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记者的工匠精神

2016-05-10 10:02:50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5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  从匠人到艺术家的跨越实际上就是“想要”和“得到”,而必不可少的是“做到”,这其中各行各业都必须践行的一定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一个引发广泛热议的亮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人们看到,即使是互联网的大佬,对工匠精神也是津津乐道,地球人都知道的例子当然首推中国游客赴日本抢购电饭锅和马桶盖。各界人士没有人怀疑我们今天的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但一致认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绝不是光有钱有技术就万事大吉的。

  精益求精这个关键词是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这应该归功于毛泽东。当年“老三篇”中的《纪念白求恩》是这样写的:“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于是,即使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对技术精益求精也是各行各业共同的看齐意识。

  医者仁心的医生要精益求精,记者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问题又没那么简单。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记者是工匠吗?

  “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涵义:一是指工匠,比如铁匠、木匠、石匠等等;二是指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例如文学巨匠。问题是:如今大师遍地,工匠难找。你知道几个对技术精益求精的铁匠、木匠、石匠?可能会有人说不是“匠”没了,而是行业没了,因为都用机器了,都3D了。的确,在一个“算命的改叫分析师,要饭的改叫众筹”的今天,你要说谁是“匠”,人家说不定会跟你急。

  写到这里,我倒是想起了很多年前自己还是学生时,无意中读过著名作家阿城的一段创作手记,意思大概是说他和马路边等活儿的木匠、瓦匠一样,是把自己写的东西拿到可以换钱的地方以补贴家用,以便能多买些煤,让孩子冬天钻被窝儿时,不至于还要下一个小小的决心,他也是个手艺人。当然,那个时代的作家里更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王朔,他干脆自嘲为“码字的”,与阿城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问题还是避不开:记者算工匠吗?

  如果坚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信条,记者当然不能与工匠相提并论。但要论把美国总统说成“奥马巴”这类的低级错误,今天的木匠、瓦匠也不会犯。

  我的结论是:工匠精神适用于各行各业,媒体概莫能外,记者概莫能外。并且,今天新闻界的稀缺资源之一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再进一步说,我所在的学术界,今天的稀缺资源也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工匠精神。

  说到工匠精神,许多人都会引用同仁堂的那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里的两个“必不敢”是对产品的珍视和敬畏,物质产品的生产是这样,精神产品的生产同样如此。

  记者的工匠精神是一篇大文章,从相当的意义上说也是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脚板底下出新闻”“好新闻是走出来的”……前辈记者的筚路蓝褛今天并没有过时,特别是近年来新闻界“走转改”中涌现出的精品之作,都在生动地诠释着精益求精的深刻含义。

  写这篇短文的时候,不少报纸都不惜版面刊登怀念连环画大家贺友直的文章,有的文章标题干脆就是《贺友直:我就是个匠人》。贺老先生的这样一番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是个干活的匠人,凭手艺功夫吃饭。我把自己比作匠人,并没有贬低自己,回过头去看历史,现在有多少大画家比得上明代的工匠?你要是收藏古代家具,你就会知道明代的木匠是多了不起的艺术家。”我理解:从匠人到艺术家的跨越实际上就是“想要”和“得到”,而必不可少的是“做到”,这其中各行各业都必须践行的一定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5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