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媒体需不需要去产能

2016-09-12 15:28:38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9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  只要深入地想一想“人人都可当司机”和“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大同小异,就会对媒体需不需要去产能的认识多一个参照。

  早就想写这个题目,一直有那贼心没那贼胆——人家的饭碗都砸了,你还说三道四,太不厚道,这不是找挨骂吗?这次终于下决心写点儿什么,是因为今年最热的时候出现这样一条新闻:雅虎48亿美元“贱卖”。

  同样是关门歇业类的新闻,我们的媒体在分析雅虎“贱卖”时那叫一个深刻和理性,而本土的媒体关门时,则充满感性和悲情,什么“人去楼空”啦,“抱头痛哭”啦,“显得茫然”啦……基本的腔调是悲悲戚戚的。再加上某些媒体精英的跳槽特别是有人劳累过度的英年早逝,给人的感觉就是如今的媒体不是水深火热也是饥寒交迫。而要说到雅虎的“贱卖”,则立刻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头头是道,字正腔圆,特别有爷们气。“雅虎卖身:一个时代的终结”——这几乎成为众口一词。缺乏创新动力,缺乏对技术趋势的前瞻性判断,创始人缺位……总而言之,雅虎的产能和库存都注定必须“去”,并且“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实际上,媒体的去产能问题早在20年前就有了最权威的定论,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就明确指出了新闻出版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对新闻出版业的宏观调控,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目前总量过多、结构失衡、重复建设、忽视质量等散滥问题,努力实现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认真整顿违反规定屡出问题和不具备基本条件的新闻出版单位,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办。”而实际情况则是:中国的媒体在20年前进入一个膨胀期,报业进入厚报时代,广电业让产业化和集团化整了个五迷三道。今天回头看,什么厚报,不就是多了几版房地产广告嘛。一旦房地产不那么“厚”了,厚报立马变薄。其实,报纸要那么厚干嘛呀!当然,20年前也是本文的由头——雅虎的鸡血年代:1995年成立的雅虎,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让网站每天的点击量达到100万次。1997年,雅虎的广告收入达到7040万美元,一年后,这个数字飙升至2.03亿美元。

  媒体的去产能问题实在算不上是多么高深的理论问题,只需回到常识:市场养不好甚至养不了那么多的媒体。以我更熟悉的广电业为例:20年前,“四级办电视”的体制弊端开始显现——小型分散、资源浪费、管理混乱、恶性竞争。当时,在中国电视的一些研讨会上,我们甚至可以听到这样的例子:有的县级电视台,一年的收入只有3万元,而会计却有7个。人们不禁要问:这7个会计每天就数这3万元钱,一年可以数多少遍?面对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我们有理由问:这样的电视台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又过了若干年,这些电视台日子过得怎么样了?就在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我恰好在一个论文的评奖中看到了一位媒体广告经营老总的大作,他开门见山地谈道:目前年收入在千万元级的电视台占绝大多数,常年处于温饱状态,年收入不到一千万元的城市电视台有的甚至还在依靠财政勉强度日。由此可见,既然有那么多人对媒体的产业属性情有独钟,那么去产能、去库存不就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现象吗?怎么到了媒体这里就显得那么矫情呢?

  互联网对某些行业的冲击甚至颠覆带有很多意义,而最具威力的是对垄断性质的冲击,这种冲击解决了在原有体制内难以完成的转变,最具大众体验的是出租车行业的巨大变化,壁垒森严、盘根错节的出租车行业利益链条在网约车面前不堪一击。“互联网+”不光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我们只要深入地想一想“人人都可当司机”和“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大同小异,就会对媒体需不需要去产能的认识多一个参照。当然,一定有人有反对意见,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你永远都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9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