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精致总归不是错

2016-08-31 15:03:55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8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新闻要快,但也要精,古人就有这方面的范例。

  一些人认为新闻传播是近代才有的事儿。其实这是对历史了解不够。现在的出版社都很牛,热点出来,一个月甚至半个月之内,就能出一本相关的书,趁热卖。这是市场经济的过人之处。换句话说,是钱“逼”出来的。

  祖宗们没有市场经济,可紧迫感一点也不比咱们差,尤其是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什么叫重大事件?就是让古人们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的事儿。比如,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发生了一件“天塌了”的大事儿: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杀了家眷,在煤山自缢。一个王朝终结了。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模糊知道一点的,拼命打听细节;知道许多细节的,恨不得逢人就说、见人就讲,充满了、憋足了传播的欲望。这种强烈的传播欲之下,一个出版史上令今人震撼的现象出现了:崇祯皇帝自缢身亡,仅仅两个月之内,一部关于此事的“新闻小说”就出版发行了!

  这可是在明朝——或者可以叫做清初;出这本书的人,当时还属于明朝遗民,毕竟清军刚刚入关,还没打到南方。

  这部既解决知情者的传播欲,又解决了不知情者探求欲的书,虽然名为小说,却更像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题目叫做《新编剿闯小说》。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称作“口述实录”,因为这部书的内容,是根据一个“从西吴过来的懒道人口述”而成的(《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日]大木康 著)。小说一共十回,珍本现藏于日本内阁文库,从李自成起兵,写到李被吴三桂追剿。该书题目下方有“西吴懒道人口授”字样,并不像是一部“提前写好、崇祯帝驾崩时借机推出”的小说,更像是崇祯帝死后,出版者面对巨大的新闻需求,手头又有“懒道人”这个资源,于是短期内迅速推出了此书。

  “懒道人”,不知何许人也。但毫无疑问,他担当了这一重大事件采访者的角色,不知不觉成了明末的一个深度报道记者。他是道人,可以无拘无束,云游天下,哪儿有热点,就可以到哪儿去;遇上散兵游勇、逃难百姓,自己夹杂其间,了解些故事、传说易如反掌。这让他有了成为好记者的基本条件,还不拿工资,免费干活。

  “懒道人”显然很难进入崇祯帝自杀等新闻的第一现场。这让他的“口述实录”在真实性上打了折扣。但从文本来看,这本书细节生动、丰富,至少说明“懒道人”的“采访”,具备多个信息源,能够互相印证,进行甄别。比如,“十九日平明,皇上手自撞钟,集百官,无一至者……皇上乃自缢于梅山(又称煤山——作者注),内监王承恩同缢于帝前。遭难不苟,只见此内臣一人。正是阉人犹识君臣义,科甲惟存富贵心。”

  各种新闻要素,诸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相对齐全。“懒道人”口授过后,记录者可能又进行了二次加工,使文本更加符合“章回体”特征,这也符合当时人的阅读习惯;此外,很多地方,记录者加上了三言两语、短小精悍的点评,让文本夹叙夹议,很有力量。比如这段:

  辰时贼兵先于逃兵中混入数百骑,彰义门遂破。守城兵将弃械争奔。城内奸细乘势讹言乱窜,其东直、得胜门亦开。可怜十万羽林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忽传李襄城已被擒,杜太监为贼用。城外喧声如雷,微雨阴蔽,雾瘴迷目。上知大势已去,含泪入宫……

  这段文字延展开来,若在今天,至少和《南方周末》的文字不相上下吧?

  很精致,而且很快。明末信息沟通并不顺畅,据可考的资料,上海等地一些有地位的乡绅,直到五月份才“惊悉”北京城发生的这场巨变;而此书当时已经刊行了。

  这部书如果换换名字,就是个新闻作品,可以叫做《李闯王:从兴起到覆灭》。只可惜当时人们并无“新闻”这个概念,完全靠一种传播欲,刊行了这一作品;形式上借用章回小说,也在情理之中。何况,章回体让这部“口述实录”显得更加精致,也更可读。这不是工业化的复制品,而是精致的手工艺品。这对我们今天的传统媒体人,是否也会带来一些启示呢?

  把文本做精致,总归不是错。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8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