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传统媒体在批评,自媒体在谩骂

2017-01-03 17:02:28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2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自媒体如何实现把关,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前阵子,潍坊出了个“纱布门”事件,医院因为产妇大出血,不得不在其体内临时填塞纱布止血(日后可以通过简单手术取出);不料产妇家属阻挠取出纱布,并以此为由投诉到电视台,且隐瞒了部分关键细节(比如医院事前已经明确告知等)。这事儿没什么可争论的,家属该批评;电视台采访不严谨,也该批评。

  但我们又看到了两种声音:权威媒体(比如人民日报)在理性批评,自媒体在谩骂。

  谩骂绝不是批评。谩骂不仅无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而且会进一步加剧医患冲突。

  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很多自媒体缺失了“把关人”环节。

  传统媒体对稿件的把控是严格的。一般情况下,存在编辑、部门主任、编委(总编辑)三层把关;有的媒体甚至是记者部主任、编辑、编辑部门主任、编委(总编辑)四层把关。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不出问题。

  不少自媒体作者的文章的确文采飞扬,大家喜欢。但是,一旦他的文章带有了批评甚至曝光性质,“文人”身份和“新闻人”身份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不少自媒体文章的基本框架,就是“事实+谩骂”。

  就拿“纱布门”事件来说,针对此事,无论对病人家属还是对电视台,批评是可以的。但不少医学界的个人自媒体,不是批评,而是攻击和谩骂,甚至连“莆田入侵,济南告急”(借此事对电视台的广告做文章)之类的字眼都出来了。

  文字的确很解恨,但所有的医生看了,心里都会舒坦吗?这反映了这个医生自媒体的什么心态?他有着近百万的粉丝,粉丝中又有那么多医生……他会起到什么样的引导作用呢?他究竟是在缓和医患关系,还是在引导医生和患者闹对立、闹情绪?

  他或许是在讨好医生、为自己的行业说话,但结局真的会如其所愿吗?

  一个自媒体大V,就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情绪化地把某些特定患者家属当成了敌人,会引导很多同行这么做;而这么做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医患之间更加对立、关系更加紧张。

  一个接触到事件核心的医生,他对此事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但当这个医生把自己的愤怒反映到自媒体上时,这件事情就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演化为媒体行为,演化为新闻传播现象。

  既然成为新闻传播现象,就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规范采访、把关、播出诸流程。自媒体大V,尤其是个人的自媒体,“把关人”环节是缺失的。那么,靠作者本人的自我把关,行不行?

  答案是:不行。因为采访者是人,不是机器人。

  作为一个老报人,我见惯了从采访现场回来痛哭流涕或者义愤填膺甚至失去理智的记者。不管是谁,去了现场,采访了当事人,都会不知不觉地带上某种情绪。比如最早报道潍坊“纱布门”事件的记者采访了患者家属之后,就是在情绪的主导之下,一厢情愿地认为病历在手就没问题了,故而没有了解院方的说法。其后的把关程序没有严格遵守“三方见面”原则,导致这一带有严重漏洞的新闻播出。

  自媒体大V,也是同样道理。首先,他站在自己行业的角度说话,很明显就会更多地偏向于医生,很难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会把自己和患者对立起来;其次,一个人再怎么冷静,也无法保证完全客观。通过把关程序,会对相对主观的内容进行判断、删除;严格依照制度审核,许多漏洞就会被堵上,把问题消灭在播出之前。比如“三方见面”原则(即当事的双方、目击者都要采访到,不能听一面之词),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进行内容把关的利器。这些原则,既可以防范传统媒体自身的许多问题,也可供自媒体借鉴。

  当然,从目前来看,自媒体如何实现把关,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毕竟,很多自媒体没有管理机构、没有组织体系,让微信平台来把关,又很不现实。但放任自流,恐怕遗患无穷。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2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