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高铁带来的社交革命

2015-10-10 09:44:32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0月上   作者:刘宪阁

摘要:人们交流方式的变化,与我们习焉不察的交通、通信工具的革命密切相关。

  文/刘宪阁

  前次谈到交通革命带来的团体组织、社会关系、思想观念等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某种传播革命。这里以动车和高铁等新型交通工具为例,兼及手机等智能通信工具的普及,谈谈这些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交往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7月25日,@北陈徒手发了两条微博。内称:“八十年代坐火车卧铺,大家都是自来熟,相互询问单位,聊得尽兴,下车后依依不舍。”比如某次遇到北海舰队的三位军官,说在公海上怎么与韩国军舰周旋,透露了不少惊险细节;又如某次遇到福州空军搞监听的人员,讲如何从小培养“英语耳”。进而慨叹那时候“每次坐火车,都是隐密大收获的时节”。而现在坐火车,则“基本无话”,“真是很孤寂。一路没有说话的兴致,也不主动询问,人人都是隔膜防备,更难说隐密话。差了三十年,大家表达的品性、对人的亲近程度还是有了很大变化”。

  这两条微博发出后,很快引起共鸣,也唤起不少人的美好回忆。有人想起当年在火车上,遇到三个从唐山大地震抢险中撤下来的军人,他们的讲述令人震撼,并由此记住了那句口号:把血水化为泪水,把泪水化为汗水,把汗水化为甜水!还有人想起当年在火车上,夜半,硬座,旁人早已酣睡,与一位大叔畅谈工作、事业、婚姻,毫不掩饰地分享各自经历,“整列车厢除了乘务员的叫卖声和火车的轰隆声,我们无疑是投机的,不是因话多,而是彼此间最纯粹的想法,至少觉得是蛮有趣的遇见”。

  那时候人们为什么如此容易就熟络起来呢?有网友认为,其实大多数国人都不是自来熟的性格,但一上火车就变了。不但自来熟,甚至会聊得“亲密无间”,因为长路漫漫,与人聊天可以打发无聊时光。所以跟陌生人喝酒、吃花生,聊天到半夜等都很常见。有些人可能以后不会再见,但会一辈子被记得,因为这个沉闷的旅途曾经有他们相伴,所以变得美好。

  也有细心者指出,那时候坐火车尤其是乘卧铺的,大都是公家人,有一定行政级别,差距不大,容易熟络。同时,骗子、小偷等也无法进入卧铺车厢,不须提防,自然畅所欲言。更有人坐长途车能侃极了,喜欢和谈得来的不同的人打交道,下到两三岁,上到六七十岁。不谈学业、梦想、爱情这些话题,更愿顺其自然,接近别人生活的一部分。当然,关键是“适时抽身告别”。

  严格来说,现在的旅途也许不是完全孤寂。比如满车厢的小孩子奔跑哭闹,隔壁座位泡面、腊肠加啤酒,吃完打扑克,再配上车厢尽头传来的烟味,也够热闹。但抚今追昔,更多人在感慨:从前的旅途都是美好的经历,一路上天南海北、高谈阔论,互留通信地址。“现在不知道是社会变了,还是自己老了?”与@北陈徒手深有同感者颇不乏人:“绿皮乡亲早已变成高铁过客。从熟人社会出来的人想着把陌生人变成熟人,移民社会中人则相互保持可防可退可移动的距离。家长教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如今孩子们长大了。”

  有人在怀旧,也有人认为“尊重隐私是好习惯,可见社会有进步”。毕竟,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无论白皮绿皮、八零九零,无论远古洪荒、智能时代,都是如此。有人感觉坐高铁很冷漠,但据称法国和德国的高铁车厢内都很安静。有新近从欧洲回国者,就嫌国内高铁太吵。有网友表示:“所谓隐私观念,取决于你置身于其中的空间格局。绿皮车面对面,不聊天没处搁脸;高铁排排坐,聊天则惹人烦。”更有网友认为,“和尊重隐私关系不大。八十年代火车一坐几天几夜,现在高铁几小时就到。当年上车就处于封闭环境,只能和周围人聊天;现在手机上网,照样和亲人朋友联络,和陌生人攀谈的动力自然就小了。”

  的确,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指出:当年之美好,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彼时技术有限,没什么智能手机之类的。今天的乘客大都是低头族,只有一些很淳朴的、不擅长用手机的还在聊天。难怪有网友感慨:那时候的火车厢,就像今天的微博,谁都能说几句。而这一切变化,都与我们习焉不察的交通、通信工具的革命密切相关。

  (作者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0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