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编辑记者和新闻机器人的“战争”

2015-11-10 20:30:17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1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无论如何,编辑记者总要保持最后的生存底线和竞争力——不要沦落到和机器人竞争同样岗位的地步。

  文/张灿灿

  9月10日,腾讯突然无征兆地弹出一篇据说是机器人写的新闻。这篇署名Dreamwriter、题为《8月CPI同比上涨2.0% 创12个月新高》的稿件,择取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群众较为关心的数字,甚至还有来自高级统计师、证券分析员等相关人员的观点。

  腾讯未提及这部分观点的来源,不过显然并非机器人采访所得。此篇报道虽然有着浓郁的通稿味道,但还是成功地引发了编辑记者们产生危机感,纷纷感慨要被机器人取代,离失业不远。

  当天引起一阵轰动后,这个机器人就沉寂了一阵子没了声响,等到十月中旬,它再次出动,一次性写出三篇稿件。这次依然是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着手,不过是连发三篇,除继承首篇通稿风格的“精要版”外,还写出接地气的“民生版”,抓取了网友评论,引入了热点新闻;以及基于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研判版”,预测第四季度实体经济将改善。

  虽然这次并没有像第一次一样引发那么多评论,但显然它的进步已经超出想象。短短一个月,新闻写作机器人“去冷冰冰的机器味儿”就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步伐快得惊人。对比一下“活体”新闻从业者,编辑记者们更新换代一次需要几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更不要提新闻理念的更新,那甚至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可以预见,以后新闻将越来越多地出自机器人之手,读者本来也很少去查看文章的作者是谁,甚至在一些枯燥的数据新闻里,更难察觉出“手写”和“机打”的区别。似乎,在将来的新闻世界,是人还是机器写稿差别不大,甚至机器人占领新闻地盘也势不可挡。

  这时候,就必须再次拿出我们的杀手锏说事了。机器人成文的基础是数据和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加工,以此得出结论。可能十年数据的处理对记者们来说是个大工程,甚至即使拥有基础数据素材也不一定能分析出最精准的趋势。这点机器人确实能轻而易举地战胜记者们。但很明显,机器人只能对付冷硬的素材,记者们却有能力跟人打交道。数据和结论即便是精确的,但人的感受是微妙的。

  Dreamwriter的处女作发表后,立刻引来同类新闻的比较。同样是对统计CPI数据的分析报道,江苏某记者写出来的内容却更接地气:“番茄炒蛋要多花1块钱;与7月比:鸡蛋成涨价王;猪肉涨价,那我吃素行不行?呵呵,现实是残酷的,31个鲜菜品种有25个在涨价!”和机器人的一本正经讲道理相比,显然记者写得更鲜活,更有家常味道,更有血有肉。从阅读体验上来看,两者一个味同嚼蜡,一个津津有味,差别显而易见。更重要的是,机器无法完成采访,而采访才是奠定一篇文章核心价值的基础。也许机器人可以书面发出采访问题,但对被采访者意图和情绪的把握,还是一个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的记者更有优势。

  网上流传伦敦大学创新计算专业的教授Simon Colton的一段话:“如果你只是想了解新闻事实,读一篇还不错的文章,那么机器人写出来的稿子完全可以满足你。但如果机器人写了一篇有关怀孕生产的喜悦与分享的故事,你就一定不会想读。能写作的机器可以模仿许多作家去写作,但机器人永远无法拥有这些作家的人格。”这很好地说明了“非人作品”的缺陷。

  当然,这并非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大洋彼岸的美联社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启用机器人写作,而对他们本部的编辑记者来说,机器人并不是敌人,而是助手。在机器人写好初稿的基础上,老编辑会加以修改润色,再加上老记者传统采访手段获取的信息,一篇高质量的稿件快速完成。有了机器人的高效率、低出错率,编辑记者可以从原始的资料搜集、数据整理的基础工作中解脱出来,在分析财经数据方面省下了大量的人力,也弥补了人工在核查、归类等工作方面的弱势,腾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进行深度报道和思考,实现了一种和平共处的双赢局面。

  当然,记者们并没必要因此沾沾自喜。机器人虽然没有性格,但它不会遗忘,随时间推移能捕捉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行为习惯和阅读痕迹。总有一天,它能变得非常懂用户,甚至超过用户自己。因此,最终的局面还是落脚到和自己的战争。无论如何,编辑记者总要保持最后的生存底线和竞争力——不要沦落到和机器人竞争同样岗位的地步。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1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