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报摊边上忧思录

2017-02-15 16:08:39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2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  看待报纸的关门不歇业,我们需要回到常识,回到自然,回到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根本点。

  新年伊始,确切地说是元月3日,我做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田野调查——走访了附近的三个报摊,买回了能买到的所有报纸,当然不包括彩票、股票类的“票报”。此举除了想知道2017年还能在摊儿上买到什么报,还有一个隐隐的担忧——明年我还能见到它们吗?“停刊”——好听点儿的说法叫“停出纸质版”,特别是《东方早报》和《京华时报》的停刊以及《中国青年报》停出双休日纸质版,众多消息传来,心里不由地嘀咕:媒体的去产能完成了吗?下一家去的又是谁呢?

  仔细品味北京和上海这两家知名都市报的停刊宣言,一个共同特点是:停刊不叫停刊,叫停出纸质版,转型新媒体。《京华时报》致读者的标题是“我们只是转身,我们不会离去”。《东方早报》称“我们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服务于我们的受众,从油墨飘香的报纸,全面转型为网络传播”。这让我想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问题是:有那么文艺范儿吗?报纸报纸,“报”是立命“纸”是安身,没有纸的“报”还是报纸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报纸的归宿就是依附互联网吗?这是华丽转身吗?

  所以,看待报纸的关门不歇业,我们需要回到常识,回到自然,回到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根本点。

  那么,这里的常识、自然是什么呢?正是导致报纸停刊的直接原因——传统媒体广告断崖式下滑。这当然不是中国特色,“国际惯例”用在这里名副其实。我所担忧的是:“两微一端”真能救传统报业于水火吗?有没有特有说服力的事例让大家为之一振?比如说由报变网立马形势大好,不是小好,而且越来越好。

  在一个报摊上,这样几种报纸分外抢眼:《经济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特别是上海的《解放日报》居然在北京的报摊上有售,的确让我十分惊讶。和摊主聊起来,得知这是邮局的配售。我问:“要是没卖完是不是原价收回?”摊主告诉我哪有那好事,自己背着吧。听到这些,我也一时犯傻,竟然跟摊主来了个忆苦思甜——我小时候,确切地说是在上高中时的上个世纪70年代初,很奇葩地订着一份《解放日报》。每个季度我去邮局订报的时候,都必须出示上次的订报收据,证明我是老客户,否则别想订报。也就是说,那时候的一些报纸是限量发行,稀缺资源。两年后我上山下乡,贫穷的生产队里居然订有三级党报。我们那个村子有十个队,加起来就是每天30份报纸,这等规模都快赶上我们新闻研究所了。

  听到这些,摊主两眼放光。“要是来我这儿买报纸的人排着队,我还用卖水、卖烤肠?”我猛然意识到摊主的这一感慨实际上对我是一个重大提醒:报业市场最底端的赢利空间被严重挤压了,主业不挣钱了,卖报是立命,卖水是安身,这就像现在本来就没几家的实体书店弥漫着的不是书香,而是咖啡茶点的味道一样。一句话,无论对于报纸是“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的追寻,还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唏嘘,技术的原因不是最重要的,终极的经济原因才是最关键的。

  当然,另一位摊主的回答则是另一番情景:一是大报卖得还不错,二是没卖出去邮局收回。只是这个摊位的多种经营更加了得,居然有美甲业务。而最赚钱的不知是不是代售彩票,我问起摊主卖报纸和卖彩票哪个更赚钱,摊主笑笑没有回答。

  也许中国现有报摊的生存奥秘都在这一笑之中?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2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