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绘事后素”

2017-03-30 17:18:37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3月下   作者:李鹏飞

摘要:  有“我不写”的底线,“绘事后素”也好,“绘素如素”也好,才是真实的。

  有些文字产生的环境是无法再弄清楚了,只留下人言人殊的理解。比如下面这一段: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的这段文字是儒家经典里很少见的文字,讨论的是描写一场婚礼的言词。按着“思无邪”的思路,这段文字在各种解读中成了对“仁”和“礼”“乐”关系的分析,喜欢猜谜的可以随便查一下。

  但如果从字面意义看,这段文字没有那么复杂:子夏问:盛装之美,与“素以为绚”什么关系?孔老爷子回答:绘事后素,意思大约是天然不俗,“绚”才有依托;再问:“礼”(如“绘事”一样)是后继于“素”的?这样的问法,从具体的言词、场景上升到抽象的层次,孔夫子说:受到启发,可以和你讨论《诗》了。

  “素”-“绘”-“绚”的关系,同样可以移用于新闻采写:如果以“素”为采访的事实、“绘”为写作,那如果想完成一篇好稿子、达到“绚”的水平,首先要有好的事实。

  但新闻事实并不是妙手偶得的东西,而且什么是“好”的事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所以这样的类比并不确切,与通常采访、写作这样分类是不一样的,记者的采写实践,经常是混二为一的:采访之初,必须寻找报道方向,选择线索,这思考本身,就是写稿的起始。而采访过程,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认识和组织“事实”,这种认识与组织,与写作构思很接近。所以,如果想保持报道的客观性,就需要保持“绘素如素”,其中一个原则是:新闻语言的含义,就是字面含义,不应该引起歧义或者联想。严格的新闻报道语言,是单纯的名(代)词、动词、数量词和介词、叹助词等。这些采访时用心、平日练习一下,都可以做到。

  难以做到的是,对“素”的把握和对“绚”的抑制。

  1995年后,我有段时间一篇稿子都写不出了,采访过后,经常是一个开头写若干遍,都定不下来。不是觉得没有写出自己对于事实的判断与理解,而是觉得自己对事实的理解和判断是偏颇的,与实际发生的事情差别很大。

  那是一个变化激烈的时代,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东西,在当时都能找到起因。比如,当时的经济突飞猛进,我采访过的地方,多数都热衷谈论增长速度。有个乡镇传说有个水泥厂,年产值几千万元,但都没看到,当时的镇委书记离任后,别人整理他的办公室,发现有一份建设水泥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每年都按报告里的数在上报产值。比如,棉花收购,我自1991年每年都到主产区的三四个县去看一圈,听到很多故事。有一次,我在一个声名很盛的县采访,在和县委书记座谈后,后续的采访都很顺利,采访是从棉农到乡镇棉站然后跑了二级站,这是当时唯一合法的流通渠道。具体数字记不准了,大致是乡镇棉站把库房维修都计入成本后,皮棉成本大约为每吨一万元;而纺织厂拿到的棉花为每吨两万元左右,有时候还要支付“价外款”。比如“农民负担”,鲁西北有个县所收取的“负担款”数额,比农民人均收入高,但农民人均收入不是现金收入,而“负担款”是现金,也就是说,一年的负担款比农民一年的收入还多。

  这些事情都让人无法视而不见,也无法绕过去。类似事情是会丰富记者的认识的:新闻事实的“素”,不是傻白的“素白”,是复杂矛盾基础上的整合。那段时间,我在随便捡到的一块石头上刻了几个字:“化神奇为腐朽”。有人认为是刻错了,我自己知道,我怕“神奇”。记者应该绕开“神奇”,去看平凡的一面。

  这样的选择是有代价的。比如,去一个企业采访,大约一个星期里,所见之处,企业的改革都很有成果,而且都有理可循,变化很清晰。后来,企业要求书面交流,我和同去的记者写了大约三千字的分析材料,准备结束采访。但是,企业太大,我没有办法确定我看到的到底是多大的范围。而且,对企业的改革,还有一个问题我拿不准,无法理解实际运行的情况。所以,在与企业负责人座谈时我最后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沉默一会儿说:“你真研究我的做法了。”但没有解释。

  那组报道我就没发。我觉得,有“我不写”的底线,“绘事后素”也好,“绘素如素”也好,才是真实的。

  (作者为大众日报高级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3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