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这也能算新闻传播史吗

2015-11-10 20:33:01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1月上   作者:刘宪阁

摘要: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史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当然,研究的方法也要创新。

  文/刘宪阁

  继三联书店简体版《缝隙中的改革》之后,最近香港牛津出版社也推出了该书的繁体版《大历史 小人物》,以黄宗汉与北京东风电视机厂为例,讲述上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故事。在转发此消息时,有新闻传播学界的网友指出:“其实这是一种传播技术史的研究呀。”

  实际上,2014年底在受邀评述当年出版的传媒史论方面的十本书时,笔者亦确曾将此书收入其中,并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这也能算新闻传播史?”相信读者肯定少不了此类疑问。但是,究竟什么不是新闻传播史呢?此前在一个交流活动上,笔者曾经冒昧地提出此点,后来发现尹韵公教授很早就写过一篇《新闻传播史,不是什么?——改革开放20年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联想到当时黄旦教授在《新闻记者》的系列争鸣文章谈到的,传播学应该突破藩篱,而不能画地为牢(大意如此),其实新闻传播史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具体到关于黄宗汉的这本书,其方法是口述,而内容则涉及新闻、政治与社会,特别是当代改革由何而起等丰富话题。清华大学李彬教授曾提出,要激活当代中国的新闻社会史;具体怎样激活呢?这样的书就是很好的尝试。

  顺便再谈谈当时印象较深的其他几本传媒史论方面的书籍吧。其一应为陈卫星教授主译的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每个学科都有那么几位被称为大师的人物(不管是出于戏称、恭维还是真诚),在新闻传播学科,陈老师无疑当得起这样的荣誉。不过作为外行新手,笔者较晚才知道他的名字。而且直到前两年在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个活动上,才第一次见到本尊,并且知道了他也是史学出身,后赴法留学多年,转而进行传播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难怪听了他的一些话很对脾气。感谢他的鼓励,让笔者对自己跨学科做新闻传播史论多了一些信心。

  去年秋冬之际的传播学大会上,旁听新闻传播思想史论那一组的讨论时,即听胡翼青等师友谈到陈老师翻译的此书。当时还没看到,不过随后微博、微信就被此书刷屏。从资深学者(如芮必峰教授)到年轻才俊,大家读得如痴如醉,如狂如癫。老实说,虽然也翻过这本德布雷的书,但真是不好懂,只能隐约感觉其妙处,可又说不上来,不过还是非常感兴趣。这不但是出于对陈老师的译笔和学术眼光之信任,也是由于法国对媒介史等的研究思路的启发性。相信对国内吃英美菜系多年的传播学研究来说,换个口味,未尝不是有益的尝试。

  2014年恰逢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林林总总出了很多书,其中三联书店的《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或可注意。两位作者历时十几年,收集世界各地十几种报刊近300个版面,为观察和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新的材料与角度。或谓,“喜欢看图、琢磨历史、看细节、有自己的思考,喜欢另辟蹊径的人有福了”,此言不虚。更有读者称,此书让自己“在心痛之外更多了冷静,在纠缠于为何输了那场战争之外更多了国际性的视野”。确实,要了解现代中国,没有这种空间开放性的国际视野显然是不够的(当然,时间性的历史维度也很重要)。相信不少人会和这位读者一样,“震惊”于日本在当时所作的非常完备的战争准备与军事动员——这不仅是指战备,还指他们为自己干涉朝鲜作辩护,邀请欧美记者随军报道,审查于己有利的新闻批准发表等一系列动作。换言之,在舆论战和宣传战方面,大有抚今追昔之感。

  还应该提到李春博士的《当代中国传媒史1978-2010》。据称这是中国第一部将新闻出版、广电影视和新媒体等各种媒介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的传媒研究专著。笔者倒是更愿意视为第一本有关最近三十年的、个人独著的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史。当然此前也并非没有个人署名的当代中国新闻史,但大多是论文集或汇编。远如张涛先生的草创之作,近如刘家林先生的鸿篇巨制,再不就是一人领衔主编、多人合作完成的集体项目。而李春此书,较为扎实系统;而且煌煌大作,上下两册,将近千页。实际上,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史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作者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1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