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山东省老龄化问题新闻报道的失衡现象研究

2020-06-17 16:35:51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6月上   作者:曲明 吴静 刘雪婷

摘要:  山东省是我国老年人口第一大省,60岁以上老人高达2240万,并以每年10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2 4%,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

  山东省是我国老年人口第一大省,60岁以上老人高达2240万,并以每年10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2.4%,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山东省也是进入老龄社会比较早、老龄化程度较深和老龄化问题较突出的省份。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社会新闻报道中关注度不断走高的热点话题。

  媒体接触已经成为山东省老年人获取所需信息、打发闲暇时间、满足精神需求、实现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相较于忙于学业的青少年儿童和忙于职业的中青年人群而言,老年人拥有了更多接触媒体的休闲时间。①在新闻媒体的选择方面,纸媒仍然是老人熟悉和喜爱、接触时间长、信任程度高的媒体。老年群体已经成为当今纸媒的主体受众,部分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老人具有长期阅报的媒体使用习惯。因此,纸媒不但不应该把老龄人群视为已近黄昏的“夕阳”,放到被遗忘的角落,反而应正视老年读者对信息资源巨大的需求总量,视为照亮纸媒的“朝阳”,积极实施分众化媒体策略,加强对老龄化问题这一社会关切问题的报道力度和深度,力争对涉及老年群体的新闻事件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探讨与解析,更好地呼应和满足老年用户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

  本文选取山东省内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和《半岛都市报》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大众日报》是山东省最具权威性、指导性的大型综合性日报,也是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齐鲁晚报》是山东省唯一的省级晚报,多年来一直是山东省发行量最大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半岛都市报》是综合性城市日报,是山东省第一份都市类晨报。通过对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期间的三份报纸有关老龄化问题的报道进行全面搜集和梳理,分析山东省老龄化报道的现状和趋势、媒介议程的设置特点和老年形象的媒介呈现特质。

  老龄化问题新闻报道比重持续增长,主题多元

  统计发现,《齐鲁晚报》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关于老龄化问题的新闻报道数量依次是177篇、309篇和602篇,对老龄问题的报道数量逐年大幅度增长,增幅达到75%、95%,在三家报纸中是报道总量增幅最高的媒体,说明该报对老龄群体的关注度逐年提高。《半岛都市报》三年来则分别为98篇、271篇和310篇,增幅达到176%、37%,亦呈波浪式的上升趋势。《大众日报》则呈现比较平稳的小幅上升状态。

  三家报纸的报道数量的高峰值出现的时间节点比较一致。在元旦、春节所在月的报道数量占所有老龄报道总量的19.3%,跟老年人最息息相关的重阳节所在的10月也是报道集中期,占总量的11.5%,其中《大众日报》1月、12月报道量占全部报道的21.2%,10月占10.8%;《齐鲁晚报》1月、12月占22.4%,10月占18.7%;《半岛都市报》1月、12月占19.4%,10月共87篇,占11.2%。可见各家报纸的报道高峰集中在1月、10月、12月。值得注意的是,每份报纸在3月份有一个明显增长趋势,报道多为公益服务和尊老救助类的主题。因3月是“学雷锋月”,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公益爱心服务活动比较密集,新闻活动较为密集,另外,3月份春回大地气温回升,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开始增多,会出现一个报道峰值。而夏季的老龄问题报道普遍较少。

  三家报纸对老龄问题的报道涉及各个方面,关切话题呈现多元化发展,媒介议题设置比较丰富,例如国家出台的老龄问题政策、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子女赡养、针对老年人群的违法犯罪、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老年人再就业、养老院和老年公寓、老年人的休闲文体生活、老年人的婚姻等问题都见诸这三家主流报纸的新闻报道。

  老龄化问题新闻报道存在的失衡现象

  1.老龄化问题报道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大众日报》对于省会济南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包括潍坊、淄博、泰安)报道量160篇占总量的31.4%,其次是东南部(青岛、日照、临沂)79篇,占15.5%,报道规模呈现以济南为中心放射状递减趋势;《齐鲁晚报》也是济南及周边地区报道最多,山东西南部地区的报道次之,山东北部地区报道数量最少,同样存在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半岛都市报》的报道范围则是以青岛为主的山东半岛地区。三家报纸的报道区域分布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以报纸总部为集中点,向四周地区发散但是逐渐减少,距离越远,报道量越少。总体以济南和青岛地区为主。关于山东省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报道量较多,对于山东北部地区的报道较少。范围不全面,报道量不平衡,难以充分展现山东各地老龄化问题的全貌。

  2. 老龄化问题报道的城乡分布不平衡。据统计,三份报纸共有2463篇具体人物或事件报道,对城市老年人的报道占比60.4%,农村老年报道16.4%,还有无法辨别地域的报道占23.2%。其中,《大众日报》241篇人物报道中城市老人报道占48.1%,农村老人报道占36.1%,城乡差距最小;《齐鲁晚报》676篇具体人物报道中城市老人报道占31.8%,农村老人报道占13.2%,不详地域的报道占55%;《半岛都市报》478篇人物报道中,关于城市老人报道占70.1%,农村老人报道占11.3%,城乡差距非常明显。

  实际上,近年来山东省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村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农民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现象在一些地区非常严重,农村养老保障和服务供给与需求矛盾比较突出。但是从目前媒体议程设置来看,对城镇老年人的生活有着更多的关注,对农村的老年人生活和需求关注较为不足,使得农村老年人面临诸多的老龄问题得不到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及时关注与重视。

  3.老龄化问题报道的性别分布不平衡。排除一些不分性别的政策时事类报道,山东省老龄问题报道中,老年男性的报道比例占48.1%,女性占35%,男性与女性共同出现的比例是5.2%。其中,《大众日报》男性比例56.9%,女性比例27%,男女共有比例5.7%;《齐鲁晚报》中男性比例43.9%,女性比例30.1%,男女共有比例6.3%;《半岛都市报》男性比例44.4%,女性比例37.9%,男女都有的报道比例4.7%。三家报纸涉及老龄新闻报道中,男性的比例都明显超过女性比例,报道性别存在着失衡问题。

  根据山东省政府发布的数据,2017年省老年男性人口占比47.7%,老年女性人口占52.3%,男女性别比为91.3%。60到69岁性别比为96.9%,70到79岁性别比是89.2%,80到89岁性别比是76.8%,9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性别比是32.6%。山东省老龄化进程中存在着老龄社会女性化和女性高龄化的显著特点。然而老年女性在传媒资源分配和占有方面一直属于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媒体对老年女性受众在老龄化时代遭遇的困境和期盼尚缺乏有影响力的重磅新闻报道和深切的人文关注。面对无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女性化和女性高龄化进程,媒体急需加强对老年女性的关怀,尤其在老年女性的角色认同、社会融入、代际关系、心理调适和精神健康等报道的薄弱方面需着力开展新闻的深度挖掘。

  4.老年传媒形象的不平衡。在三家报纸所构建的老年形象中,老年弱者形象明显多于强者形象。将老年群体视为弱者提供社会帮扶的新闻报道占所有报道主题的13.8%。其中,《大众日报》的此类报道占所有主题的13.3%;《齐鲁晚报》最多的也是帮扶类新闻266篇,占所有主题的22.7%;《半岛都市报》中排名第一的同样是此类新闻195篇,占所有主题的25%。例如《筑起社区防线,让失智长者“不失爱”》《老人挖野菜迷路,暖心的哥送其回家》《在院老人翻墙跑出流浪百里15天后被找回》《独居老人熬汤烧糊锅引发凌晨警情》等。此类占据主流的媒体报道注重宣扬社会各界对老年群体的关爱,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构建了老年人身体虚弱、精神衰弱、孤独贫穷甚至失能失智的弱者形象。

  另外,还有不少报道强化了老年人的负面媒介形象。《老人接诈骗电话 执意汇款12万元》《微信偶遇“真爱”老人遭情感诈骗》等报道塑造了老年人愚昧无知、贪图小利、缺乏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的弱势形象。《60岁大叔硬说自己是个“80后”》《被送救助站,99岁老翁“溜”了》《嫌老伴冷落她,八旬老太闹离婚》等报道则构建了倚老卖老、蛮横无理、自私自利、素质低下的负面形象。《五旬弃妻娶保姆 古稀之年被“清户”》《老汉嫌堵车 深夜砸车泄愤》《八旬老太“顺手牵羊”盗窃自行车被查》等报道则塑造了违法犯罪如驾车逃逸、暴力殴打、偷盗欺骗的负面老年形象。

  此类报道极易强化社会对老龄化人群固有的刻板印象,影响中青年群体对老年人形成全面客观的认知,而且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便产生高度的稳定性,使社会成员对老年人的成见难以改变。虽然报纸也塑造了很多正面老年形象,但负面形象往往更容易深入人心。虽然老龄人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相较于其他年龄层的人更多,可并不代表着老年人就是弱者。强化老年人弱者形象有时候反而会强化刻板印象。当前,国际上提倡 “成功老化”“活跃老化”和“超越老化”的老龄化新理念,就是倡导以平等尊重的视角关注老年群体,年龄增长并不影响老人继续做生活和工作的强者。

  美国《商业周刊》曾刊登一期专题报道,介绍了一批没有退休,仍然工作甚至自主创业的普通老人,其中一位老人已超过90岁。报道引用雇主、学者、专家的话说明老年人在工作上不仅不输给年轻人,反而有年轻人不可比拟的优势。像这样的选题,不但新颖,而且打破了人们对老年人惯有的看法,并给其他老年人带来希望。②

  结  语

  作为全国老龄人口最多、老龄化程度较深和老龄化问题较突出的省份,山东省的主流媒体应着力扭转老龄化问题报道的不平衡局面,加强对老年问题的舆论关切,力争老龄化报道覆盖山东省内各个地区,缩小报道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距,积极主动为老年人发声,增强老年人的媒介接近权和表达权,多塑造积极向上和老有所为的老年媒介形象,打破社会对老年人偏颇的刻板印象。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老年媒介契约失灵信息成因及检测研究”(编号:20YJAZH103)、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老年信息传播契约失灵问题研究” (编号:J18RA244)、中国老龄协会“智媒时代老年易感谣言的传播与治理研究”( 编号:ZGLLXH201913)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吴静:《全媒时代山东老年信息传播趋势调查与分析》,《青年记者》,2019年5月下

  ②李希光 孙静惟 王晶:《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31页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6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