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到底是哪家报纸影响了长征落脚点

2016-11-11 17:55:41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1月上   作者:刘宪阁

摘要:  在进行专深的学术研究的同时,相关成果的通俗化推广仍有必要,否则势必导致谬种流传,误导社会。

  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即《大公报》决定了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选择。有些正式出版物如2002年《大公报》百年纪念时推出的画册,也做这样的释读,甚至还明确指出了是哪月哪日的报纸。不过,现在已经清楚,其实这可能是个误会。

  还在《大公报》百年历程画册出版不久,一直对新闻史感兴趣并关注相关话题的尹韵公教授,就提出了有力的质疑。画册谓,红军是根据1935年9月15日《大公报》上关于陕北军事战况的一则消息,才作出落脚陕北的战略性决定,而尹教授则认为;这样的释读是有问题的。因为当时长征到达甘肃哈达铺的中央红军,根本不能看到这一天的《大公报》。

  何以故?哈达铺地处西北,位于甘肃南部偏僻一隅,中央红军于9月18日攻占该地,随后自19日起,在此一直休整到22日。而《大公报》地处东部沿海的天津,与哈达铺相距有几千里之遥。尹教授明确指出:在当时的交通和邮政条件下,红军不可能看到5天前出版的《大公报》。因为该报在天津印刷完毕后,首先要邮发至兰州,然后再由兰州邮发至甘南的哈达铺。而当时从天津到兰州的邮发时间大概需多长呢?至少10天以上。

  尹教授做出这一推测的依据,是当时范长江的旅途通讯。现在我们知道,1935年9月4日,范长江由兰州寄出他写的《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一文,随后于13日和14日由《大公报》分两期载出,其间相隔10天。另据查证,这个时间是最快的,实际上还可能因为各种意外因素出现延误。如果这个推测可以成立,那么反过来推算,天津到兰州的邮发至少也需要10天以上。

  进一步的问题是,兰州到哈达铺的邮发需要多少天呢?仍以范长江为例。当时哈达铺与兰州之间没有公路,全靠步行。当年范长江于1935年8月11日从哈达铺起步(比中央红军先到一个多月),直到9月2日抵达兰州,途中在岷县“盘旋了四天”,又“在河州休息了一天”,这段路途实际费时18天。也就是说,从哈达铺到兰州,每天马不停蹄地行走,需要18天。由此可知,即便《大公报》是在兰州而不是在天津出版,也需要将近20天才能送到哈达铺。

  尹教授由此断定:当时《大公报》从天津邮发至甘南的哈达铺,至少需要1个月以上的时间,因此,于1935年9月18日至22日之间抵达哈达铺的中央红军根本没有条件、也没有可能看到出版于5天前、亦即当年9月15日的《大公报》,“这是不容置疑的”。

  之所以敢于做出这样的断语,也和尹教授的个人经历有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在四川西部的会理山区工作。当时成昆铁路已经修通,简易公路也通到山区。即使是这样的交通条件,他当时看到的《人民日报》基本上是出版7天以后的。20世纪70年代尚且如此,遑论30年代。而据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介绍:当时西安至兰州的公路刚刚修通不久,因质量太差而路况甚糟,沿途百姓讥讽西兰公路为“稀烂公路”。依赖于这样的交通状况而建起来的邮政系统,能快到哪儿去?

  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尹教授认为:更准确些说,对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选择帮助最大的,一是《山西日报》(后来他在一篇文章中基于新材料补充论证了此点);二是1935年7月底、8月初的《大公报》(这和不少当年长征亲历者的回忆一致,即发现的是占领哈达铺之前约一个月的报纸);三是其他国民党报纸及其出版物。

  应该说,尹教授基于交通状况和邮发条件而进行的推测,其思路相当对头,结论亦较可信。这些观点早已公开发表于2002年9月号的《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又收入学习出版社的《尹韵公自选集》,在网络上其实亦不难寻到该文。但奇怪的是,不准确的说法仍然大有市场,且不时重现。而这也提醒我们,在进行专深的学术研究的同时,相关成果的通俗化推广仍有必要,否则势必导致谬种流传,误导社会。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1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