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2014两会报道盘点

2014-04-18 15:05:07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主持人:赵 金

  嘉 宾:袁振喜 人民日报要闻版副主编 曹 林 中国青年报首席评论员

  毛 磊 人民日报记者 赵 丽 齐鲁晚报评论员

  杨子岩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段思平 时评人

  

  主持人的话:年年两会,年年有新的问题出现,年年总结,年年进步。全国两会是一个“新闻富矿”,但怎么挖掘好,可是很显功力的一件事。本期特别约请几位同仁盘点今年两会报道,期望给业内同行一点启发。

  

  

  两会“关注点”应该在哪里

  袁振喜

  

  在3月9日人大第二次全体会召开之前,一位记者拦住某省省长,问省内工作的一个问题,对方客气地摆摆手,“我现在是作为代表来开会的,纯粹省里的问题,我们会后再谈吧。”这样的场景,笔者看到不止一次了。

  听一位女记者讲述了一个采访经历,也颇有意味。

  在政协开幕会前,她采访会议的一位列席者,了解大家对于“列席”这种安排的思考。没想到,却引来旁边一位同行的抱怨“拦访”:“竟然问这种问题!浪费时间!我问一个改革问题……”

  女记者反问:“会前几分钟,怎么可能回答这么宏大的问题?再说列席是会议重要的制度安排,让列席者谈谈这方面的感受或建议,不是更切题更重要吗?”

  这两个小例子背后,正是媒体在两会“关注点”的不同。

  比如,对代表委员的采访。我们的代表委员,有些是各级政府官员。两个不同的身份,意味着不同的职责。按说在两会上,大家理应重点关注前者,关注他们作为代表委员是怎么代表大家履行民主政治职责的。但很多媒体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反而一味关注其行政身份和行政职责。

  采访两会,却不重视甚至忘记代表委员这一身份和职责,舆论中折射出来的这种两会现象,令人关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偏差,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有些政府官员在官民良性互动上需要加强,平时多发布相关信息。但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一些媒体尚未深刻理解两会的民主政治意义。

  两会,是我国民主政治生活的大事,代表委员肩负着把广大人民意愿反映到国家意志中的神圣职责。希望媒体多关注履职、监督、议政建言的质量,多关注两会的效率、程序设计、制度安排,多关注两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作用,既充分展现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与风采,也更好地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大步向前。

  

  

  不必自设牢笼,也不该比胆量

  曹 林

  

  正像流行吐槽春晚一样,吐槽代表委员,也成了两会的舆论标配。比如,就有媒体吐槽代表委员应该敢言,不能当哑巴代表,应该敢于质询政府,敢于动真格,敢于观点交锋。这种批评受到了政协委员崔永元的回击和反讥,称:说的很中听。我们敢发言你敢发布吗?媒体立刻转发了崔的这句话并针锋相对地回应:呦,先把这条发布了。

  媒体与委员赌起了气、斗起了嘴,挺有意思。崔永元一向以敢言著称,上电视敢说,当网友敢挑事,当委员敢开炮,每年两会后媒体总能总结出不少让人拍案的“崔委员语录”。不过这句“我敢说你敢发吗”有点儿不厚道了,媒体“敢不敢发”的问题,资深媒体人崔永元不必装外行,不必为难同行。

  撇除情绪和意气成分,这个“敢”字意味深长。进入两会时间,“敢”字出现在很多语境中,比如当《南华早报》记者就某个敏感话题提问政协新闻发言人时,底下就一片议论声:怎么敢问如此敏感的问题,不怕下次不让你提问了吗?政协发言人回了一句意味深长的“你懂的”之后,也是一片议论:发言人怎么敢这么回答?怕明年当不了发言人了。

  人人都在考虑“敢”的问题,不是什么好事。委员敢不敢说,媒体敢不敢报,记者敢不敢问,发言人敢不敢说,如果两会的讨论成了一场胆量的比拼,参政议政成了“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是让人忧心的事。

  记得某一年两会,一个政协委员说了“腐败情况触目惊心,只要有利益,没有不去捞的”后,网友在为他鼓掌的同时也都担心他的前途。其实这种担心也许是多余的,因为法律赋予了代表和委员“会议期间发言不受追究”的权力。而且随着民主政治的进步,议政也越来越开放,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这次政协开幕会上的讲话就谈到: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方针,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

  明星委员朱永新曾写过一篇题为《参政议政需要胆量和见识》的文章,将“胆量”排在了“见识”的前面。其实,除了应该创造条件让代表委员们去表达,更要消除他们“不敢说”的心理障碍,让“胆量”这个词从代表委员的辞典中消失,让“胆量”不成为“见识”的障碍,让“真知灼见”不受阻挡地表达出来,这才是社会和国家之福。当有一天,代表委员们参政议政是比见识,而不是胆量的时候,民主政治就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媒体和记者也应该有这种意识,有时不必自设牢笼。比如这次香港《南华早报》记者的提问。当有记者问这名记者的问题是不是“提前安排”时,该记者称“不要妄自菲薄”。作为媒体人,我们当然也期待做新闻不是比胆量,不是比谁有胆去突破敏感词和某个禁区。“胆量”本不应该成为报道的障碍,新闻的第一规范应该是事实和真相。

  一个不比拼胆量的两会更值得期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说无禁区,报道无敏感。媒体记者和代表委员应该合力去推进这一民主进程,代表委员为“媒体发的权利”鼓与呼,媒体为“代表委员说的权力”去推动,而不必打这种“我敢说你敢发吗”、“我敢发你敢说吗”的嘴仗。

  

  

  媒体应有怎样的“两会态度”

  毛 磊

  

  每年两会,也是媒体的一场“新闻大战”。今年,国内外各路媒体3000多名记者参加两会报道。媒体报道是对两会的传播,责任重大。如果说两会是体现中国开放、透明的平台,新闻报道则是展现两会的窗口。及时充分、准确生动的媒体报道,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进公众对重大政治活动的了解和参与,从而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

  媒体如何能够以更成熟、更积极的姿态应对两会这场大考,在参与上有更多进步,这是应当思考的重要课题。

  两会为新闻媒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果记者带着赶庙会、看热闹,甚至是追明星的心态来采访,即使写出报道,也是表面的、肤浅的。报道两会,应该全面、客观、准确、负责、理性,而不应该像探照灯一样照到哪里算哪里,更不应该为了吸引眼球而只将镜头对准个别话题和明星人物。

  两会的新闻矿藏,大多不是露天矿。很多新闻报道,需要俯下身、沉下心去更好挖掘。记者应当把目光更多地转向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委员,充分倾听他们的呼声,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在两会报道中,选好采访对象、取好采访角度,挖掘不同的声音、独特的观点,这是对记者的一次考验。只有冷静观察,才有可能发现各种真正意义上的新闻。

  如实报道两会审议、讨论情况,公开代表委员所提交的各种议案提案,以及对这些议案提案的审议、办理和答复,是媒体必有也应有的“两会内容”。也要看到,政府工作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即使做得再好,也还有不足之处,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媒体应该如实反映代表委员的评价,包括表扬、批评和建议,不能一边倒,有的详细报道、有的一笔带过。

  两会报道还有如何创新的问题。如何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提高两会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如何创新两会报道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形成多媒体、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态势?只有更加讲究报道视角、报道手法的变化,更加追求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好地传播两会,完成媒体应有的使命。

  作为一个庞大的“新闻场”,两会对媒体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传播重大事件、解读热点话题的同时,通过两会报道展示媒体自身的素质,使两会报道既产生强大的新闻效应,又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共识,积攒下未来中国前行的正能量,这是媒体的“两会共识”所在,更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所系。

  

  

  传递两会上的“好声音”

  赵 丽

  

  “两会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让每个代表委员说一句话,不是展示奇异古怪的观点,不是比拼观点的华丽,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是曹林曾经说过的话。

  这些年来随着民主理念的提升和政治氛围的开放,代表委员们在会上也越来越放得开。声音多元是好事,不过民众关心的恐怕不只是你一言我一语的热闹,而是有没有足够优质的、对现实有裨益的观点和意见。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让委员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的表态,更增加了大家对“两会好声音”的期待。

  什么样的声音才是“好声音”?《晶报》痛感之前一些“雷人雷语”和花边新闻喧宾夺主的情况,直言两会不是秀场,需要代表委员们拿出干货和真知灼见来。《京华时报》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当观察员、评论员易,当调查员、监督员难。”评论作者郝洪说,在提出问题之余还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意见,才是尽了职责和本分。

  “在这个喧嚣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些少数人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却往往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来自全国人大内司委内务室的朱恒顺在《新京报》这样写道。他特意指出别忘了“可能沉默的声音”。他提醒说,对于那些已成为舆论焦点的事项向大会提出相关议案建议有重要价值,但这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传递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真实的声音,则绝对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朱恒顺的这一意见,在我们普通人看来确实有些感同身受的滋味。

  值得注意的是,借助微博等新媒体工具,不少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对代表委员的言论进行了评价和讨论。3月4日,江苏有两位代表建议设“国家城管局”以解决体制乱象。“@新京报”就旗帜鲜明地指出,此举可能再滋生部门权力和利益,只会使现有关系更难理顺。另一个例子是,全国政协委员姚明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摒弃培养运动员人才的举国体制,所谓“职业体育”也会很快失去营养,特别是一些商业价值不高的竞技体育项目将很难继续保持现在的水平。对此,“@经济观察报”发表快评:“体育的价值难道只是给一个国家贴上体育强国的标签吗?我们觉得体育更应该是娱乐大众,用市场化手段让消费者认可并买单,进而推动全民素质的提高。”

  两会是展示场也是辩论场,同时还是考场。在信息传播四通八达的时代,代表委员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有眼睛在盯着,大家会在心中做评判。对此,《晶报》对代表委员提出了建议——平时下足工夫号准民生脉搏,才能讲出有料的话。而《南方都市报》也建议,对代表委员的履职更应有切实有效的督促机制,让更多积极履职的代表委员选得上、留得住、有发言权,且收获更多社会美誉。

  

  

  采访两会拼的是“细活儿”

  杨子岩

  

  第一次跑会,两眼一抹黑。

  都说两会是新闻界无硝烟的战争,不做准备可不行。

  怎么准备?经常上会的同事说,锁定采访对象,查找一切信息,到了会上要眼尖腿勤嘴快脸皮厚。在上会记者微信群里兄弟姐妹也仗义,时不时地发布一些“会经”。各大新闻媒体的跑会达人,诲人不倦地教“晚生后学”怎么跑新闻。

  我根据自己的主题锁定了政协的对外友好界别小组,采访对象长啥模样,有啥履历记在心里,顿觉有些底气。

  但一到会场,才发现准备还是远远不够。身边《中国日报》的小姑娘不仅把该界别41人的名单搜罗出来,就连委员的照片都打印了出来。另外几张纸上是留给预设采访对象的问题。一手名单,一手问题,见到采访对象就紧赶两步寒暄两句说明来意,把问题塞给采访对象。这活儿做得真细。

  中国周边不稳,中日又陷僵局。驻日大使程永华自然成了“焦点”。只要有记者采访,其他记者就会蜂拥而上。但这只是开始。先抢到的自然获得优先提问权,但其他记者也会见缝插针,所以第一人问完,后面也就没了秩序。张口快的自然取得先机,嘴慢的只能把问题咽到肚里。

  刚才还在叹服《中国日报》记者心细,后又发现一小姑娘时不时地看手机,贴过脸去一看,原来人家早已“无纸化办公”,问题全在手机里。

  找到了采访对象,也得到了答复,有些感悟:记者干活儿,拼的是“细”。

  

  

  两会采访不要问“万能问题”

  段思平

  

  看到代表委员问什么,这是跑两会的记者们最头疼的问题。而最近的热播剧《来自星星的你》救了大家。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北京国际饭店的委员报到现场,这部韩剧成了记者抛给委员的万能问题。

  对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说,两会是一年一度的“考场”,考的是参政议政水平,测的是履职状况。而对于媒体记者而言,两会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如何在数千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比的是新闻报道的技巧与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著名新闻记者普利策曾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如何为全世界关心两会的人当好瞭望者,考验着每个参与两会报道的媒体人。

  诚然,两会是“新闻富矿”,可遗憾的是,并不是每名记者都能胜任瞭望者的角色,比如总用“万能问题”进行采访的记者,就很难真正为受众带来有价值的新闻。两会有风格迥异的代表委员、各式各样的建议提案,以同一问题“不变应万变”,是新闻记者的大忌。

  “万能问题”首先就显示出记者采访准备的不足。因为对采访对象事先没有做好功课,不知道对方今年拿的什么提案、关心什么问题,只好提个最没有风险的问题。好像问题是问了,也采访到了,任务完成了,至于能不能给受众带来有用的信息和附加价值,就全然不顾了。这样的采访,似乎也给两会营造出热闹的氛围,但其实只是在浪费媒体资源。

  其次,“万能问题”还体现出记者新闻取向的偏差。在一些记者看来,提什么问题并不重要,只要采访对象够分量,说什么都可以。比如记者拿《来自星星的你》问赵宝刚、崔永元、宋春丽等人,可以想象,倘若对方肯定这部剧,就可以写“××对该剧赞不绝口”,如对方不认同这部剧,就可以写“××认为韩剧有损文化自尊”,甚至对方闭口不谈,都可以写出“谈到《来自星星的你》,××成了闷葫芦”。总之,重要的不是问题,而是那个吸引眼球的“××”。其实,与其一窝蜂地围观那些平时就发声机会很多的明星,还不如更多地关注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他们带来的才是最真实的基层信息。

  两会关系到国家发展走向何方、民众诉求能否实现。在这样重要的政治舞台上,带着千篇一律的问题去采访,无疑是不合适的。好的记者,应该开动脑筋去设计采访提纲,根据民众需求锁定采访对象,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民众提供最“解渴”的信息。希望“万能问题”不要再出现在两会采访中。○

  来源:青年记者20144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