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记者也是“建设者”

2014-03-25 23:28:25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主持人:赵 金

  嘉 宾:崔逾瑜 湖北日报社会新闻中心记者

  王 凯 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行》主持人

  舒 均 楚天都市报记者

  

  主持人的话:新闻媒体是社会现象的“放大镜”,是社会舆论的“扩音机”,新闻报道的毫厘偏差都可能对现实生活产生倍加效应。而记者的心态失准很容易带来报道失误。2013年,湖北新闻界开展了“我是建设者”大讨论,主张记者要以社会建设者的姿态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用激情燃烧自己,以理性奉献社会”。以下为几位新闻同仁的观点。

  

  

  触摸新闻的温度

  崔逾瑜

  

  评判一条新闻是好是坏,人们有多种标准,我觉得好新闻应该是打动人的新闻。什么是打动人的新闻?央视著名记者柴静说“新闻是有温度的”,这句话也说到我的心底。

  好新闻应该是有温度的,这种温度不是来自华丽的辞藻、煽情的陈述,而是源于新闻作品被一种人性的光辉所照亮,被人文关怀的精神所贯穿,触摸人民群众的脉搏,感知社会的冷暖。一句话,就是深入的采访体验和深切的人本情怀。

  深入基层,脚踏沃土,贴近火热的生活,这是一种温度。我始终记得,进湖北日报第一天,前辈们跟我们年轻记者讲报社的优良传统:“铁脚板”精神和“贴毛巾”精神。说的是老报人当年在山区采访时,硬是凭着一双脚,翻山越岭,涉水攀崖,不走到目的地不罢休,这是“铁脚板”精神;汗湿了,就在背脊上贴一条干毛巾,每爬完十几里山坡,就抽出汗湿的毛巾拧干,继续前行,这是“贴毛巾”精神。如今,交通便捷,铁路、公路密如蛛网,就连高处不胜寒的鄂西山区也穿了隧道,修了铁路,建了机场,记者再也不需要徒步,也不需要毛巾,但是深入现场、贴近群众、体验生活、追求鲜活与真实的新闻采写作风却不能改变。

  关注人性,尊重生命,心存善念,这是一种温度。面对一个进入视野的素材,新闻人理应为自己划定一个禁区——新闻不能为别人的不幸加码,新闻不能让悲观者失去继续前行的勇气,新闻不能让弱势者更加无力。相反的,更应该用人性的温度计去测量和观察新闻事件,用文字讴歌生命,传递美好与感动。

  去年,我到湖北省新华医院肿瘤科采访,这是全省唯一的肿瘤姑息病房,90%以上的病人都采取姑息治疗。在国外,姑息治疗作为一种临终关怀已相当发达,而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确切地说,它是一种治疗,相对于根治性治疗而言,有针对性地控制病人的疼痛;它也是一种关怀,很多患者不希望进行痛苦却又希望渺茫的放化疗及手术时,这种方法很人道,也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活得有尊严。带着对生命的敬意,带着对生与死的又一种理解,我走进一间间病房,完成了一次震撼心灵的采访。这里的晚癌病人,很多都是大医院救治不了送进来的,送来时不成人形,昏迷半死。而如今,他们吃得香,睡得着,感觉不到疼痛,心情愉快地和家人共度最后的时光。报道刊登后半个月,我接到天津的金女士的电话,她激动地说,她的父亲在经历了两个疗程化疗、58次放疗后,已陷入昏迷,意识模糊,不能言语,大医院宣布无计可施,最好回家休养,亲戚们通知金女士赶紧回来见父亲最后一面。后来,因为看到报道,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老人送到新华医院姑息病房,结果老人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吃饭、散步、交流都挺顺利,一家人还能推着老人到公园去喂鱼、照相。金女士说,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不用遭罪,而且舒舒服服的,全家人都好开心。当然,我也很开心,这比报道获得任何奖项都更让人有成就感,把感动记录下来,把美好传递出去,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坚持真相,剖解事件,回应社会关切,疏导公众情绪,这是一种温度。有人说,“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诚然,新闻会过时,纸张会变旧,油墨会模糊,只有真实、真诚才能把我们的心灵与读者的心灵联系到一起。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温度的本质。真实是我们的情感,也是我们恪守的伦理。现在的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信息海洋,观点多元,思潮纷繁,舆情复杂,主流媒体更有责任对公众热议的网络声音进行调查澄清,探明争议新闻的疑点,探寻存疑事件的真相,该降温时就降温。

  本着“释疑、求证、辨理”的宗旨,湖北日报去年8月开辟《网事回应》栏目,以我名字命名的“崔逾瑜工作室”成员承担了大量的调查采访工作。第一期是关注汉阳城管局成立武装部事件。此前,报道经网络发酵,加上“城管”、“武装部”两个极为敏感词语的交汇,引起了轩然大波。网络上,不少网民担心引发暴力执法升级,尽管汉阳城管局一再解释,但回应声淹没在多数网友的口诛笔伐中。

  接到总编辑点题后,我很快投入采访。通过采访汉阳区城管局、汉阳区委、社会学家等人士,并横向对比外地做法,得出报道结论:城管成立武装部是出于国家战略的考虑,属于体制创新,在全国各地早有尝试,武汉并非首例。报道分析了之所以公众对此事普遍持怀疑态度,是因为城管一直以来在不少群众眼里的“暴力”、“冷血”等负面评价居多,因此,更要正视这种社会情绪,避免激起公众的对抗心理。该报道一经刊发,当天即被新浪网、新华网湖北频道、搜狐新闻等数十家网络媒体转载,客观、中肯的分析有效回应了公众质疑,谣言迅速化解。

  这次报道让我认识到,在全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引导得好,可以成为民意“晴雨表”、社会“黏合剂”、道德“风向标”,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引导得不好,则会适得其反。

  新闻的温度,存在于时代和社会的温度里。我们的脚步,紧紧跟随着温度而四处奔波。我们是观察者,我们看到许多面孔和表情,那些让我们“牵挂”的、“怀念”的、“快乐”的和“拍案”的,一直在我们的眼中、心中;我们是记录者,记录这个时代的一举一动,尽可能多地看见,尽可能多地听见,尽可能多地追问,尽可能多地思考和尽可能多地力争;我们是建设者,坚持理性的、冷静的思考,坚持客观的、公正的记录,触摸着新闻的温度,不掩饰我们的表情,不掩饰我们的愤怒,不掩饰我们的叹息,不掩饰我们的热爱,不掩饰我们的欣喜,也不隐晦我们的立场和态度:为党说话,为民执言。

  

  

  赤足走在田埂上

  王 凯

  

  什么是建设者?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农民工、流水线上一丝不苟的工人、农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媒体人是建设者么?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我们媒体人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我们构建社会的精神脊梁,传递的是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我们要营造的是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我们不是简单的记录者,而是参与者,需要俯下身子,贴近再贴近,融合再融合。

  《垄上行》是一档对农栏目。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总会有一些年轻人加盟到我们的团队,他们很多来自城市,对于农村农民几乎没有多少了解,有人甚至不知道水稻和麦子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我们吃的米饭其实就是稻谷。有一位新来的女记者,第一次到农户家采访,院子里的几头猪让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兴奋地大喊:原来猪是有睫毛的!让周围的农民哭笑不得。甚至有农民带点嘲讽地说:你们《垄上行》还有这样啥都不懂的人呀?

  这样的情况让我们很忧心,这个时候我们推出了一个媒体行动,叫“我在农家”。规定《垄上行》的每个工作人员,包括总监、制片人和后期包装人员必须到农家去同吃、同住、同劳动,平均一年中要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农家度过。有年轻人很不理解,说我是学新闻的,不是学农业的更不是来当农民的。我们对他说:你不了解农民怎么做出农民爱看的节目?还是那个说猪有睫毛的女记者,第一次去农家几乎是哭着去的。她抱怨洗澡没有热水、房间里有老鼠到处跑、新买的高跟鞋在田里根本走不动。然而第一次住农家,乡亲把为儿子准备的新床单、新棉被给了她,怕住在家中的两个记者害怕,两口子在堂屋里开了整夜的灯凑合着坐了一夜。乡亲的细心让两个城市姑娘倍感温暖。于是,她们也拿起了锄头,穿上了布鞋,到田里打药除草,和邻居拉家常。几天工夫,两个记者就好像变了个人。临走的时候,为了让乡亲收下伙食费,她们偷偷地把钱藏在了枕头下,走了很远才告诉乡亲。一个记者在她的工作笔记上写道:“这几天对于我是崭新的体验,我终于真正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初被农民嘲笑的女记者,如今已经转为后期包装人员,她已经能够自信地告诉你现在的农时,告诉你除草剂的作用是不同的,不是什么草都能除掉。

  这样的故事在《垄上行》有很多。有人说,到《垄上行》就是一个接受革命再教育的过程。确实如此,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去掉记者的光环,把自己当成农民的亲人。两年前,荆州公安县有一个妇女叫朱宜凤,她在成都读书的儿子得了尿毒症,急需换肾。经过匹配试验只有朱宜凤符合要求,但是她体重超标。为了减肥,她天天坚持快走3个小时,被当地媒体称为“暴走妈妈”。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两名年轻的记者不远千里赶到成都,联合当地媒体拍摄节目,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当地政府和爱心人士为这位可敬的妈妈捐出善款,最终手术成功了。这是一次极其成功的报道,体现了母爱和社会大爱。治疗结束后剩余的善款,朱宜凤捐给了慈善机构,带着儿子回到了老家。然而,外出打工几年了,老家的田荒了,屋破了。两位年轻的记者私下里联系了农业专家,为“暴走妈妈”出谋划策种植葡萄,自掏腰包为她买来了葡萄苗搭起了大棚,隔几天就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看望他们。到葡萄挂果的时候,他们又帮忙找销路跑市场,自己买上几箱葡萄。当我们决定表彰这两个记者时,他们却推辞了,他们说,既然我们和农民是一家人,那这些忙就该帮。

  提起这些事,我自己特别激动,想着那些老同事新同事,想着这些可爱的兄弟姐妹,总让我分外自豪。不浮躁、不迷茫、不去追求所谓的轰动,我们只是在做着一些平凡的事情。习惯了和农民打成一片,习惯了风吹日晒的艰辛。我们坚守着铭记于心的那一份责任,做有良心的媒体,做农民喜爱的媒体,脚踏实地如同赤足走在田埂上,接地气,表民意。心里装着农民的喜怒哀乐,拍出来的片子才是真实的生活。什么是媒体的公信力?那不是靠喊口号喊出来的,是每个媒体人用汗水和心智一点点建立起来的!什么是建设者?不是袖手旁观看热闹,不是冷嘲热讽甚至拖后腿。而是主动地上前去,找到自己的位置,冲锋在前,牢记使命。

  

  

  为社会进步聚合正能量

  舒 均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聚合社会进步正能量,是都市类媒体的社会责任。

  《楚天都市报》“信义兄弟”系列报道,通过报道信义兄弟接力送薪的故事,彰显了“诚信守诺”的传统美德,打动了万千读者,引起广泛关注。“信义兄弟”获评央视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十大责任公民,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组系列报道也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其实,这个故事最早是一个负面事件,那么,是如何做成一个“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报道的呢?

  2010年2月20日,《楚天都市报》新闻报料平台接到孙东林打来的求助电话:2月10日凌晨,在南兰高速河南兰考境内,发生一起重大的交通事故,哥哥孙水林一家五口不幸遇难。目前,遇难亲人的遗体尚在异乡,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遇到很大困难,进展缓慢。恳请《楚天都市报》记者能够关注,最好派人与河南方面联系,促使事情得到处理。

  群众的各种求助电话,在《楚天都市报》新闻报料平台中,几乎每天都有。若单纯就其报料来看,也很难予以公开报道和关注。

  一是时效性差。众所周知,新闻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基本特性是真实、快速,时效性更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发生在10天多前的一起交通事故,很难让读者有阅读的兴趣。

  二是贴近性差。作为区域性媒体,关注的新闻重点为传播区域内的人或事,孙东林所反映的情况,因在河南兰考发生,其新闻性持续减弱。

  三是交通事故本身并不新奇。

  此外,在孙东林给本报打电话之前,已向多家媒体求助,但没有得到回应。对这样一条牵扯两省的灾难信息,尤其是春节期间,一家5人遇难的负面新闻,有没有介入的必要?

  《楚天都市报》编委会认为:心系群众、为民解难,是都市报的服务宗旨之一。作为一份将责任扛在肩头、情为民系的主流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关心群众遇到的困难,这也是媒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责任所系。现在孙东林有所求,我们就应该有所帮。于是编辑部迅速派我前往现场采访。

  在随后的采访中,我们获得了大量新闻素材:一是孙水林一家的遇难,是30多辆车追尾事故中的一起,现场死亡人数达18人,当地为减少事故影响,不影响城市评优评先,将30多辆车的追尾事故分解成五六个孤立的事故处理,还隐瞒了死亡人数。二是孙东林找到哥哥一家时,发现哥哥随身携带的部分现金,嫂子身上佩戴的金银首饰等财物,全都不翼而飞。三是当地交警部门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进展非常慢,从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到正月初九,都没有得到有效处置。四是孙水林一家遇难后,在没有找到账单的情况下,弟弟孙东林赶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四处筹款付清了60多名工友的30多万元的工钱。

  从收集的这些新闻素材中,我们该如何选择?是刺激眼球、质疑死者身上的财物为何被抢,还是指责当地有关部门的不作为,或是追问当地为何隐瞒死亡人数?在报道时,我们选择了这个故事闪耀着人性光辉和传统美德的情节:哥哥一家去世后,弟弟接力送薪,兄弟俩诚信守诺,“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

  2010年2月21日,《楚天都市报》率先推出草根典型人物“信义兄弟”后,孙家两兄弟的信义之举,迅速传遍神州、感动中国。

  接下来的几天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社会版”、新华社“新华视点”多次报道“信义兄弟”的事迹。同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长春、刘云山同志,也分别就这一时代典型人物作出批示。

  此外,成千上万的读者、观众、网友也来电和发帖,盛赞“信义兄弟”这一道德楷模,称其足以“感动中国”。他们表示,在社会的诚信体系尚不健全,企业信义缺失比较普遍,拖欠农民工血汗钱的现象屡见不鲜的背景下,孙东林、孙水林兄弟俩的行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是诚信湖北的一个生动注解。这组报道能够打动人,就在于它展现了人之为人的高尚与纯洁,并为社会送来了一分久违的温暖。而亘古以来,“真、善、美”都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它也是新闻作品应有的精神导向。

  时至今天,常有人对我说,“信义兄弟”的故事,不少负面的素材同样具备新闻性,但《楚天都市报》选择最感人的部分,把它做成一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的典型报道,给人带来精神的洗礼与震撼,实在了不起。其实,这并不是都市报人了不起,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我们也是时代的建设者,只要我们牢记新闻工作者作为建设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在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感召下,及时反映百姓呼声,正确疏导舆论热点,反映社会的公平与道义,我们就是在为社会的进步传播正能量。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建设,这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来源:青年记者20143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