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由女排精神想到内容为王

2016-10-11 14:35:39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0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  女排的胜利是内容的胜利,女排决赛的超高收视率是内容为王的铁证。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冠那天,我在美国旧金山。晚饭时间我们来到当地一家有名的意大利餐馆,意外的惊喜是电视正在直播女排决赛,因为我们住的酒店没有电视直播,我以为这家餐馆是为了吸引中国游客,但环顾四周,只有我们这一桌是中国人。一边播放的是被视为意大利国宝的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今夜无人入眠》的音乐经典,一边是女排决赛的电视画面,这种混搭再加上在我看来并不怎么对口味的意大利美食,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当然,我们没有看完这场直播,因为门外排队的食客在提醒我们:吃完就走吧。

  又见女排,又见女排精神,3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那是1981年,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太需要一个理由来证明我们能行。还是77、78届大学生的我们,也太需要一个机会表明“今日刻苦攻读,明天报效祖国”的心愿。于是,当宋世雄“郎平扣球,铁榔头得分!”的高亢声音仍然在耳边回响时,大学生们点燃了扫帚,走上了街头,我们为中国女排而疯狂,更重要的是,“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对于当年女排精神的广泛社会影响,今天的相关评论做了这样的追述:35年前的报纸这样的报道随处可见:某工厂女工看了女排的报道之后,每天早来晚走,精心操作,班产量天天超额完成计划;某煤矿工人看完女排比赛之后,自觉义务加班,日日超产。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人们热爱诗歌,人们高歌改革,人们相信女排精神——拼搏精神能够让满目疮痍的中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35年后,在女排的绝地反击中,人们好像突然发现,在穿衣吃饭什么都不缺的今天,我们好像缺了些什么。即使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一场场视觉盛宴,更多的感觉不过是审美疲劳。于是,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我们的荣誉感、使命感有没有永不言弃的位置?我们的人生乐趣需不需要拼搏精神的不断刺激?所有这些看似“高大上”的问题,在又见女排精神的超高收视率中,在朱婷最后的一锤定音时都已不是问题。再说拼搏精神不是老土而是时尚,这就足够了。

  当然,毕竟是自媒体的年代,如今有关女排的后续报道更多的是她们梳妆后的惊艳,她们荣归故里时的场面,她们可以获得多少奖励等等。没办法,“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生态环境,喧宾夺主的东西哪儿都有。毕竟当年把女排视为偶像的女工早就跳起了广场舞,矿工也已经退休。但我相信,女排情结由此而得以延续,不抛弃也不放弃,痴心不改,总有回报的人间正道,同样被已逐渐走到历史舞台中央的80后、90后所认同并践行,这也足够了。

  女排的胜利是内容的胜利,女排决赛的超高收视率是内容为王的铁证。这让人想起了这样的“片面但深刻”——无论什么时候,对中国男足不要高兴得太早;对中国女排不要轻易地绝望。的确,这么多年来中国足球有平台、有渠道、有资本、不差钱,但惟独没有内容——球踢得太差。这两个反差极大的例子让我们对内容之外的所有“王者”不再迷信,甚至不敢相信。

  内容为王本来是中外传媒影视业公认的游戏规则,这些年来不断地受到质疑和冲击。如果是互联网的土豪缺乏对内容的掌控而挥舞资本的大棒颠覆内容为王的金科玉律,这本来不值得大惊小怪,而让人不可理解的是传媒的某些业内人士也揭竿而起,对内容为王说三道四,横加指责。

  内容为王是传媒影视业的初心,是这个行业安身立命的东西。互联网是作为内容服务商出现的,内容生产的先天不足不是短期内可以弥补的。中国电视剧从《一口菜饼子》开始,半个多世纪几代人付出血汗而成的光荣与梦想,不是短期内互联网就可以复制的,更不是能够取代的。而“微电影”“电影众筹”“粉丝电影”“游戏电影”“后电影市场”等等影视热词从一哄而起到一哄而散,则恰恰从反面证明了内容为王的颠扑不破。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0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