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记者,光荣与梦想

2012-11-26 16:45:24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主持人:赵  金
  嘉  宾:刘  畅  著名调查记者,中国青年报国内时事部主任。代表作:《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等
  王克勤  著名调查记者,经济观察报总编辑助理。代表作:《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 《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等
  简光洲  著名调查记者。代表作:《甘肃十四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等
  
  主持人的话:记者,是一个怀揣光荣与梦想的职业,是一个追逐光荣与梦想的职业,是一个相信光荣与梦想的职业。
  唯有相信我们的光荣,才能不惧肩头的责任;唯有相信我们的梦想,才能在路遇坎坷时坚持脚下的路。
  不管是初生牛犊,还是小有所成;不管是风华正茂,还是浮沉几度;不管是在去留中流连徘徊,还是手握铁笔坚如磐石,相信,每一个同行都感受过或感受着新闻带给自己的热血沸腾,都有着或有过一个照耀着我们前行的新闻理想。
  当梦想照进现实,曲折和坎坷便有了意义。记者节,让我们暂停一下忙碌的脚步,检点行囊,看看属于我们自己的梦想是否安好。
  
  
  梦想在社会变迁中依然灿烂
  刘  畅
  
  繁峙矿难,距今已经10年了。10年前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当时遇难者家属以泪洗面的悲伤场面,以及真相受到蒙蔽时的内心煎熬,我至今不敢遗忘。为此,我也常常问自己,记者究竟是干什么的?我们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找回不能缺少却常常缺位的公平、正义?
  10年里,生活还在继续,也有了更多经历和人生感悟。但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就在2009年10月1日,共和国60周年的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的庆典上,看到壮观的场面、欢腾的人群、涌动的笑脸,我心里对自己说了这样一句话:“守望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痛苦,远比记录她的辉煌更有意义。”
  20年前,刚刚成为一名记者的时候,曾有老记者告诫我说:“想当苦记者,还是甜记者?”据说,甜记者是指经常出席各种会议、宴请、招待,发各类通稿的记者,苦记者是指常年奔波在外、调查幕后真相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的记者。20年过去了,当自己被一些人视为“老记者”的时候,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早已不是“苦”和“甜”这两个字所能概括的。
  说起繁峙矿难,让我最难忘记的,是一个遇难者留下的年仅4岁孩子的天真眼神,父亲遇难了,孩子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依然用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望着眼前的一切。在他的目光里,我看不到多少悲伤和痛苦,也许因为他还太小,还不能够理解发生的现实,也不知道,发生的这一切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后来,他的眼神无数次出现在我的记忆里,我总在想,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他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不再面对着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社会悲剧,他们生活的世界,应该比我们更美好。
  后来,我也到过其他地方采访矿难,也调查过其他领域存在的问题。有一年冬天,在广受关注的煤矿改制和“国进民退”的舆论争议里,我再访山西。目睹着私营煤矿主、政府官员、国营煤矿代表在利益博弈中的激烈争论,而作为一个记者,一个不止一次在矿难现场经历过心灵考问的记者,我的关注重点,早已不是什么国营煤矿该不该收购私营煤矿,应该给私营矿主多少补偿的问题,超越一切的利益得失和功利算计,真正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严肃命题是:究竟通过怎样的努力,可以减少矿难的发生?怎样让矿难不再频发,是我们最急迫的要求和最深切的心愿。
  还有一次,在北京参加了“中美媒体交流会”,是美国方面发起的,美国一些记者来到中国,与我们进行面对面的探讨,一个美国媒体的记者提问:“中国的同行能不能告诉我,中国的矿难是不是太多了?”应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我问自己,也试图跟他做这样的交流:当时在伊拉克战场上的美军,如果有了新的伤亡,能不能因为这样的消息很频繁而不报道。不管在任何条件下,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应该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职业立场和价值观。
  尊重和热爱生命,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不断发生的天灾人祸。为此,我在记者节寄语《我们是记者》里曾说:“传递事实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徘徊在心灵与良知交汇的路口,眼角不觉涌出泪水;记录真实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焦虑于正义与公平缺失的瞬间,步履不觉变得沉重。”而在另一篇矿难调查《乌金泪》里,我们也试图探讨,矿难治理需要一代人的光阴,更需要几代人努力。今天,也不敢说,当时的报道对于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什么样的推动作用,但不断瞭望、追寻,不断警告、提示,以此警醒社会,应该是我们的基本职责。报道对于报道者而言,仅仅是完成了一项工作,获得好评、产生影响,好像都是别人的事情,不是自己所能预想的。
  10年里,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风云激荡的社会变迁中,记者职业更受人尊重了,还是更被人看不起了?一边,记者在采访现场被打的消息不断传来;一边,又不断有社会人士反映他们在“新闻敲诈”面前苦不堪言。
  10多年前,在去河北采访一起非法占地事件之前,在我的新闻前辈、中国青年报记者叶研的电脑里,发现了一首小诗,是民国时期的一位革命党人写的:“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看到这首小诗,体会着记者“仗剑走天涯”的理想与豪迈。从那时起,就把这首小诗当做自己的座右铭。
  10年里,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也开始当了编辑,为年轻记者出谋划策,也通过一些评论文字,表达对社会转型期种种问题的看法,希望让“有思想的文字”影响社会。也有人希望我多写些调查报道,但我相信,只要“初衷依旧,梦想依旧”,我就会在新闻贡献社会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走过10年,感谢这个职业带给我们如此丰厚的人生经历,感谢采访路上我们遇到的很多权益受到侵害、默默承受生活压力的城市贫民、失地农民、水库移民,是他们的处境命运改变了我的很多想法,让我明白了推动相关事件、问题获得解决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也让我更多地获得了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
  
  记者的尊严与光荣
  王克勤
  
  谈到记者的光荣,我不得不先说说记者的尊严。
  从整个社会环境而言,这些年,记者权益遭到侵犯的事件愈演愈烈,记者被跨省抓捕、上网通缉、擅自扣押、殴打辱骂的事情时有发生。记者的采访报道权、舆论监督权及个人公民权利屡被伤害。从新闻队伍看,在许多记者殚精竭虑追寻真相、揭发黑幕的同时,也有些记者或者整天忙于做吹鼓手,或者热衷于软文写作,或者在不断炮制虚假新闻,有的甚至以新闻为手段进行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诸如此类的“傍大款”、“傍大官”等功利主义正糟蹋着中国记者的尊严。如此等等,中国记者的尊严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媒体的属性是曝光、公开、传播,而所有罪恶呈现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隐蔽、遮挡、掩盖。一个要揭开丑恶,另一个要遮掩丑恶,揭丑与遮丑之间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对于揭露黑幕、做舆论监督的记者而言更是如此。当二者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仅仅揭露黑幕会危及对方的经济利益,还会危及对方的生命,于是双方便进入你死我活的斗争状态。
  无论对一个个体,还是对一个利益集团的犯罪,媒体的揭露都会带来反扑。而记者正是这场博弈的马前卒,因此,会成为最先的受伤者。但我以为记者的尊严就在于:全面诚实地报道事实真相。
  一个职业记者的荣誉,就在于深刻地关注和忠实记录人类社会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不断揭示历史进程中的瓶颈因素和问题所在,深刻地反映社会制度与政策的弊端,从而以新闻的力量推进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在外部环境严峻时,职业记者仍应不断前行、不断努力、风雨兼程。单从记者自身看,我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胸怀理想。为更多普通人的幸福、权利与尊严奔走,这是新闻业的终极目的。一个好的新闻人应有服务公众的职业价值观、批判性思维、独立判断能力,以“把人当人”等基准价值作为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不断前行。正如资深媒体人钱钢所言:“新闻工作,是活泼的人从事的严谨事业,炽热的人肩负的冷静使命,浪漫的人从事的艰辛劳作。”
  其次,直面现实。在纷纭世事中,记者要善于厘清复杂关系,摆脱流行偏见,表现职业勇气。年轻记者更要提高对社会复杂性的警惕,至少确保自己不受伤害或少受伤害,同时保证自己不被当事人欺骗,不能成为当事人的工具以误导整个社会与大众。
  其三,法治思维。我们所追求的目的是构建法治社会,就我们的报道内容而言,是维护公众利益与公民权利的。因此,法治不仅是我们的诉求,也是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方式,更是保护自己职业权利与人身权利的武器。职业记者必须要有法治思维与法治素养。
  其四,专业做事。我与许多做出过很出色报道的同行交流,大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不是我们胆量有多大,而是因为我们努力做得更专业。正是因为专业,所以才有魄力。因此,职业记者,一定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新闻工作实质上是查证与核实的工作。在采访上一定要扎实、严谨、细密,一定要做到见物、见证、见人。在写作上,要坚持“机器人写作”,即用冷峻、平实、客观、超然的语调呈现事实,不带任何偏见与倾向,杜绝文学化写作及评论化写作。
  其五,严于律己。每个记者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及新闻职业伦理规范要求自己,至少要做到不以新闻做交易、不说谎言、不造假新闻。一个真记者永远不会编造新闻,更不会成为谎言的传声筒。因此,记者的全部尊严就是自己所报道的新闻真实准确!即真诚地报道事实与真相,这便是记者的全部荣誉。
  在山西疫苗事件报道后,面对重重打压时我曾经讲过一段话:“我是一个职业记者,一个职业记者最高的荣誉就是你所报道的每一个字、每一个事实都是真实准确的。这是职业记者的荣誉!”
  
  
  记者:更多的是平凡
  简光洲
  
  又是一年记者节,这是我从业以来的第10个记者节,相比2000年才确定的这个节日,10年也算是不短的经历了。
  无论现在的记者节开始时间的长短,记者应该是一个不算新的职业了,所以关于这个职业的特性早就有了不少的共识,如:记者是看门狗,是船头的瞭望者等。虽然中国和西方记者的工作环境有较大的不同,但记者的这些职责似乎都被双方认可。
  其实,对于中国的记者来说,公众对其赋予了更多的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通过舆论监督反腐败,冒着生命危险说真话。我认为,所谓记者,就是事实的记录者。公众对记者的期望值明显超出了其职业范围与特点,所以在媒体市场化改革之前,才有“记者见官加一级”的说法。
  我访问及接触过很多的国外新闻工作者,他们强调说他们的工作只需对事实负责就行,比较起来,他们的工作似乎比我们要单纯得多。如果仅做到只对事实负责,在中国是称不上一个好记者的。在中国当记者,不仅需要专业,更需要智慧,有时候还要冒着很大的风险。
  过多的期待与过高的要求与高校的教育和记者的自我加压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这里要特别地纠正一个误区,记者,更多的时候是个信息的传播者,而老师们教导我们的那些责任只占整个工作的一部分,而我们却常常把它当成工作的全部。所以当进入这个行业后,往往会有很大的失望。
  对于新入行的记者来说,一个更重要的考验就是:一旦工作了就会发现这个工作其实非常琐细,特别是一些跑社会新闻条线的记者,每天的报道似乎都是张家长李家短。而当初他们都是抱着拯救社会的伟大梦想而来的。而真实的情况则是,记者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花费在这些看似平凡而又琐细的报道中,而真正能碰上震惊天下的大事的记者总是少数。记者必须耐得住寂寞和平凡。
  没有进入新闻行业的人或许永远无法理解这个职业的甘苦:随时准备出发,24小时手机不能关机,一年中多数时间在路上。因此我常讲,中国的新闻记者、特别是调查记者,是中国社会中最具有理想的一群人。他们每天想的都是如何让自己的报道揭露社会的假丑恶,见证、记录、推动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因此,虽然对于记者这个群体我也有很多的不满意,但是我还是愿意把最好的评价送给这个职业。
  我或者算是这个行业中的幸运者吧。因为2008年,我报道了不幸的三鹿奶粉事件。而在此前的5年中,虽然我也做了不少好的报道,却多次因为感觉到这个工作的平凡与琐细,想放弃这个职业,但这次的报道却让我“一举成名”。要承认的是,很多记者可能一生也难碰到这样的报道机会。所以从长远来看,记者更应该适应这个角色的平凡,很多时候,它只是一份工作,很少的时候,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能满足我们那点小小的虚荣心。但就是这样的一点虚荣心,成就了无数的记者,也成就了这个职业的伟大与光荣。
  如果说汶川大地震的采访,让我第一次与灾区人民一起经历了生与死,如果说“神七”飞天的采访,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的进步与强大,那么,“三鹿问题奶粉”的采访报道让我体会到——作为一名记者,对责任与良心的坚守是多么重要!
  事后,我一直在思考:讲真话,写实情,为人民讲话,担当社会的瞭望者,这些前辈新闻人反复强调并奉之为生命本真的信条,为什么在今天,有时却变成了一种奢望?
  我们或许可以从2008年9月一场发生在山西的矿难后的一张照片中找到答案:照片中真假记者争先恐后地赶到出事现场,他们不是去报道,而是去领取“封口费”!
  必须承认的是,在市场化过程中,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记者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然而,真相不可能永远被隐藏,正义不可能永远被遮蔽。回顾三鹿奶粉事件,如果讨论报道的意义所在,我想它更在于体现了传媒和新闻工作者的诚实和勇气,还原了传媒的公共价值和监督角色。同时,尼采的“那些没有消灭我们的东西,将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这句话,或者是对记者最好的鼓励吧!
  今天,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希望有一天,作为父母的我们不用再为食品的质量问题而担惊受怕!
  今天,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当我的孩子长大时,我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他:我们没有因为那一点可怜的“封口费”而对问题视而不见;我们没有因为事不关己而推卸责任;我们没有因为惧怕风险而拒绝讲出一个简单的真相!
  今天,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重新找回变化时代中失落的纯真与梦想,那就是老一辈新闻人“讲真话、写实情”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为人民讲话”的理想主义情怀。○

  来源:青年记者201211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