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思辨 > 正文

隐喻性话语的跨文化传播效力及启示

2015-09-10 11:17:28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9月上   作者:梁国杰 赵新利

摘要:  ● 梁国杰 赵新利  近年来,无论是对内传播还是对外传播,中国的政治传播话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涌现出大量

  ● 梁国杰  赵新利

  近年来,无论是对内传播还是对外传播,中国的政治传播话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涌现出大量的隐喻性政治话语,在中国的政治传播领域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201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提出“中国梦”来隐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3年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来隐喻中国同东盟国家建立海洋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构想。此外,在习近平的讲话中还频繁出现各种隐喻,如“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老虎苍蝇一起打”、“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等,不胜枚举。这些隐喻性话语引发了从官方到民间的热烈讨论,已经为广大民众所熟知,其传播效力也已得到充分展现。这说明隐喻性话语已成为国家领导人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国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作为修辞手段和认知方式的隐喻

  隐喻传统上被看作一种对语言起装饰作用的修辞手段,对隐喻修辞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所著的《诗学》和《修辞学》。他认为隐喻是“将属于甲事物的名称用于乙事物”,其前提是人们能够感知到这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具有“相似之处”。①亚里斯多德的隐喻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论述了隐喻的修辞功能,但没有认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②

  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哲学家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在他们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提出了一种崭新的隐喻观。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的本质是根据甲事物来理解和体验乙事物”,并指出“人类的思维过程主要是隐喻性质的”。③

  隐喻性对外话语的新奇效应

  跨文化语境对传、受双方而言都是一种高量值的陌生言语环境,在这样一种语境下,恰当使用新颖别致的隐喻性话语可以产生新奇效应,使目标受众有新鲜感,从而留下深刻印象,提高对外话语的传播效力。

  例如,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大礼堂发表演讲,在短短20分钟里连用四个隐喻,引起了热烈反响。在谈到中俄关系时,习近平呼吁“中俄双方把握这美好的早春时节,为两国关系和世界和平辛勤耕耘,必将收获新的成果,造福两国人民”。在谈到中国的发展道路时,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在谈到历史发展道路时,习近平引用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作品说,“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在谈到历史发展趋势时,习近平指出,“要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经进入21世纪,脑袋还停留在过去”。

  习近平贴切地运用这些隐喻性话语,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又给现场听众留下了生动、深刻的印象。演讲结束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称习近平是一位“良师益友”;莫斯科大学政治系博士生马列夫斯基说,“鞋子论”和“身体、脑袋”的隐喻他闻所未闻,让他觉得“很奇妙”,“充满哲理和智慧”。④可见,隐喻性话语在受众一方所产生的新奇效应使其传播力得到彰显。

  隐喻性对外话语的亲和效应

  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由于面对的是外国受众,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会使受众在心理上产生距离感,不利于对外话语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但如果有意识地使用隐喻性话语尽量调用目标受众所熟知的文化意象,就好比在双方的不同文化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能够有效地弥合文化隔阂,在受众方面产生亲和效应,从而提高话语的传播力。

  例如,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说,“中国和印尼关系发展,如同美丽的梭罗河一样,越过重重山峦奔流向海,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⑤习近平借用家喻户晓的印尼民歌《美丽的梭罗河》,成功地构造了一个巧妙的隐喻,大大拉近了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使受众更容易产生心理亲近感和价值认同。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他首先指出“布鲁日”在弗拉芒语中就是“桥”的意思,然后说,“我这次欧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⑥他巧妙借用比利时城市名“布鲁日”的语义——“桥”来构造隐喻性话语,起到了一语双关的效果,既传达了沟通合作的意愿,又有效地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习近平还说,“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欢啤酒”,用“酒逢知己千杯少”和“品茶品味品人生”来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和而不同”,引发现场一片会意的笑声。⑦通过隐喻性话语所产生的亲和效应,习近平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亲切、友善的大国领导人形象。

  隐喻性对外话语的留白效应

  由于对外交流场合的特殊性,很多时候不宜把观点和态度表达得过于直白,往往需要做到“意会多于言传”。而隐喻性话语恰恰是一种需要听话人去回味、体悟的话语表达方式,可以给受众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因此,如果在对外交流场合恰当地使用隐喻性话语,能够起到言近旨远、进退有据的传播效果,产生巨大的留白效应。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发表讲话称,“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⑧拿破仑的“中国睡狮论”曾广为流传,虽然并没有确切史料证实是拿破仑的言论,但这并不影响中国“东方睡狮”形象的传播。习近平的“醒狮”隐喻与过去中国的“东方睡狮”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可谓大有深意,但随后习近平又以“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来形容这只“醒狮”。这恰好体现了隐喻性对外话语可进可退的优势。后来,法国驻华大使白林曾向媒体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进行的访问彰显出中国“是一只醒狮,却是一只和平之狮”。可见,习近平的“醒狮”隐喻产生了微妙的留白效应,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很大的阐释空间。

  隐喻性话语与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

  对外传播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程式化的宣传,还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传递特定信息的话语传播行为。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传播话语呈现出一种模式化的倾向,像是对内宣传话语的“双胞胎”,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空话、套话和宏大叙事。这种话语方式忽视了对外传播活动的特殊语境和跨文化特性,很难使国外受众产生共鸣,从而大大降低了传播效力。习近平巧妙使用隐喻性话语所取得的良好反响,充分说明了隐喻性话语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为我国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恰当使用隐喻修辞,提升跨文化传播效力。在对外话语传播活动中,传者面对的是异文化背景的受众,文化差异势必对传播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由于隐喻修辞所具有的跨域映射特性,隐喻性话语的使用有助于弥合文化隔阂,拉近彼此距离,从而增进跨文化理解,提升跨文化传播效力。例如,上文提到习近平用茶和啤酒来隐喻东西方文明的异同,用梭罗河越过重重山峦奔流向海来隐喻中国和印尼关系的发展历程,这些隐喻性话语都有效地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导受众产生联想,降低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隔阂,提高了话语的传播效力。因此,在跨文化语境下恰当地使用隐喻性话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容易得到异文化背景受众的理解和接受。

  2.兼顾严谨性与活泼性,幽默风趣又不失传神。国内政治传播话语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特点在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中也有明显体现,这与欧美国家领导人幽默、活泼的话语方式形成鲜明的对照。实际上,在对外交流场合,过于严肃的话语方式往往让受众觉得说话人心理紧张、缺乏自信,而活泼幽默的话语方式给受众以说话人心理放松、挥洒自如的印象。恰当使用隐喻性话语不但能够生动传神地传递信息,而且能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受众放松心理戒备,更加主动地接受话语信息。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来阐述中国的发展道路,兼顾严谨性与活泼性,不但使受众很好地理解了其用意,事后还被现场学生亲切地称为“鞋子论”,足见隐喻性话语风趣又不失传神的传播优势。

  3.利用不同文化族群的认知普遍性,增进跨文化认同。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隐喻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人们一般都是以较为熟悉的事物来认识较为陌生的事物,通过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达到对陌生事物的理解和体认。隐喻性话语之所以具有较强的传播效力是因为它符合受众的一般认知规律,而不是将“高大上”的政治宣传话语灌输给受众。例如,上文提到的“身体”和“脑袋”、“醒狮”等都是符合不同文化族群共同认知特点的隐喻性话语,很容易为受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而有利于增进跨文化认同。

  注释:

  ①刘宇红:《隐喻的多视角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5页

  ②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③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年版,第5~6页

  ④《四比喻让听众感觉“很奇妙”》, http://news.sina.com.cn/o/2013-03-24/121926625349.shtml

  ⑤《习近平:中国和印尼关系发展如同美丽的梭罗河》,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xijinpingapec/content-3/detail_2013_10/03/30058910_0.shtml

  ⑥《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4/01/c_1110054309.htm

  ⑦《习近平在欧洲学院演讲反响热烈》, http://gb.cri.cn/42071/2014/04/02/6071s4488236.htm

  ⑧《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3/28/c_119982956.htm

  (梁国杰:聊城大学讲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赵新利:中国传媒大学讲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9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