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赵薇事件:一场对舆论环境的悲观想象

2016-08-10 16:07:29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8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与其害怕资本注入影响舆论判断,倒不如学着辩证地看待它。

  7月上旬,短短几天,赵薇事件的话题参与人数和讨论热度都已经“爆”了。假如你追踪了这个话题,也会觉得网络上群情激愤,事态越发严重,甚至一场事关意识形态的斗争即将开始。但现实世界里,这个话题鲜有人问津,既没有几家纸媒报道,也没有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关注度和网上大相径庭。

  按照新媒体时代热点话题的传播规律,如果一个话题在网上能雄踞热点榜一周以上,那么基本可以成功将热度从网络传导至纸媒,继而打入现实话题榜。是什么造成赵薇事件在网络和现实中冰火两重天?为何这一热点话题没有将热度从线上传导至线下?到底哪个传导环节出了问题?

  这个问题还没有等媒介观察者们下结论,网友已经给出了“答案”:一定是资本控制了舆论。网友的论据在于,一是某官方微博抨击赵薇的长文莫名消失,二是有些网友的评论被删除。但实际上,对媒介运营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两种现象在微博上并非第一次出现,甚至在重大时政新闻微博上也常见。答案也很简单,就是“内容含有不友好词汇”。这也被新浪技术人员的微博佐证。一些网友始终无法明白,他们之所以能够安然无恙地发布各种抨击反对的言论,并收获成千上万个点赞,恰恰证明微博运营正常。

  当赵薇发声明决定更换新片男主角时,事态已经完全反转。事件始于合作“台独艺人”,但无法终于弃用“台独艺人”。舆论焦点已经全部转移到赵薇本人以及所谓“背后雄厚的资本”身上,这大概能成为传播史上的一个有趣花絮,如果有专家对此专门定义:一个根正苗红的大陆历史上第一个流行文化偶像,即刻翻脸成为攀附资本家、企图分裂国家的投机分子。声明广为传播后,网友又摆出更高姿态:现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演员政治立场问题,请解释下删帖删评论背后的资本问题。

  大量网友对“资本控制舆论”深信不疑,并有如临大敌的危机感,似乎一旦有资本注入媒体,社会舆论就会为别有用心者引导,继而成为破坏安定的危险因子。赵薇与马云私交好人尽皆知,所以赵薇事件的焦点也扩大到阿里巴巴公司收购或入股媒体,构建属于自己的“媒体帝国”上(尽管看起来这些媒体能量加起来也没法让阿里巴巴一手遮天)。网友深信,阿里巴巴入资媒体,就是为了操纵舆论,全然不顾几个月前,舆论对阿里筹建“媒体帝国”的评价还是:“互联网企业与媒体的结合已成必然的趋势。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逐步做大,这些企业更在乎话语权上的争夺,媒体自然是他们必争之地。”一个企业正常且顺应新形势的举措,瞬间转变成为蓄谋分裂国家营造舆论支持的邪恶行动。

  网友们不会想到,假如没有资本注入,舆论会怎样。最严重的,他们甚至会丧失发声的平台。他们用的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媒介,哪一个不需要资本支持?大众媒体有公共性和公益性,但大多数的媒体单位是自收自支,离开资本后就像无源之水。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十八大确立了“文化强国”发展战略,现在全国上下正在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如何实现媒体和资本双赢”是新闻业面临的大课题,而非网友口中的阴谋行动。

  谁掌握了舆论,谁就掌握了正义。今年3月12日,恰逢赵薇40岁生日,一篇题为《40岁的赵薇终于熬出不怕得罪人的资本》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谁料到,仅仅四个月后,她就遭受了从业史上最严峻的考验。可见,舆论如洪水猛兽,令人措手不及。

  然而,舆论怎么可能被把持太久?不堪一击的网络舆论,连走向现实的能力都没有。之所以现实中无人讨论赵薇事件,只是因为很多论据经不起推敲;网友见“资本”色变,只是对时下舆论环境的悲观想象。事实是,与其害怕资本注入影响舆论判断,倒不如学着辩证地看待它。无论什么时候,保持理性与倾听舆论都不矛盾。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8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