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新闻易感人群”与“新闻无感人群”

2016-11-11 17:47:36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1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面对各种夺人眼球的新闻,既不易感,也不无感,而是在保持敏感的同时有自己独立冷静的判断。

  对待热点新闻,朋友圈里有两种人,两种态度对比着看挺好玩的。

  一种人,感动点和兴趣点极低,什么新闻都能大惊小怪一番,我把这种人叫“新闻易感人群”,轻易感动轻易激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热血沸腾,轻易被诱导,又轻易地遗忘健忘,沉浸到新的热点中,容易被只是个案的新闻热点触发感慨。“新闻易感人群”有一个共性,就是缺乏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信念,没有对个案和普遍问题的区分能力,情绪容易被牵着走,爱跟风,易摇摆,见风就是雨,在此起彼伏的热点中一惊一乍,只会大发感慨,而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看到“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的新闻,就感慨以后再也不去野生动物园了,感慨别跟易怒的女人交朋友;看到哪个名人猝死,根本不看原因,就感慨“千万别拿命换钱”。

  另一种人,则完全相反,再大的新闻都无法触动其“高贵冷艳”的灵魂,再轰动性的消息也无法将其从自我封闭的小世界中拉出来,我把这种人称作“新闻无感人群”,完全没法儿聊天。无论说什么事,这种人只有两句话回你,要么是“关你屁事”,要么是“关我屁事”。

  “新闻易感人群”和“新闻无感人群”是新闻态度中两个不可取的极端,一个缺乏判断力容易被牵着鼻子走,一个自绝于媒介环境而表现出十足的冷漠;一个说啥信啥,一个说啥都不感兴趣。理性的新闻态度应该是:面对各种夺人眼球的新闻,既不易感,也不无感,而是能把握分寸,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在保持敏感的同时有自己独立冷静的判断。

  比如,很多新闻看起来很耸人听闻,其实只是标题党制造的惊悚效果。有媒体报道说,数据显示,因自拍导致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鲨鱼袭击。自拍竟然有那么大的危险,该怎么看待呢?不要被吓住,要学会理性地分析数据。看了《每日电讯报》的原文(不能只看标题,也不能只看网络转载后的摘编,而要养成看新闻原文的习惯,传播过程很容易就是一个让新闻带“毒”的过程),是2015年某段时间的数据,说那段时间死于鲨鱼袭击的有8例,而死于自拍的有12例。看到了统计方法,就会知道这种统计太不靠谱了,我把它叫作“野鸡”调查,结论必然是“野鸡”数据。

  其一,一段时间的个案统计说明不了问题,没说样本和统计方法。其二,这可能是一种新闻幻觉,心理学上叫“媒体的可得性幻觉”,人们更容易被从媒体上轻易获得的信息所误导。被鲨鱼袭击,不是新闻,我们会觉得正常,很多时候媒体不会报道,而自拍导致死亡,让人觉得很怪异,用常理难以解释,自拍怎么会导致死亡呢?自然成为大新闻,媒体肯定报道。很多被鲨鱼袭击的案例没有成为新闻,根本没有媒体报道,怎么进行比较呢?伊斯特布鲁克说过,美国人被杀人狂谋杀的可能性,比被雷电击中的可能性还要低。可媒体上充斥的都是杀人狂的坏消息,而对雷电击人关注甚少。营造出一种“杀人狂谋杀比雷电击人多多了”的感觉谬误。

  如果缺乏数据分析能力,区分不了个案和普遍、真和假、夸大和事实,无法理解“媒体的可得性幻觉”,自然就“易感”了,社会新闻中好像多是各种坏消息,各种死亡案例,看多了很容易抑郁,还能不能好好地活了?当然,对这样的新闻也不能无感,毕竟还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如果你要冒险,你就要承担风险的代价。正常地自拍当然不会导致死亡,什么情况下自拍才有危险呢?分析这方面案例可知,其实不是自拍导致的死亡,而是冒险自拍导致的。在悬崖边自拍等,已经不是正常的自拍,而属于“不作不死”的自拍,追求刺激,迷恋极限感觉。不能用极危险状态下的死亡去渲染自拍的危险。举个例子,战地记者的死亡率高于矿工,就不能说记者的死亡率高于矿工,因为战地的死亡率本身就高。不正常的状态和正常的状态,是不可比的。

  从这个小案例可以看出避免“易感”和“无感”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看到数据背后的新闻机理和统计背景。当然,也不会无感,不会有“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的麻木。对新闻还是应该有感的,冒险就要付出代价,不想付出那种代价,就好好过日子。如果对新闻无感,不善从新闻中汲取教训,新闻也许就会找上你。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1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