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再不较真,我们终将娱乐和愚昧至死

2017-02-15 15:57:38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2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耐心地向用户传递辨识能力,既比单纯地提供真相、破除谣言有力得多,也比“这么荒唐的谣言也能信”式高冷的讽刺友善得多。

  翻翻去年一整年我写的评论,关于媒介素养方面的评论,写了差不多20多篇,影响比较大的有《聋子听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防火防盗防朋友圈》《全民捉奸狂欢,正义凛然地造谣义愤填膺地信谣》《稀里糊涂地感动,不明不白地捐款,最后急吼吼地求真相》等。有朋友说:“你干嘛总那么较真,不累么?”我说:“再不较真,我们终将娱乐和愚昧至死。”看到腾讯推出了“较真”这样的专业事实查证平台,感到很欣慰,媒体的责任本就应该是“求真”和“较真”。

  网络上那些充斥着惊叹号的图文消息经常让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危机四伏,毫无安全感可言。不由想到莫言在《丰乳肥臀》中那声叹息:“正儿八经的话,你一句也听不到;歪门邪道的事儿,你一件也没落。”置身于密集的信息轰炸和放大着惊叹情绪的标题中,人们被那些未经证实、不知真假的消息裹挟着。谣言不再止于智者,而是止于新的谣言。较真,成了这个时代殊为稀缺的品质。

  这几年辟谣微博、公号没少开,但该中招还是中招。根本症结就在于,只提供细碎的真相,能让一群人大呼受骗,但无法破除人们头脑里的认知盲区、培养起对抗谣言的辨识力。“较真”这个辟谣平台是传统辟谣平台的一次技术和理念的大升级:除了提供知识性信息,给出“这是假的”结论,还有事件追踪功能,全流程地追溯一则谣言的查证经过,深度揭示它的传播路径,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比如去年曾有新闻报道称一位女士吃小龙虾造成肺部感染。消息在网上发酵后大家吓坏了,没人敢吃小龙虾了。“较真”平台的编辑调查发现,当事人吃的不是小龙虾,是醉虾醉蟹,泡在酒里面,病菌没有死。在传播中怎么就跟小龙虾扯上关系了呢?原来是地方媒体为了博人眼球,把醉虾醉蟹改成了小龙虾——瞧,在抽丝剥茧的事实挖掘中,让人明确知道哪些地方夸大了,哪些地方做了假,用什么样的方式切中了你的恐惧焦虑,用什么样的手法骗过了你的知识盲区,怎么发现的谣言,怎么进行的辟谣,哪些潜在群体会受到这则谣言的影响。把产生、传播的来龙去脉全查清楚,对谣言才能产生粉碎性的打击。

  除了粉碎掉一个个具体的谣言,“较真”平台更深厚的意义是在专业团队的查证求索中形成较真的传播机制,在击破“北京301医院田院长天天空腹吃水果”“转基因泛滥使中国人体内出现有害基因”诸多谣言个案中积累缜密的思维习惯——对那些未经查证的信息保持警惕,培养起“一事当前先问真假”的判断习惯,培养起受众跟谣言死磕到底的较真心态,在真假难辨的信息洪流里保持清醒,从技术上训练、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并通过平台凝聚专业辟谣的民间力量,形成“群防群治”的效果,很像当年网络较真版的“枫桥经验”。

  千万别觉得你不需要这种训练,寄生在谣言传播链条上、向它汲取养分的,除了骗阅读、骗流量、骗转发、骗粉丝继而骗变现的骗子,还有提供源源不断的注意力供人支取的傻子。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那种依靠“内部透露、据说很灵、抓紧收藏”去缓解恐惧不安的傻子。面对谣言,谁都没法带着置身事外的清静感和智识优越心理冷眼旁观。

  判断力问题不是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独有的毛病,中外真诚都难驻,偏偏谣言得人心。斯坦福大学最近对全美12个州7800名中学生和大学生调查发现,82%的年轻人对社交网络看到的消息毫无分辨力,完全意识不到小道消息和权威信息的区别。夸张的语气和惯用的套路是熟悉了,可一旦谣言被升级的骗术包装得稍微高级些了呢?

  中国的网络传播发展得太快,信息传播在数量和速度上远远超过了质量,导致了公信力的缺失,成了发展的短板。慢下来思考新闻信息传播的真假问题,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放心的信息产品,“较真”这类平台就是媒体的一种努力;不满足于破除单个的谣言,而是在碎片的裹挟中建立起认知坐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耐心地向用户传递辨识能力,既比单纯地提供真相、破除谣言有力得多,也比“这么荒唐的谣言也能信”式高冷的讽刺友善得多。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2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