社之前,我已在济宁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帮忙四年,当时报社一位同事不解地说:“在大机关工作多好,怎么跑到站上干个小记者?”而我满心欢喜:首先是在省委机关报工作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其次是工资一下子涨了好几倍,养老婆、儿子轻松多了,老婆再也不必因花一张大票而皱眉了。
  生活尽管宽裕了,但刚当驻站记者并不轻松。这个不轻松我用两个词概括:“清零”、“转型”。“清零”是指我们的考核制度。全省各地记者站记者要按发稿质量、数量打分排名,连续排在最后的还要有说法。另一个压力是“转型”。在宣传部工作接触的多是公文,蹲办公室的时间也多一些,而向记者转型,不仅文风要变得“软”一些,还要从作风上转变,要下基层、进农村跑新闻。
  报社对记者的考核是月月“清零”、年年“清零”,记者月月年年都要“从头再来”。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苦是不怕的,我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完成从管新闻到写新闻的“转身”。在报社见习时,正碰上报社搞一项文化活动,刘炳森、冯骥才等名人参加,我请刘炳森先生在首日封上写了四个字“从头再来”,现在这个首日封我还留着,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由于之前在新闻科工作了几年,对济宁各县、市、区及市直部门负责新闻的同志十分熟悉,有什么线索需要他们联系采访的,他们都挺配合。这样,刚到记者站的前几月我发稿挺猛的,尽管大稿子不多,但消息稿挺多,让驻站的老记者多少都有点坐不住了。
  当然,自己也有坐不住的时候,那就是“抢新闻”的意识不够。由于掌握的新闻线索不如同城都市类报纸的记者多,看着别的报纸一篇篇关于济宁的鲜活新闻稿,真是自愧不如!静下心来,自己所能做的就是树立抢新闻的意识,第一时间向报社各采编中心汇报线索,尽快采访,“尽善尽美”地写好稿件,争取尽快发出来。
  说句实在话,从高中到大学我学的都是理科,搞新闻算是半路出家,从内心就感觉自己不具备争“一二”的实力。但不争“一二”,还要在记者站有所作为,那就要看稿子质量。2005年3月,济宁都市圈规划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济宁将在鲁西南打造区域中心城市。这是山东省青岛、济南、济宁三大都市圈首个规划,有很强的新闻性。我除采写了一篇消息稿外,还给大众日报三版写了一篇“今日关注”稿《鲁西南打造济宁都市圈》,抢在其他报纸前面刊发。第二天见报后,市委主要领导专门派人打电话给予表扬,让我心里美滋滋的。
  而从此,我才真正体会到党报驻站记者的影响力在哪里,体会到“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群”这句话的分量。党报记者站是党报了解地方工作的一个窗口,而记者应该把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举措、先进做法、典型经验等及时报道出去。基于这种思路,我积极配合站长为济宁及各县市区采写了许多头版头条、重点稿件,一批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的重头稿件,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好评。
  这些稿件影响了有影响力的人群,自己也收获了一点“影响力”。有不少单位策划活动时总喜欢邀请我去参谋参谋,让我写新闻通稿,一些建议还纳入了他们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
  采访、写稿、发稿这看似简单的脑力劳动,有时也会作难的。有的单位热衷于宣传,每逢开会、搞活动,总爱邀请省级媒体去采访。有的活动新闻性强,容易在省报发稿;有的活动没有一点新闻性,记者去了只能打“酱油”,打不出“粮食”来,心里总觉得对不住人家。碍于情面,有时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捧场,但这就需要正确对待,就当是下基层调研,到现场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2006年,兖州市新兖镇新农合搞得不错,邀请媒体记者采访报道。其实这在山东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兖州市委宣传部的朋友非要我去不可,只好赴约。到那儿之后,正如自己所预料的一样,没有多大新闻性。但在闲聊中我听到一个信息,为节约住宅用地,支持工业发展,全镇停建二层小康楼,农民盖房一律盖多层楼房。我感觉这事新闻性很强,就立马写了一篇稿件《新兖镇停建小康楼》,结果这篇稿件后来还得了山东新闻奖二等奖,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因为家在济宁,驻站十年虽没有飘泊之苦,但与报社同事见面交流的机会太少,以致每年一次的年底总结会变成了心中的渴盼。这是驻站记者最盼望的事,这时才能真的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大树喜欢太阳,
  一辈子都往上长!
  王兆锋
  
  梁衡说,一个青年人无论学什么专业,无论他将来干什么,如果有条件,毕业后最好先当几年记者。我的体会是,干记者,最好先从驻站记者干起,因为在记者站工作,对人的锻炼是全方位的。
  在记者站做新闻,没有分口,所以哪方面的新闻都可以采写。教育的、政法的、经济的、文化的、体育娱乐的,城市、乡村、企业、学校,只要有新闻,都在报道的范围之内。一个地级市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缩影,记者能了解社会的各个方面,能被逼着学习方方面面的知识——与总部的跑口记者相比,这也许是驻站记者的比较优势。
  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对经济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但无论写工业还是写农业,总要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这几年,我系统学习了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材,研读了茅于轼和艾丰等人的著作,平时注意琢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外媒的经济新闻,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虽然说不上对经济多么精通,但在采写新闻时能用得上,不至于说外行话。近年来,菜价、蛋价起起伏伏,我对此进行了跟踪采访,所学的《微观经济学》派上了用场,从对读者最贴近的角度写起,受到好评。其中,《蛋价起起落落,巧养才能获利》一稿,是大众日报县域版今年上半年唯一一篇4A稿。今年8月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来聊城参加会议,讲了当前的经济热点及走势。有学中文的本地媒体同行,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听得如坠云雾。由于平时的积累,我不仅听懂了,还与侯云春进行了交流,整理出一篇稿件《理性看待经济增速回落》。
  因为来自总部的约稿较少,这就逼着驻站记者沉下去,认真挖掘新闻,在采访中更扎实,写作时选取更巧妙的角度。茌平投资8.3亿元进行城乡水网建设,蓄住天上水,用好过境水,涵养地下水,初步打破了工农业及生态发展的“水瓶颈”,地下水位回升,漏斗区消除。我感觉这是新闻,但从哪里切入,苦苦考虑了半年。后来再去茌平金牛湖水库现场体验,看着波光潋滟的湖水,一个点子“蹦”了出来:茌平把8.3亿元资金“存进”水里,其“红利”已经浮出水面。从这个角度切入,稿子一气呵成。写完稿子,那种如释重负的心情,就像在高考时写完最后一个字。
  说实话,驻站不容易,有时候要吃苦,也存在困惑。
  刚参加工作时,听驻站的老记者说:“报社是家又不是家,记者站不是家又是家。”我深以为然。刚到记者站时,与报社的同事不熟悉,到报社时诚惶诚恐。我性格又比较内向,不敢打电话给编辑讨论稿子,天天为不知道写什么而发愁。那时,一到周末就有“解脱”、“逃避”的感觉,到了周日下午又开始发愁明天写什么,真是深切体会到“本领恐慌”。幸亏遇到了好站长,在宋庆祥站长手把手的传帮带下,我逐渐上路了。这几年,又跟着宋站长学习深度报道的采写,受益匪浅。后来脸皮“厚”了,也敢和编辑交流了。
  要写出好稿,就要敢于担当,不怕吃苦。有年冬天去贵州采访徐本禹时,在大山里,凌晨4点多钟,突然感到左小腹钻心地疼,上厕所、揉、走动,都不见效。早饭一点也吃不下,但我咬着牙,依然和徐本禹坐上了唯一一班开往县城的公共汽车,去炉山村调查贫困生的情况。车在山路上颠簸,我的肚子疼得更加厉害,不住地冒冷汗,几次要吐出来。下车后,我跟着徐本禹家访,刚拍了几张照片,就疼得蹲在地上起不来了。
  随后,我靠吃止疼片跟着徐本禹在大山里跑了2天。山路陡峭,十分难走,我走得嗓子冒烟、腿发软,但没有退缩。
  临离开前一天晚上10点多钟,我在乡政府整理采访材料,左小腹又疼起来,赶紧吃了两片药躺下,不管事,翻来覆去止不住疼,隔几分钟就要在地上蹲一会儿。一分钟一分钟地硬熬着,盼望着天亮,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活着离开。天亮后,我到乡里唯一的一家诊所,打了大剂量的止疼针和消炎针,稍好一些,就坐在电脑前,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敲键盘写稿子,把5000多字的稿子发回编辑部,才长舒一口气。
  离开大山时,徐本禹对我说:“王哥,来了那么多记者采访我,你是在这里住得时间最长、跟我跑山路最多、看得最多的一位,咱山东人踏实,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徐本禹,感动中国的山东小伙》见报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并获山东新闻奖一等奖。大众报业集团总编辑傅绍万评价说:“事实证明,记者站的同志不是不行,关键是要给他们展示的机会。”
  采访时苦中也有乐。有年秋天我独自一人去一偏僻乡村采访,采访完已是中午,谢绝了采访对象吃饭的邀请。因是中午,步行在乡间的公路上,秋天暖暖的阳光轻轻打在脸上,看蓝天白云,落叶在风中悠然落下,听秋虫鸣叫。那种心情很放松。走了一个多小时不觉得饿,也不觉得累。
  不止一位朋友问我:你就打算这样一直当记者吗?看到地方媒体曾经的同行,从政了,有的当上处级干部了,也很羡慕;当有选择的机会时,也曾萌生去意。但是静下心来审视,自己从小学办手抄报开始,就喜欢上了新闻,一直持续到现在。既然喜欢、热爱这项事业,那就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干好。干自己喜欢的事,困难、困惑都不算什么。大树喜欢太阳,一辈子都往上长!
  
  坚守是一种幸福
  薄克国
  
  9月10日,星期一,早上8时赶到办公室,通过稿件编审系统,给总部传送《青岛新闻》专版第287期的稿件,包括四个版的重点稿、边栏。重点稿包括《关注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摇号”改“打分”,保障房销售“变脸”》、《旅游大巴车限行之惑》等。传完稿件,本期还有几篇广告,于是与本部广告处编辑老师联系,做版。
  忙碌告一段落后,抬头望望窗外的天空,忽然感慨:时间真的禁不起回望。
  仿佛就是一转眼,我来到大众日报青岛记者站已经14年了,而《青岛新闻》版自2006年3月创刊至今,也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出版了286期。先后有好几拨同事为她倾注了辛劳和汗水。有从报社总部“飞”过来支援的;有加盟这个队伍的,有大学生来此实习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的同事回到了总部,有的离开了这个阵地,送走老人,迎来新人,这些年过去了,我却一直在站上工作。最大的感受是:坚守是一种幸福,坚守也是一种魅力。
  先看看我这个“老资格”是怎么带新兵的吧。
  9月11日上午9时半,站上准时召开选题例会,每名同事都报送《青岛新闻》第288期的选题和线索,最后由站长定下要写的题目。选题例会后,我带领站上新来的同事蒋兴坤前往青岛京剧院。
  兴坤今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是硕士研究生,7月份来到站上工作。站上来了新同事或者实习生,按照惯例,最初的一段时间,一般由老同志带一下。说起来这也是大众日报的一个优良传统。只是在如何继承这个传统上,去年的一件事好好给我上了一课。那是一位实习生,在站上工作了半年多,很勤快,通讯稿件也写了不少。没想到,今年他应聘到一家单位从事新闻工作,进行专业笔试时,对于如何正确、规范地改写消息,却没有掌握。这位实习生的经历,也让我有些尴尬:作为一个“老资格”,带刚从事新闻工作的新人,真的不能马马虎虎,确实得加强点责任心和计划性。
  于是,这次带兴坤采访的前一天,我就让他做了一份采访提纲。这次采访的是京剧演员苏旭,25岁的他刚刚获得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最高奖项“优秀表演奖”。兴坤的功课做得很认真,列的提纲满满当当的。
  有了充分的准备,加上陪同我们采访的青岛京剧院胡文龙书记是我之前认识的一位前辈的弟弟,我们的采访比较顺利。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这位“80后”京剧演员,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从艺故事以及人生感悟。在倾听中提问,在提问中倾听,我和兴坤都感觉这篇稿子会很有“戏”。稿件《苏旭:“80后”京剧演员的光荣和梦想》,9月17日见报。
  在记者站工作,接触的都是基层一线的人和事,经常能够见证、记录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而这些感人的故事都给我们自己的成长带来很大益处。
  9月12日上午,我在通讯员的带领下,走进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离休职工姚武灏老人家中,采访这位87岁老人入党的故事。
  姚武灏老人在建国前就参加革命工作了,1947年参军入伍,一直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可是由于考虑自己“出身”不好,不敢写入党申请书。老人离休多年后,终于梦想成真。当天是老人按期转正的日子,转正仪式就在老人家中举行。
  整个过程气氛很热烈,姚武灏老人也很激动,接过预备党员转正批准通知书,高兴得哭起来。我知道,这是老人的真情流露。采访很顺利,由于年迈,老人的声音嘶哑,但是言语朴实,感人肺腑。
  姚武灏老人的线索,是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宣传处的通讯员提供的。通讯员是我们驻站记者的好帮手和朋友,他们相当于我们的“耳目”,有了他们,新闻的“雷达”才能有广度和敏感度。当然,通讯员提供的只是线索,只有我们自己到百姓家中,到一线,才能挖到最鲜活、最生动的故事。“脚底板下出新闻”,这或许是对我们记者最形象的描写。○

  来源:青年记者201210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