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深圳“禁摩限电”咋刺痛了舆论神经

2016-05-10 10:01:47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5月上   作者:张涛甫

摘要:  舆论的河床是社会心态。舆论是河水,河水的流向、缓急往往是由河床决定的。

  今年4月,深圳“禁摩限电”激起巨大的舆论波澜。

  在当下中国,凡有人群处,就有摩托车、电动车。哪怕在有近20条轨道交通线的大上海,也到处会见到摩托车、电动车的身影,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段,像蚂蚁一般挤满了大街小巷。任何一个城市“禁摩限电”都很难,更何况大城市。但是,摩托车、电动车之类的交通工具若不加以控制,会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也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从这个角度看,对城市摩托车、电动车进行治理,是必须的,无论是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还是站在黎民百姓的角度,“禁摩限电”都是应该的。为什么深圳这次“禁摩限电”激起这么大的舆论声浪?

  舆论的河床是社会心态。舆论是河水,河水的流向、缓急往往是由河床决定的。一个舆论事件的起伏取决于河床的结构,即社会心态的结构。当下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淤积了一种结构性的情绪:结构性怨恨。这种情绪沉淀在社会底层,弥漫在网络空间,释放出来,表现为一种泥石流般的民粹情绪,有人称为“网络民粹主义”。这种“结构性怨恨”不是个人化、局部性的,而是群体性、弥漫性的,且具传染性。这种社会心态不是时时处于活跃状态。在很多时候,它处于休眠状态。一旦遇到某种刺激,就会电光火石般地点燃,将处于休眠状态的结构性怨恨引爆,成为舆论事件或实体性事件。

  这次深圳“禁摩限电”引发的舆论风暴,就是这么回事。按理说,“禁摩限电”的不只是深圳这座城市,深圳也不是今天才开始“禁摩限电”的,为什么这次激起轩然大波?是不是纯属偶然?是深圳运气不佳,不小心踩着了地雷吗?一个舆论事件的引爆,有偶然成分,但主要还是必然性。深圳“禁摩限电”演化为舆论事件,主要原因在于:

  其一,用力过猛。摩托车、电动车这一类交通工具,具有广泛的市场。它们是介于机动车和自行车之间的中速、便捷、便宜的出行工具,广受城市中下层消费者青睐。这一类交通工具利弊都很突出,很多城市都会容忍它们的存在,同时伴生很大的治理压力,特别是规模失控、秩序失范会招致一系列后果,比如城市形象、交通安全等问题,放任不管也不行。但是,要完全杜绝这类交通工具的存在,几乎不可能,也不人性化。面对这种两难困境,很多城市搜肠刮肚,想了很多办法。这次,深圳出猛招,意在根治顽症,但是有些用力过猛,后果是将问题极化、矛盾激化,演化为极端事件。这种事件很容易成为“今日头条”,成为人人围观的舆论事件。

  其二,舆论对复杂事件的简化与误读。对于一个复杂问题,当事人也许心里最清楚,但对于旁观者而言,一般情况下是没有耐心还原复杂事实的。多数人是站在路边看热闹,做简单的是非判断和简化的道德评判。深圳“禁摩限电”,后来通过深圳交管部门的澄清、交代,事实还是比较清楚的。“禁摩限电”并非一刀切地禁止,而是分类处理,手段不是粗暴式的。但这些复杂的细节一旦进入舆论风口,都被忽视了。公众只会以简化的方式去解读一个复杂事件,甚至有不少媒体的报道也是选择性的,不能全面、客观呈现事件的全部轮廓或关键细节。深圳“禁摩限电”后来就被简化为对快递行业的强烈冲击,网上由此泛起了对靠苦力吃饭的快递从业者的同情。更关键的是:很多围观者在解读舆论事件时为我所用,即用他们自己的想象去创造性“误读”新闻事件。深圳“禁摩限电”正好点燃了休眠的结构性怨恨,很多民众在这种社会心理作用之下去解读深圳“禁摩限电”,引爆了民粹情绪。

  其三,在治理动作之前,没有对舆论风险做好评估和预判。深圳以激烈的方式“禁摩限电”,风险不可能不大。面对“禁摩限电”,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哪些人群?显然是社会中下层人群。触动这一群体,极易刺痛网络民粹的神经。深圳城市管理者显然没有充分预判到触动这一群体的舆论风险。深圳方面后来的回应,也没有有效地解决好这个问题。本来,他们想猛药治疴,没想到遭遇舆论的强烈反弹。面对汹涌的舆论激流,只好缓下来、慢下来。结果“欲速而不达”。不体察民心、民情的城市治理,难以治本。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5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