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纸媒转型APP的最大风险

2017-02-03 17:33:09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千万不要被微信以及部分全国性公众号所迷惑,企图去构建全国性的APP。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京华时报和东方早报彻底转型,放弃纸媒,专心经营自己的新媒体了。这种时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是:新闻类APP,或者更准确地说,纸媒转型做APP,最大的风险在哪里?

  我曾对几个淄博本地微信公众号进行过了解,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因为微信存在着天然的“人际关系接近性”,一个本地制作的公众号,更适合做本地化的内容;脱离了本地的公众号,做成“大号”的概率相对较低,难度也更大。

  微信公众号的这种人际关系,和报纸“以本地人为主”的读者结构,是有相似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微信在初创时做出的“关联手机通讯录”决策。微信公众号的粉丝,也因此具备了地域上的关联度,不像微博、QQ用户那么分散,从而更容易形成集群效应。

  如果说微信和微博在传播方式上不同,我以为,这就是所有不同的根源。微博很难实现本地化的集群效应,无论它如何努力建“圈子”,如何努力帮你“寻找附近的微博”。这一关联度和报纸读者的地域性色彩,是类似的,甚至是重叠的。由此带来了两个问题:其一,对纸媒冲击最大的,可能就是微信公众号;其二,纸媒发展微信公众号,也最具优势,转型最轻松——把原本就有的本地化风格拿过来用,就可以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微信公众号的诸多榜单中,“人民日报”公众号一直占据全国性公众号榜首,地位无人撼动;在地方榜单中,前几名基本是纸媒(或有纸媒背景的)公众号的天下。

  这缘于微信公众号和纸媒在“本地化基因”上的接近性和相似度。

  而开发客户端、推广客户端,纸媒面临的一大风险,就是失去本地化基因——尤其像京华时报、东方早报这样,完全失去了报纸的依托,风险更大。

  报纸没了,就很难在原有报纸读者中推广APP。报纸即便无法做到“靶向精准”,但本地化的地理空间是可控的;“为本地人服务”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而APP的“本地化”,在地理空间上则是不可控的。

  那么,能不能借鉴微信,通过手机通讯录实现本地化的关联度?这是一条可以探索的路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难道重建一种类似于微信的交流平台吗?

  如果无法构建这样的平台,就会回到当年一度很热的报纸“读者数据库”建设的老路上。当时报人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虽然知道报纸是本地人看,但不知道具体哪些人在看,为了更进一步把握读者阅读心理,不少纸媒开始建设数据库。这的确是有意义的。但建起来之后,发现我们只是有了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告诉广告客户,我们的报纸如何优质、如何本地化,是谁在看、哪些主流读者在看;其他的,似乎便没什么用处了。

  APP通过后台资料的累积,建立数据库比报纸更简单,但问题是一样的:我们知道自己有多少个读者、是谁在看,但他们是不可控的,我们无法干预、难以调节。微信公众号对自己的粉丝,却可以进行天然干预、自然调节,核心就在于和手机通讯录的关联。此外,它还有一种调节方式,即进行地域化分类和个性化分类。通过地域化分类,加上手机号码关联度的天然调节,本地化的公众号可以实现集聚效应;一些非本地的粉丝,在发现这个公众号对他来说都是“外地”的内容之后,很快会取消关注。

  个性化分类也是如此。现在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每个人关注的公众号数量也在增加,筛选和删减会常态化。这一方面导致某些公众号粉丝下降,但同时也可以借机实现对粉丝的调节。

  除了少数几张全国性大报,国内的报纸几乎都是地域性的。转型做APP之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定位问题:继续坚持本地化,还是面向全国、打开空间?这个问题不想清楚,风险会成倍增加。既然APP缺少“手机号码关联”这个天然的地域化基因,那就只能通过内容来调节,维持乃至增强自己的本地化色彩。

  微信看上去是一个全国性的平台,但仔细分析它的公众号,几乎都带着强烈的本地化色彩。千万不要被微信以及部分全国性公众号所迷惑,企图去构建全国性的APP。正如人民日报只有一家,全国性的APP,有那么几个,就足够了。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