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新人跳来跳去跳不成名编名记

2016-12-12 16:30:18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2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没有内容生产力,到哪里都会被当成“人手”,跳一次贬一次值。

  前段时间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被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媒体从事评论工作多年,在人员流动率高的媒体圈,这样坚持不容易,您是否考虑过‘转型’?”我明白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问:纸媒不景气,为什么还不赶紧跳槽换个工作?

  我这么回答:我一直在“转型”啊,做公号,玩微博,尝试直播,做大自己的“内容IP”——不过我一直都是致力于转自己的思维,而不是换工作。很多人把个人的转型简单地看成换个新工作,这是错误的。思维转了,你才具备转型的资本。中青报这个平台很好,在新媒体时代并没有落后,报社一直在转型,我要跟着报社一起转型。我写过一篇文章曾在业界引发不小的争议。我说:“不是传统媒体不行,是你自己不行。你自己不行,传统思维不转,内容生产能力不提升,换再多的平台也没有什么用。只有你自己变优秀了,才能HOLD住一个平台,各方面才能好起来。越是自己不行,越喜欢把问题都推给外在因素。”

  我一直觉得,传统媒体是有志向的新闻人进行原始积累的最好平台,一直劝学新闻的学生第一份工作最好去传统媒体,在这个平台上以“工匠精神”耐心耕耘,积累转型所需要的资本,保持随时转身、随时离开、随时应变的能力。有了“内容生产”这个核心资本,成为带着较强个性气质的人才和人物,带着这个“内容IP”想怎么转就怎么转,跳一次升一次值。没有内容生产力,到哪里都会被当成“人手”,跳一次贬一次值。

  当下媒体人的流动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年轻人很爱跳槽:才写了一两篇有影响力的报道,有了小小的媒体江湖名气,就有了跳槽的资本,会被另一家媒体盯上开出一个较高的价码,于是毅然选择跳槽。当然,现在的房价比过去翻了好几番,生活压力如此之大,不得不考虑待遇的问题。可让人惋惜的是,新人为了收入跳来跳去,没有稳定的职业环境,很难完成名记名编所需要的积累。

  前段时间有家媒体号称要打造新媒体时代的网红记者,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堕落,表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失去了自己的定力和节奏。传统媒体过去有自己的传统资本,比网红厉害多了,对新闻人也更有感召力,那就是“名编、名记、名评论员”。在那个媒体人的黄金时代,很多媒体都有让自己骄傲的名记者和大编辑,比如中青报的李大同、卢跃刚、张建伟、贺延光、叶研等,这些名记者和大编辑就是媒体最好的名片。如今能够让同行公认的名记者确实越来越少了,有很多原因,比如媒体环境的变化、舆论监督的困境、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等。另一个常被忽略的重要原因是,记者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很难从容地做新闻。记者和编辑成“名”,需要稳定的成长环境,年轻人跳来跳去,真的没有办法成为名编名记。

  名记者的生长是需要平台和时间的,名记绝不只靠一两篇报道,而是在一家单位、某个领域、某个选题上长期积累,才会有坚实的江湖地位。同样重要的是,名记名编往往与“名单位”相互成就。并不是每家媒体都能走出名记者,中青报常被称为媒体界的黄埔军校,就在于单位氛围的熏陶和传统报人文化的延续。单位提供了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创新,给新人机会,不按资排辈,让记者、评论员可以挥洒自己的个性,而不是泯灭个性。一个记者,在一个好平台写出一篇报道而有了名气后,会产生幻觉,以为自己很牛。其实倒不是自己多牛(个人潜质当然也很重要),很大程度上是平台影响所创造的机会。错把平台影响当个人能力,看不到平台的重要,很容易自大自恋。一离开这个平台,虽然收入翻了一倍,但写的报道再难有什么影响了。

  名记者只会出现在传统媒体,尤其是没有那么大时效压力、有相对从容生产空间的主流媒体。在急躁的时效节奏中是出不了名记者的,也许只有纸媒会给记者较长的时间去做一个深度调查,会在热点过了时效后去做深入的挖掘,让记者和新闻有喘息的时间。所以,每次给年轻人做入职培训时,我都会这样提醒:有定力,放眼长远,不要鼠目寸光,不要太早地被收入绑架而沦为新闻民工。新闻民工心态跟收入无关,而是一种胸无大志、被收入所奴役、缺乏职业定力而四处漂泊的心理。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2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