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媒体话语研究与小学理财教育

2015-10-10 09:46:30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0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  现在,新闻有学了,至少比三十多年前学问大多了,不过可惜的是:新闻教育更多的体现为“术”而不是“学”。

  文/时统宇

  暑假快结束时,我去浙江传媒学院参加了该院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审议的专业设置中,属于小众的媒体话语与传播方向引起了我的兴趣。

  该专业的研究方向定义为:媒体话语与传播方向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既着眼于媒体工作场所,又具有国际前沿的学术视野。以媒体的现实问题及工作场所实践为导向,融合了话语研究、传播学和文化学等多元学科视角,旨在培养具有全球化背景下跨媒介的传播能力以及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能够对媒体话语实践及其跨文化传播有批判性分析和解读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从该学科的课程(比如语料库方法论、文化人类学、文化书写等)就可以看出,这个专业重在“学”,而不是“术”。

  我对这个招生人数不多的专业给予了肯定和点赞。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多年前,我曾参加了一次我们社科院的正高职称评审,一位美女教授的代表作是《女真族语言研究》。评委中没有一个人可以对此做出专业点评,因为大家都不懂,但对这样的研究成果的厚重表达了一致的肯定和敬意。这些年我在一些场合曾多次说过这件事,因为我担心多少年后,会不会有不少人连“女真”二字都写不对。于是,这样的价值判断和逻辑推理也就顺理成章: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专业中,能给学术专业留下容身之地,表明了真正的大学精神;同时也表明了一所大学的实力——纯学术的东西,我们养得起。我理解,这不光是实力,更有一种情怀。

  三十多年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新闻界对“新闻无学”颇为不服气,也难怪,那时候数得出来的几个新闻学研究生培养单位,专业设置单调而又土得掉渣,比如我学的专业就叫“新闻业务”。当然,那时候没有就业难的问题,学新闻的本科生、研究生特别抢手。

  现在,新闻有学了,至少比三十多年前学问大多了,不过可惜的是:新闻教育更多的体现为“术”而不是“学”。或者说,新闻教育的专业设置中,首先考虑的是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当然,如果把板子只打在新闻教育身上实在不公平,从升学率到就业率,片面强调效率统领了中国的教育。轻“学”而重“术”,凡事考量的标准是有没有用,有什么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渐成教育的风气。

  参加这个会议后没几天,这样一条新闻引起不小的争议:中小学生开设理财教育课程。争来争去,新华社的这样一条消息很有说服力:

  20年前,加州一位叫Scott Parker的父亲为了让孩子们明白他们家收入支出的细节,有一天从银行领取当月工资时,要求全用现金提款。他将一万美元月薪用一个大帆布袋装回家,放到餐桌上。

  父亲和孩子们盯着桌上的钱堆看了一会后,父亲便开始讲解税金的概念,首先把家里本月该缴纳的税金从这堆钱里取出来、放到一旁。然后又把捐给教会及慈善机构的钱也放到一边。接着就是每月付还银行房贷的一大笔钱、每月购买食物的钱、出去看一次电影及参加足球比赛的费用等等。渐渐地那堆钱越来越小,最后能留下作为每月储蓄的就所剩无几了。

  他的孩子们果然对父亲上的这堂理财课永生难忘。他们知道爸爸每个月挣回不少钱,可是几乎每一分钱都有它的用处,并不能用来做奢侈的事,花钱必须慎重。同时他们也亲眼见证了父母花钱背后的价值观,比如家里开销的第一笔钱是作为公民义务的纳税,第二笔钱则是献给宗教及慈善机构的爱心。先把这两笔钱留下后,才考虑家里的柴米油盐以及娱乐消费。

  这则故事的关键词是“花钱背后的价值观”。依我的理解,凡涉及价值观的东西一定不是简短的“术”,必定是底蕴深厚的“学”。我们经常忽视的是:在“不学无术”的逻辑关系中,先有不学,后有无术;如果不学,必然无术。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0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