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新媒体 > 正文

“互联网+”促进中国“非遗”产业探索

2016-07-01 20:52:36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6月下   作者:廖璇

摘要:  现代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以团购+预购的形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向个体投资人募集资金的新融资模式。与传统的融资方式不同,互联网众

  现代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以“团购+预购”的形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向个体投资人募集资金的新融资模式。与传统的融资方式不同,互联网众筹凭借互联网和SNS传播的优势特性,众筹更为开放,让每一个项目承载者有机会向公众展示他们的梦想,用他们的创意改变着未来的生活。能否获得资金也不再是以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就如淘宝众筹的广告语“认真对待每一个梦想”,持续不断的关注和支持,以众筹资金的形式源源不断地注入每一个有意义的创意项目,这也使得传播文化这样的高层建筑有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016年1月22日,由文化部认可、淘宝众筹联合“故宫淘宝”“中国特色”发起的“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众筹”项目在淘宝网正式上线,包括贴窗花、贴年画、蒸饽饽、纳鞋底、吉祥抱枕五个创意众筹项目。作为国内首个“非遗”互联网众筹项目,淘宝“非遗”众筹不仅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启了历史新篇章,也为广大网友提供了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新体验平台。

  互联网:“非遗”发展的新土壤

  “产业化的发展并不是意味着传统手艺放弃文化的追求,而是真正让它们能够活到我们每个人的具体的生活里面去。”当今中国,我们拥有无数的文化瑰宝——传统手艺,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正在蓬勃发展,处理好“非遗”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关注手艺的现代处境,让古老的技艺融入当代生活,激发市场,才是当下“非遗”保护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味地保护并不能使文化持续繁荣,除了全方位的保护之外,更重要的是开发更多的使用渠道,拓展更多的使用群体。只有在不同时代找到自身的生存定位,方可繁荣这个民族的文化传承。

  让“非遗”成为一种消费的文化,是近年来中国“非遗”传承人正在主动尝试的一种保护方式,避免“非遗”衍生产品在传承道路上远离大众,远离市场,不要一提到“非遗”就想到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不要一提到“非遗”就想到只是在媒体上的概念。换言之,除了“围观”和“参与”,“传承”更重要的是拓展“新生”的平台,而众筹恰好可以成为凝聚注意力、凝聚粉丝的平台。作为国内甚至是国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交易平台,淘宝网凭借对年轻用户的了解和高超的创意理念,一直深受数亿用户的追捧,引用当下流行的粉丝文化,让民族工艺大师成为时代明星,用手艺传承文化,让作品吸引大众。此次在“阿里年货节”推出的“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众筹”,一经上线就轻松斩获数万关注,加之项目前身“故宫淘宝”早在网上收获了一大批“铁杆粉”,淘宝“非遗”在猴年春节前夕借用互联网平台劲刮一阵“非遗”春风,“互联网+”模式成为传统文化设计领域炙手可热的新星。

  众筹:“非遗”保护的新晋保护神

  此次淘宝“非遗”众筹的成功,首先是锁定了中国庞大的互联网购物用户群体,仅淘宝网一家购物网站注册用户目前就已破8亿,在线购物早已成为中国网友习以为常的消费方式,使用众筹模式营销“非遗”衍生品也必然成为网友喜闻乐见的项目。互联网购物已经逐步成为消费的主体形式,以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销售平台,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绝不是恐慌,更多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机遇。“故宫淘宝”设计团队负责人曾表示,“故宫淘宝”针对目前我国文化传播的新特性,近几年来有意识地在尝试开发基于传统文化有意思的周边产品。在“非遗”众筹项目里,首要原则就是既要尊重史料传统,又要突出现代创意,还原“非遗”项目的真正生命力,“既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同时又为年轻消费者喜爱”。宫廷节令画、高密剪纸、胶东花饽饽、内联升朝靴以及凤翔木版年画五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为众多经营者和创作人提供了无限的互联网营销可能,也为大众了解并且接受传统文化艺术提供了最便捷的途径。

  截至2016年1月26日,在为期5天的淘宝线上众筹活动中,淘宝“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众筹” 筹款总数已超过38万元,吸引到13139人支持参与,项目达成率2885%。从龙凤呈祥年画、康熙御笔福字剪纸,到“探花”主题布鞋,一项项 “非遗”老工艺,在淘宝平台上,一改往日的严肃过时,努力迎合新顾客的口味,老手艺人“奉旨卖萌”。“阿里年货节”拉来“故宫淘宝”解决项目保护的资金难问题,一改传统“非遗”保护中“等靠要”的局面,成功使得“非遗”老树开新花。

  创新:“非遗”传承的新营养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核心要素,更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体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历经十年发展,已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文化生长的道路,创新已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首要发展动力,并成为各行业实力提升的首要促进力。

  在全球化的维度下,经济日趋一体化,互联网发展迅猛,一个足不出户可闻“鸡鸣狗吠”的“地球村”已然出现,但是信息可以交流,文化却不可取代,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如何使民族的文化成为世界的文化,不是蜕变文化的本质迎合世界大众的口味,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力求创新,拓展受众的范围,改变的仅仅是传播的方式。作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遗”的发展关乎本土文化的兴衰,只有关注自身的文化资源,创新性地对本土文化进行产业化开发,中国文化才能在他国文化浪潮冲击下屹立不倒,焕发新生。

  2010年10月1日,故宫为了售卖周边产品,就在淘宝网开设了“故宫淘宝”旗舰店。2013年9月,又建立了新媒体社交平台,“故宫淘宝”微信公众账号正式上线。然而,微信公众号早期正儿八经地传播故宫科普知识,并不能引起中国青年一代的关注,“故宫淘宝”旗舰店也是难戳痛点,销量不佳。直到2015年,一股新锐设计力量注入“故宫淘宝”,画风文风突变,工笔水墨被“软萌贱”的形象戏谑,晦涩古文被奇葩段子取代,一夜之间“故宫淘宝”的微博、微信、淘宝店,点击量转发量暴增,甚至被网友戏称为“明明是一家卖故宫周边产品的店,偏偏要把自己做成网红的节奏!”“故宫淘宝”的创意营销并不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抛弃颠覆,而是创新了文化的传播方式,是一种顺应时代的适时之变,“故宫淘宝”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紫禁城祥瑞》APP,设计主体页面回归清雅色调,文风古朴,既保留了古卷的本色,传递古典技艺美学,又呈现了3D鲜活动态,迎合现代视听需求。“故宫淘宝”从产品到营销,成功俘获了大众的眼球,更俘获了受众的钱包。人文公益、经济利益、品牌形象,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故宫都是大赢家。

  此次淘宝“非遗”的创意设计,多数由故宫新锐设计师团队担当,老一辈“非遗”手艺人在创新设计理念的带动下,将这些多被现代社会遗忘的民间艺术带上了新的发展平台,为老手艺找到了新的使用途径。国人过年贴年画,寓意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的传统年画,曾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元素,可是随着时代变迁,贴年画却成了难以窥见的旧习俗,朱仙镇木版年画技艺也因此濒临绝境。年近九旬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郭太运,此次为淘宝“非遗”众筹项目定制“龙凤呈祥”年画,与“故宫淘宝”设计团队牵手,木版年画一改门神财神传统题材,一幅卡通形象的宫廷帝后像年画应运而生,仅上线半天,就被用户抢购一空,筹款达成率就超过150%。不仅是年画,由高密剪纸传承人范祚信领衔的贴窗花、胶东花饽饽传承人孙雪堂领衔的蒸饽饽等项目,均在“故宫淘宝”设计人员的包装下,以全新形象亮相互联网,这些代表中国传统的“非遗”手工艺品因为创新再一次获得了国人的关注,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

  结  语

  中国“非遗”保护要实现大发展,需要认清民族与国际的关系,不可一味固守传统,更不可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中国“非遗”的阔步发展需要依托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大繁荣,文创企业更需要开展组织创新合作,整合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走产业联盟之路。这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核心凝聚力,增加文化自信力、形成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关键之所在。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人,核心动力在释放人的创造力,只有启动核心动力,才能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国文化产业要激发人的创造力,就需要摒除偏见,打开人的视野,提高人的素质,有意识、有目的地吸收,同时,切莫实行“拿来主义”,创意需有新意,创意也需接地气。无论是文化遗产还是文化资源,其原始形态都与商品无关,经历一定形式的打造,才可能融入百姓生活,成为有市场且具有丰厚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新能力,文化人和艺术家才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受制于他国文化的,能够满足国人文化需求的文化精品。

  淘宝“非遗”众筹是一次文创设计和“非遗”继承人的联袂创新,老手艺在“互联网+”产业推动下焕发出新的活力。淘宝“非遗”众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未来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借助互联网力量进行发展探索,在现代市场如何寻找自己的生存之地,让受众特别是年轻群体体验到现代与传统交融的美妙,这是每一个文化人未来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①朱德泉:《用“互联网思维”做好“报业+”》[J],《青年记者》,2015年5月下

  ②胡娟 朱练平:《文化创意产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模式研究》[J], 《商业时代》,2013年第8期

  ③孙克:《传统“非遗”的创意新生及其产业融合路径》 [J],《人文天下》,2015年第19期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6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