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Vlog遇上新闻的奇妙反应

2019-06-03 09:51:21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6月上   作者:何卓谦 等

摘要:  主持人:黄馨茹  嘉 宾:何卓谦 环球网新闻中心视频主编      刘海明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别君华 杭州师范大

  主持人:黄馨茹

  嘉 宾:何卓谦  环球网新闻中心视频主编

      刘海明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别君华  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讲师

      周佳蓓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持人的话:区别于用文字记录生活的方式,Vlog是充满个人风格的动态视频呈现。从YouTube流行起来的Vlog,现在已成为全球年轻人记录生活、表达自己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当Vlog遇上新闻,会产生怎样的奇妙反应?当习惯于文字表达的记者,面临出镜讲述,从幕后走到台前,应如何跨界做新闻?请看本期嘉宾的观点。


  当两会遇上Vlog:新闻传播也可以时髦起来

  何卓谦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全国新闻媒体比拼的“赛场”,从早期的图表、直播、H5到近些年的AR、全景相机、短视频,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两会报道也变得越来越移动化和产品化。而在今年,Vlog的广泛应用让两会报道变得更加活泼生动接地气。

  Vlog最大的特点在于有人对着镜头说话或讲解,因此,当它与新闻结合起来的时候,讲述感会丰富这篇报道的形式。同时,它通常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入画面,通过日常口语化的表达与叙述,让受众在观看时具有比VR更真实的临场感和代入感,瞬间拉近受众与新闻之间的距离。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我作为一名上会记者,一共制作发布了4篇“两会Vlog”,内容涵盖“人大、政协记者会”“采访文艺界政协委员”“两会记者的一天”。受到广泛关注的《#两会VLOG# | 凌晨五点,我在人民大会堂外参加了一场“短跑比赛”》这篇Vlog一反往常明亮高清的视频,而是以一片漆黑画面开篇,从记者凌晨出门排队开始记录,其间抓拍到了中外记者为抢到第一手新闻,在人民大会堂前奔跑抢位的场面。画面真实又看点新奇,配以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获得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点赞以及多家媒体转发。这篇报道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新闻的表现形式如何变化,新闻的真实性这第一要点,一定不会改变。因此,Vlog新闻首先应该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客观公正地记录拍摄画面,不能为了传播效果自我制造新闻,切忌摆拍。越是真实发生的,越能够抓住新闻受众的心。

  同时,Vlog的特性需要Vlogger有一定的个性与人格特征,否则Vlog新闻就会和电视时代的记者出镜报道大同小异了。在制作Vlog时,可以通过有趣的讲述语言,或者添加花式字幕,让内容活跃起来。但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新闻报道还要遵循客观性,记者们要始终牢记自己既是一个讲述者,也是一名客观的观察者,在报道和个性之间要做到平衡,不可添加过多的个人感情色彩。在《#两会VLOG# | 文艺界的政协委员们都谈了什么》这篇Vlog报道中,真实记录了我第一次“追堵”政协委员们的紧张的心理状态,但同时,面对平时在大众媒体上常见的文艺界明星委员们,记者在拍摄Vlog新闻时,还需要保持理性的态度,避免上前“追星”,而是把大家关注的问题客观地问出来与记录下来。

  另外,在类如全国两会这样专题性的报道中,适当增添一些花絮,例如拍摄记者采访前的心理动态,或者是以第一视角讲述采访之后的真实感受,可以为整体报道增添趣味可看性。我在《#两会VLOG# | 在新闻背后,两会记者的一天这样过》报道中,则是用了一整期来讲述两会记者从早到晚的工作状态,在这之中,把前往会场路上的画面用快闪的方式剪辑串联起来,让用户在关注日常紧密推送的时政新闻的同时,可以看到记者背后的故事,中和传统新闻报道枯燥模式化的局限性,也可以再度拉近新闻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Vlog由每位Vlogger主观叙述和讲解串联起来,因此在出镜拍摄时,要尽量避免“流水账”式的枯燥播报,在编辑Vlog文本时,记者应当有所侧重,视频素材也不要全部都是个人解说的内容,要注重Vlog整体的可看与趣味性,但过多添加个人观点则会影响每个受众的独立感受,这需要每位Vlogger做到张弛有度。

  通过“两会Vlog”系列视频,初征两会的我在今年的“媒体赛场”上抢占了一席之地,也让我在实战中体会到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最新走向。

  第一,借助新技术新软件,让Vlog更好地传递内容。随着5G技术建设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的短视频行业正朝着专业化、智能化和便捷生产迈进。一篇Vlog的生产,完全可以依托手机完成,目前市面主流的App有VUE、一闪、猫饼等,它们都可以实现Vlog拍摄、剪辑、滤镜和字幕模板等制作。同时,以大疆、GoPro为代表的便携相机的迭代更新,也为优化Vlog视频画面提供了硬件支持。

  第二,借助平台优势,让Vlog传播更精准覆盖。目前,Vlog在微博、B站、今日头条、抖音,以及上文提到的VUE、一闪等软件的自有平台均可得到一定量级的发布推广。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人民视频出品的《两会夜归人》栏目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两会Vlog的生产与传播,这样的平台对媒体Vlog的品牌和内容传播会有强大的助推优势。

  第三,媒体要不断集结新人力量,吸取新鲜观念。随着媒体融合成为各家媒体转型的常态,“十项全能”也成了媒体人必备的训练方向。在这之中,需要媒体人关注流行元素,在Vlog新闻日渐成熟之后,也一定会有全新的媒体融合产品出现。媒体要做到与时俱进,让新闻传播“时髦”起来。

  正视挑战,做合格的跨界记者

  刘海明

  当“媒介融合”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和研究对象时,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媒介融合根本上是人的综合素质的“融合”。新兴媒体将传统的纸质媒体和广电媒体融为一体,伴随着这个变化,跨界成为这个职业的常态。跨界对文字记者的职业素养带来很大挑战。

  跨界对记者最大的挑战是思维方式被迫“转型”。纸质媒体记者以线性思维为主。线性思维的特点是直线式、单维的思维方式。具体到纸质媒体的新闻业务,依照逻辑原则先做方案再做采访调查,最终将调查结果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呈现出来。广播电视媒体工作的非线性思维成分更加明显。非线性思维表现为立体化、无中心的网状结构。供职媒体的介质形式决定了记者的思维方式。只有当他们跨了界,才能感受到思维方式的不同。从撰写报纸评论转型做电视评论节目,最大的挑战是无法适应非线性思维。文字记者变成出镜记者,将非线性思维变成职业素养的一部分是这个群体面临的最大挑战,因为思维方式的转变难度最大。

  跨界对记者的另一大挑战是现场出镜心态的淡定。纸质媒体的记者也需要合作,通常更强调独立性。以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的联动为例,两者角色分工明确,并无太多直接合作。文字记者跨界做直播,编辑部通常要求记者在直播中出镜,2018年设置的中国新闻奖媒介融合现场新闻奖项,明确要求有现场采访,新闻机构自然更加强调文字记者在报道中“抛头露面”。从在办公室写作到街头现场出镜,不少记者的感受是:面对镜头和组织文字,感受完全不同。文字记者在一个不习惯的环境下直播,面临着自我心理不适应的挑战。面对直播镜头,他们不再拥有传统工作状态下的自我空间,用什么样的方式“说话”就成了难题。

  综合业务能力是对跨界记者职业素养的又一挑战。时下,不少媒体平台对直播内容的推送量和需求量在快速增加。新的媒体环境让新闻受众无限接近新闻现场,媒体平台推送新闻的时间需要与图文制作完成“零时差”。这个新闻时效的“竞速”过程必然将新闻直播推到前台。对文字记者来说,在事先排练好进入镜头录制新闻视频是一回事,真正开启镜头无时差地做新闻直播却是另一回事。这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其中遭遇的尴尬和“惊险”,做过直播的记者“有苦自知”。网络直播虽然让“主播”和受众的关系更贴近,也考验着记者能否做到零时差,能否将不同介质的媒介产品制作技巧全部掌握,而这正是出镜记者所必须具备的素养。

  跨界记者职业素养的缺陷在工作中可直接感受到。如果说挑战“有感”,潜在的风险点更考验跨界记者的职业素养。

  跨界记者的第一个风险点是如何快速甄别新闻的真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跨界记者甄别新闻的真假带来了困难。2019年5月20日早晨,一则新华社旧闻被网络媒体广泛转发,表明新闻内容的筛选和辨别依然是新闻媒体的重要风险来源。有图未必就有真相,视频可以以假换真,直播压力留给跨界记者甄别内容真假的时间有限,职业素养的提升是减少踩到风险点的唯一办法。

  跨界记者的第二个风险点是对新闻现场意外状况的把握。进行网络直播过程中,现场设备简单,围观者更容易闯入直播镜头。大型器材带来的“距离感”消失后,有表达欲望甚至破坏欲望的观众就很可能给主持人制造难题。比如喊口号,突然要求发言,或者信口对口播内容进行品评。尤其在法院做直播,部分诉求得不到满足的上访者可能趁机制造杂音,或现场索取记者联系方式以求解决自身的问题,而这与直播的主题也许风马牛不相及。这就需要跨界记者预先判断出镜的环境风险指数,做好预案,以备不测。

  跨界记者的第三个风险点是出镜报道的“直播技术”问题。所谓“直播技术”,一方面是指作为新闻主持人的口播训练,镜头“话术”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还有对网络直播语境的掌握。在这方面,不少跨界记者因缺乏专业训练,“直播技术”技术反不如一些网红主播。一旦遭遇这类事故,带给当事人的是某种职业挫败感。

  跨界记者的职业素养挑战和风险点与传统的新闻教育没有适应业界变革有关,也与新闻机构缺乏对跨界记者上岗前专业培训有关。对于跨界记者而言,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正视挑战,及时补充职业素养的不足,做合格的跨界记者是大势所趋。

  Vlog:在日常性与审美性之间

  别君华

  继“网络直播元年”和“短视频元年”后,网络视频传播领域迎来了新的视频媒介成员——Vlog(video blog)。Vlog即视频博客日志,指一种以博主为拍摄主体,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拍摄设备)为拍摄工具的短视频类型。它以个人生活为主要拍摄对象和内容,适应现阶段移动传播移动化、场景化、社交化传播的需求,在文化层面强调个性化、日常化、叙事性,并兼具一定的审美价值。作为移动传播时代新兴的视觉传播方式与话语叙事形态,Vlog以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呈现了当代人对现代生活的新态度。那么,在短视频形态渐趋饱和的今天,Vlog为何能够异军突起?

  从Vlog的兴起背景来看,进入移动传播阶段后,技术层面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带宽的升级、网络费用的降低、视频清晰度的提升、智能数据推荐系统的嵌入,以及受众短视频观看习惯的养成,共同推动了Vlog这类新的短视频内容类型的兴起、流行。

  另外,新内容类型的崛起需要新媒介平台的支持,受众需求、商业资本需求共同推动专注Vlog传播的新应用萌芽。目前,各类短视频应用的数量不断增长,类似“小影”“快影”等专注于开发移动端视频剪辑和社交功能的应用陆续出现。这类应用平台普遍支持用户使用手机直接导入已拍摄视频进行后期剪辑,简化的操作界面使普通用户也能够轻松掌握剪辑、配乐、特效等视频生产技能,并一键分享到各个社交平台。当然,除了专门化的Vlog应用,传统的视频平台、社交平台也开始拓宽Vlog传播板块,例如微博、微信两大超级社交应用和哔哩哔哩弹幕网也与新兴平台一起共同推动Vlog传播。

  分析新兴媒介时,不仅需要考虑其外部环境因素,更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内在传播特性,才能够更加精准把握新媒介的传播规律。Vlog作为短视频的一个新类型,与抖音、快手、美拍这类短视频以及直播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并不在于媒介形式,而在于媒介内容蕴含的价值偏向。Vlog,是流动于日常性与审美性之间的新媒介短视频艺术。因此,在具体生产方式上,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惯于套用简易模版、滤镜就可以制作内容的粗放组装型短视频生产模式不同,Vlog往往具有一定叙事性,它是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或以某个特定时间段、特定事件为中心,通过镜头、蒙太奇、光影、构图、声音效能这一系列视听语言,运用特定的叙事技巧与叙事策略生产出的具有较强个人风格并颇具审美性、艺术性的视频作品。具体来看:

  第一,日常性。相比抖音、快手等充斥着越来越多或夸张化或模式化表演成分的短视频,Vlog强调真实记录和人格化属性,越来越成为新一代年轻人所接受的记录生活的方式。作为博客日记,Vlog不同于一般的专业媒体或自媒体视频最大的特征便是以纪实性叙事为主,聚焦日常生活。日常性视觉话语先是“亲切地”弥合了粉丝与博主、网红、明星的距离,接着邀请受众以邻居或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媒介技术和人共同构建的视频社交生活之中。

  第二,风格化。美国学者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提出:“观众真正喜欢看的并不是简单的对于博主生活的记录,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拍摄者个人风格的生活记录。”因此,Vlog倾向于透过博主的主观镜头展现人格化的视频生活场景,但与直播吃饭、睡觉、工作、逛街、旅游这类日常生活型直播相比,Vlog又实现了对真实日常生活的偏离——通过选题策划、拍摄、剪辑等方法进行艺术化操作,使之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尤其凸显了Vlogger的个人风格与标签。一定程度上,这就决定了Vlogger往往是风格相对成熟的社交媒体KOL(关键意见领袖)、网红或明星,他们不仅具有影视行业的从业经验或拥有专业技术团队,而且在前期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个人风格。

  第三,对话性。在拍摄过程中,Vlogger就已经在对“潜在的粉丝”说话,并试图引导粉丝参与视频价值的再生产,实现受众与短视频文本以及博主的对话,以进一步延伸文本的审美意义。以拥有271万粉丝的微博知名穿搭博主“晚晚学姐” 记录其家庭新成员“小海星”成长故事的Vlog“海星成长记”为例,本文选取2019年5月5日最新一期Vlog“海星成长记第二期”的评论,对最热评论进行话语分析发现,粉丝评论(例如“呜呜呜呜呜!!海星阿姨爱你!!!!来自一个阿姨的尖叫”)多采用口语化语体,常用重复语和语气词,并且运用“学姐”“阿姨”这些称谓语,说明在身份上粉丝倾向于将自身视作“晚晚学姐”的朋友、“小海星”的阿姨,拉近了对话者的距离,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建立了一种比较密切的关系。可见,Vlog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呈现创造了对话的契机,增加了传受双方的交流欲望与交往实践。

  新技术总是能够将特定的需求与可开发的现象链接起来,在较为成熟的短视频和直播满足了粉丝对戏剧性表演和围观他人日常生活需求的前提下,Vlog这种全新的流动于日常性与审美性之间的短视频模式开始兴起。学者黄旦认为,不同传播技术和手段,固然是一种表达的要素,但更是传播的构成动力,并由此重新界定知识、改变认知,造成新的“意识形态”(知识观念、思维习惯、感知外界显示的方式等等)及其话语。Vlog作为移动传播时代新兴的视觉传播方式与话语叙事形态,不仅以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呈现、表达了当代人对流动性的现代生活的新态度,也持续推进了一个作为社会结构的个体化社会的建构。

  “Vlog+”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周佳蓓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Vlog+新闻”的创新尝试已经崭露头角。中国网、人民网、南方都市报、中国日报等多家媒体都在两会期间尝试用记者的Vlog进行现场报道。从形式上看,Vlog与传统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拿着话筒一边采访一边解说进行现场报道或直播有类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将Vlog与传统电视媒体现场报道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在主持人角色、话语语态、讲述方式、拍摄视角、新闻主角、内容呈现角度等六个方面都表现出差异(具体见右表)。

  Vlog相较于传统电视媒体现场报道,更聚焦于主持人个人,记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记者,而是成为某段事件的“记录者”。以记录者的第一视角,与观众展开对话,用平等、日常口语化的生活语态,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带领观众一起去发现和感受某一新闻事件,以此来最大化地提升新闻的互动性和沉浸感。

  除了在新闻领域的应用,Vlog在更早之前便已经受到了广告商的青睐。Vlog内容具有高度垂直性,不管是美妆时尚类、游戏类,还是生活类、旅游类的Vlogger,都在其领域具有一定的号召力。Vlog使得传受双方产生强烈的情感连接,观看者因此会对Vlogger产生较强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进行优质内容生产的Vlogger已经成为新一代的关键意见领袖,借助Vlog,更易对目标受众人群进行劝服,达到广告目标。随着Vlog与商业的结合日渐密切,“Vlog+广告”的模式也逐渐多样化。

  “Vlog+广告”的融合,保留了Vlog具有的日常化、生活化等特点,将品牌或产品融入Vlog视频中,包装成Vlogger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广告内容具有高度的原生性,受众的接受度及信任度更高。目前按照营销内容的不同,“Vlog+广告”的形式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别。

Vlog与传统电视媒体现场报道比较


  Vlog报道 传统电视媒体
现场报道
主持人角色 寻访者 报道者主持者
话语语态 生活语态 播音员语态
讲述方式 对话式 介绍式
拍摄视角 寻访者第一视角 客观第三视角
新闻主角 主持人 新闻当事人
内容呈现 发现与感受 报道与介绍

  第一,产品类。对于产品的植入是目前运用最广泛、操作最为简单的模式,主要表现为开箱、测评及实际使用等。开箱类的Vlog可以为一个品牌或一件产品的开箱,不一定覆盖整个Vlog视频,只出现短短几秒或几分钟更能够融入Vlog内容本身。测评类Vlog主要体现在科技领域,OPPO R15手机发布时,就曾邀请科技类Vlog博主@李大锤同学拍摄了相关的测评视频进行推广。

  第二,服务体验类。西安君悦大酒店曾邀请@Kat And Sid进行酒店深度体验,法国旅游发展署也邀请时尚博主@SavisLook在巴黎体验7天旅游等,这类线下亲身体验类的形式,通过Vlogger们的第一视角,对广告产品进行沉浸式、体验式的全方位展示,以提升观众对品牌或服务的认同。

  第三,发布会类。这一“Vlog+广告”的融合形式,原生化程度不高,但较为常见。不少品牌商邀请Vlogger们参加品牌的发布会或展览会,所拍摄出的Vlog看似是记录Vlogger的日常活动,其实有助于提升品牌商的知名度。这类形式可以使Vlogger与品牌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扶持的依托,互相借助对方的知名度来实现对自己的流量曝光。

  第四,价值观类。这一类的表现形式往往需要品牌与Vlogger之间进行较为密切、深度的合作,因此品牌商在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行业内的头部力量。二者相互融合,将品牌精神与Vlogger的个人形象及价值观相结合,实现共赢。@你好竹子就曾与Puma合作,推出了一支主题为“Do You 你就这样”的Vlog,充分展现了Puma的品牌精神。

  “Vlog+广告”的模式充分满足了广告对于原生化的追求,即使当前Vlog与商业结合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但Vlog所具备的天然细分领域、生活化表达的特性以及广告内容原生化等特点,使其正成为广告营销的新载体。

  “Vlog+”对于新闻、广告领域的融合,为各自的发展均带来了新的活力,Vlog未来的发展将更值得期待。○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6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