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报纸根本没必要迎合年轻人

2016-10-11 14:11:47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0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报纸的内容刻意迎合年轻人,既不能把年轻人争取回来,又会在迷失方向的改版中失去自己的老读者。

  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加上生存环境的恶化,报纸已经越来越艰难。很多报纸使出浑身解数去争取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在版面上迎合年轻人的审美,改文风和语态,标题用网言网语和当红流行语,撤掉年轻人不爱看的版面,新闻选题和线索向网络靠拢,用快餐新闻去取悦年轻人。

  报纸应该有自己的定力,根本没有必要迎合年轻人。报纸改得再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也不会增加销量。因为年轻人早已不看报纸了——不是因为报纸办得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的媒介消费方式变了,整天盯着手机,习惯依赖移动互联网获得新闻信息。

  想通过把报纸办得好看一些争夺年轻人的眼球,是错误的策略。年轻人在网上,在手机移动端,在社交平台,报纸只能通过融合创新,把自己生产的新闻产品延伸到新平台新渠道,在新的媒介平台上获得重生。报纸千万不能在自以为是的“变化”中迷失发展方向。很多报纸都不愿承认一个现实,就是自己的读者已经越来越老化。意识不到这个现实问题,报纸的内容刻意迎合年轻人,既不能把年轻人争取回来,又在迷失方向的改版中失去自己的老读者。

  我知道一家老牌都市报,老读者们最喜爱的版面是其文化副刊。多年来,老人们就喜欢在茶余饭后打开副刊看那些文坛趣事、风土人情、文化地理,享受生活的慢节奏。有些文章虽长,却值得慢品。可从网络调查看,这种文化副刊版阅读率奇低,远远排在新闻版和娱乐版的后面,因此这家报纸准备砍掉文化副刊版。这不是个案,文化副刊和杂文随笔版曾风行晚报都市报,也深受老读者们喜欢,可如今很多都被砍掉了。

  没什么比这样做更蠢了,网上看你新闻的人从不买你的报纸,却由他们的点击量决定报纸版面的存废——这置那些买你报纸的老读者于何地?

  既然明白报纸发行量萎缩,问题并不是报纸内容出了问题,那就不要折腾自己的内容了,而应该在渠道和传播上下功夫。在保住既有老读者的同时,到移动互联网上去培育新用户。

  报纸会不会死?作为个体,一些报纸会死,甚至撑不过这个“冬天”,但作为一种形态,报纸肯定不会死,起码在10年内死不了。当然,要集体经历一个发行量大萎缩的阵痛期。起码在未来10年内,还没有一种媒介能替代人们对新闻纸这种最可靠媒介的依赖,新闻总要印在什么东西上才让人觉得可靠,如鲍曼所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变动的社会中,总得有一些确定的东西保持不变吧”。未来,虽然多数人都不再通过报纸获取信息,但报纸仍将是生产和承载新闻的“关键少数”。

  前段时间我在一所大学做讲座,在交流环节中,一个学生站起来就说:“曹老师,我早就不看你们的报纸了。”我并没有惊讶和难过,常能听到这种“早不看报纸”的唱衰声。我想,下面她该把报纸说得一无是处了。没想到她接下来一番话狠狠地感动了我,她说:“但我爱看你们的报道,在手机上浏览新闻时看到标题或文章中‘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这几个字,会感到很可靠。”如今新闻不断反转,评论一惊一乍,印着“中国青年报”这个符号的新闻产品让人感到踏实,可以放心接受。这几个字在我看来代表着权威、公信、客观,代表着可以信赖,因为这张报纸后面是60多年可信任的历史和一群值得信赖的专业新闻人。

  报纸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遇到如此大的冲击、如此大的生存危机,但我深知,舆论场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需要传统媒体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原创报道。“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众声喧哗的时代,更凸显着独到评论的思想意义;“10万+”的“声音爆炸”让判断远远跑在事实前面的时候,深掘事实的调查报道更显宝贵。这些,正是报纸的传统优势。看报纸的人不像过去那么多了,但人们没有什么时候比今天这样更依赖新闻。报纸应该保持自己内容生产的自信,不要被网络和所谓的“年轻人”牵着鼻子走。

  纸媒人要在心理上适应这个变化,适应报纸的功能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作为“纸”已经从大众媒介变成小众,而作为“媒”,仍是内容生产的主力。一边保持传统的内容生产力,一边拓展新的传播渠道,不要指望用“纸”留住年轻人了。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0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