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有一种下行的力量让人担忧

2016-11-11 17:57:11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1月上   作者:张涛甫

摘要:  不少新媒体制造一种畸形的注意力经济繁荣盛况,这种下沉式的迎合,虽然繁荣了市场,却“沙化”了人性的“草场”。

  最近,网上传出《京华时报》停刊的消息,其员工将并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深夜发微博“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的忍耐,不抱怨,不解释”。《京华时报》的品质和口碑在中国媒体圈有目共睹,其如今的境遇让人唏嘘。另有消息称,《新京报》将划归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不过,《新京报》微博辟谣说:绝无此事!即便《新京报》“易主”的传闻未能“变现”,也不能改变纸媒下沉的趋势。此前那些充满光荣与梦想的纸媒,诸如,《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如今的日子都不好过。北上广这几家纸媒曾代表中国媒体向上的力量,在传媒圈内素有美好的声誉,但在新媒体病毒式扩张的今天,这些曾风光无限的传媒骄子却愁云惨雾,江河日下。

  媒体与受众需要保持必要的张力和距离,既不能距离太远,也不能过于亲近。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有距离感,也有疏离感。总体而言,传统媒体存在精英主义的傲慢和偏见,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对受众需求的体贴不够到位。尤其是在受众需求高度细分的情况下,传统媒体无法做到与受众需求无缝对接,更何况,诸多媒体并不愿意与受众套近乎,他们往往按自认为正确的方向或方式去引导受众,把受众向上牵引,这种单向引导观,在没有强势另类竞争者的情势下,是有市场的,也是有效的。

  但新媒体异军突起,而且以迎合的方式全方位讨好受众,迅速抢走了受众的注意力,颠覆了传统媒体虚骄的优越感,大面积瓜分了传统媒体的市场,切断了传统媒体的盈利“食物链”,在媒体江湖掀起惊涛骇浪。新媒体的生存法则、技术逻辑不同于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上行的引导冲动相比,新媒体从四面八方泛滥开来,将受众趣味和注意力席卷而下,沿着人性的斜坡一路下行。受众喜欢什么,新媒体就全方位去迎合。只要受众关注,不论品位高下、雅俗,新媒体铆足劲去满足。这种纵欲式满足,片面地投受众所好,甚至一味地迎合受众低级趣味和粗鄙嗜好。为寻求受众注意力的最大化,不少新媒体无所不用其极,制造一种畸形的注意力经济盛况。殊不知,这种下沉式的迎合,虽然繁荣了市场,却“沙化”了人性的“草场”。

  令人担忧的是,新媒体不仅在市场上对传统媒体四面包抄,阻断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让传统媒体深陷于“巷子”里,而且把那些优质的内容挡在受众视野之外。一些新媒体找到了精算受众需求的技术,这种技术美其名曰“算法”。这一利器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精准洞察海量受众的个性化偏好,哪怕数百万、上千万人同时在线,依靠这种技术,也可以将海量的受众需求尽收眼底,这种神奇的算法是令传统媒体望洋兴叹的。

  我们担心这种“算法”工具理性背后的价值偏向。有先知先觉者已意识到这种技术的过度使用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表面上看,算法技术是中性的、高冷的,谁用都一样,无所谓善恶,但技术工具关键看被谁使用、如何使用。斧子可以用来劈柴, 也可能用于劈人。同样,“算法”既可用来计算,也可以用来算计。“算法”被过度使用,可能被玩坏。如今,这种过度算计用户的技术,释放出来的是一种倒立的力量。

  我有一个朋友,下载了一款××头条的APP,体验到被算法技术深度体贴的甜头。他家养了一只金毛爱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款APP就不断给他推送有关金毛宠物的资讯,甚至包括猫狗掐架的娱乐资讯,这些精准推送让我这位朋友乐此不疲。在信息爆炸时代,因有这款APP,他被深度套牢在个性化偏好的陷阱里。

  现今很多低头族,就是这样被技术框定在各自的趣味陷阱里。表面上看, 海量的资讯足以让受众视野宽广;但实际上,对于深陷于各自小天地的芸芸受众来说,身外的丰饶与喧嚣似乎与己无关。他们只关注近在咫尺的风景,只在乎眼皮底下的话题,在这种狭隘的小我天地浸淫日久,“近视”和“斜视”可能就免不了。更堪忧的是,精准算法定点推送的内容若充斥着品位不高的资讯,天长日久,则会拉低公众的集体智商和道德水准。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西藏大学特聘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1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