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多闻论坛”行纪

2016-05-10 10:00:27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   作者:刘宪阁

摘要:  学术论坛应有学术价值和意义,“多闻论坛”提供了一个范例。

  很早就听说了“多友”。这是新闻传播学界的无形学院,由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讲座教授李金铨发起。去年冬季,我有幸入选2016年度中国大陆新闻传播青年学者访问项目。今年4月初,更得以在正式成为“多友”前,应邀到南京大学参加第二届“多闻论坛”雅集活动,那种兴奋自不待言。

  本届“多闻论坛”形式简洁,风格活泼,既没有开幕式,也没有嘉宾致辞,废除繁文缛节、虚张客套,直奔论坛主题。上午的半场为“新闻史研究新视野”,先由张生教授及笔者等四人进行报告。即以各自的一篇文章为例来抛砖,分析为什么做这个选题,如何从模糊的兴趣逐渐具体化,如何构思,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调整、修正或克服。通过对各自文章的写作经验回顾,来讨论相关研究心得与方法。随后由七位同行围绕报告进行讨论评议。

  互动环节很有趣。报告人唐小兵博士谓做研究要有关怀、有激情,须唤出心中的猛虎,一时成为评论的焦点。由历史学背景转入新闻史的报告人邓绍根教授自称发言时很紧张,笔者亦同样。尤其是没能很好地完成预定任务,已经诚惶诚恐;更没想到个别无意的不确表达,也引来争鸣乃至误解。比如谈到那篇失败的拙稿更像某类文章而非史学作品,即引发一些同仁的共鸣,大概也是当下新闻史学科焦虑的一种无意识反应吧。而在我自己,因为一直游走于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传播学的边缘,并无那么强烈的学科藩篱意识,而是以问题导向为主。

  简短午餐后,论坛继续。不过主题已经转向“传播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报告人云南大学郭建斌教授的“在场”概念,在随后的互动环节引发了小高潮,还引出“转场”乃至“终场”等趣语。评论人之间也针锋相对有所交锋。惟因时间关系,更多讨论未及展开。李金铨老师做简短结语后,论坛于傍晚时分“转场”扬州。彼时细雨蒙蒙,在车上和郭教授聊起他的研究。从起初的设想,到后来的博士论文,到发表成著作的电视研究,再到现在关注的电影放映队,其研思历程的演进,很有意思。当然也聊起笔者所做的张季鸾、大公报等相关研究。尽管具体研究领域不同,但在若干方面的确有可以共通之处。

  移师扬州后,众位“多友”的学术热情依然不减。第二天参观鉴真图书馆,对星云大师善用媒体传播佛法亦印象深刻。扬州讲坛也引起关注。有学友慨叹名曰推广文化,但从邀请的嘉宾看,似又不尽然;比如真正有文化的,尤其是扬州本地培养起来、后来又走出去的,好像又没见请。由此大家又聊起《百家讲坛》现象,感慨学术名家往往不适于这种镜头前的表演。

  感谢南京“多友”们的辛苦付出,“多闻论坛”在欢声笑语中闭幕。虽然也有赶飞机、赶火车的,但不少“多友”还是逗留在大堂,希望再多留一分钟,和李金铨老师再多说一句话。“多友”情深,可见一斑。当晚和几位没走的“多友”,又陪李金铨老师小坐,听他聊起从保山走出的云南新闻人陆铿先生的种种奇闻逸事。这些以前也看过、听过,但总感觉过瘾又不过瘾,尤其是李老师用他那独特的声音讲述起来,更显得韵味悠长。郭建斌教授感慨,听李老师的精彩讲述,“从个人生命史,进而到新闻史,再到社会史,是这两天谈话的一条主线”,并深深感到:“那些牛的人,无论涉及哪个领域,何种议题,都能做出牛的东西,不得不服!”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李金铨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扎实的社科训练、敏锐的理论视角、诚挚的人文情怀,总能给人以启发,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刚开始独立进入研究场域、下一步学术道路该怎么走还处于摸索阶段的后学来说,更是如此。而把分散在全国各地不同院校、来自不同学科背景、但又对某些共性话题感兴趣的年轻学人聚拢和组织起来,共同切磋、砥砺进步。“友直友谅友多闻”,这一看似容易的举动,其背后所蕴藉的那种厚重的道义担当意识、浓烈的学术传承情怀,以及只做奉献、不求回报的艰辛付出与无私努力,尤令后学钦敬不已。

  (作者为沈阳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