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新环境下新闻评论面临的困境

2017-06-23 16:35:35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5月下   作者:陆高峰

摘要:  文体上的单调、枯燥,加上一些评论专业性的信息不足,使得新闻评论在移动媒体时代变得更加弱势。

  新闻评论的发展形势究竟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呢?笔者感觉即使谈不上“糟得很”,也可以说面临着很大的危机或困境。这种困境是由新闻评论自身的弱势地位和新的舆论环境造成的。

  新闻评论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弱势文体。尽管在历史上某个时期,新闻评论也曾短时间风光过,在政论报纸时期,甚至一度达到梁启超自我表扬的“举国趋之,如饮狂泉”的盛况,但总体来看,新闻评论并不是一种有强势基因的文体。

  与时事新闻等硬信息相比,新闻评论通常并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尽管意见和时事都有助于人们对外部环境做出准确判断,对事物发展做出有利决策,但是,人们获取意见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一定需要通过阅读新闻评论作品来获取意见上的指导。

  与综艺娱乐、影视文学等作品相比,新闻评论即使不板着面孔说教,也很难产生多少娱乐愉悦功能。即使一些新闻评论也通过电视或网络视频等加入视觉元素的方式加以表现,但新闻评论的本质是说理,而说理并不是视觉艺术的强项。

  在文体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新闻评论也有诸多先天不足。从结构上来看,绝大多数新闻评论都是以媒体已经公开报道的新闻事件为由头,在此基础上通过列举类似事例或引用相关观点来表达自己的若干看法,最后再做总结。这种“由头+分论点+结论”的新闻评论结构,已经成了一种模式。本来新闻评论依托的新闻事件,在评论写作、发表时已经成了“旧闻”,再加上这种缺少变化的固定模式,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一些新闻评论的作者欠缺文字表达技巧和专业素养,在评论写作上板着面孔说理,读起来味同嚼蜡,了无生机。笔者针对新闻评论写作中存在问题所作的小型调查发现,129名参与调查的网友不看或很少看新闻评论(或时评)的原因为:“说教色彩浓”占52.71%;“表达形式缺少吸引力”和“文章结构模式化、八股化”,均占44.96%;“文字枯燥”占36.43%;“意见缺少专业性”和“观点陈旧”,分别占到34.11%和28.68%。

  在当前新的舆论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弱势地位表现得更加明显。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严重挤压了报纸、期刊,包括网络博客的生存空间。近年来,一些报刊纷纷停办新闻评论版,甚至一些一度以评论特色见长的报刊,如《杂文报》《东方早报》也相继停刊。

  微信、微博、直播等新的传播形式和手机等移动阅读设备的发展,使得人们信息接受与扩散的碎片化、浅表化和娱乐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新闻评论文体上的单调、枯燥,加上一些评论专业性的信息不足,使其在移动媒体时代变得更加弱势。虽然一些传统媒体和一些知名评论员为了适应新的媒体发展趋势,先后开设了微博、微信公众号,甚至头条号、凤凰号等新媒体评论渠道。但是,这些新媒体评论渠道大都没有产生多少影响力。笔者追踪一些发在微信公众号上的新闻评论发现,不说10万+,超过1万+的也并不多见,很多评论的阅读量和点击量只有数千、数百。

  新闻评论不仅是一种弱势文体,还是一种容易惹麻烦的文体。除了平常的解释、分析外,新闻评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挑刺”的文体,赞美、叫好等并不是其特长。这也导致一些媒体担心惹上麻烦而不愿开设新闻评论栏目和版面,不愿为发表那些能够产生社会影响的新闻评论承担风险。这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新闻评论的发展。

  根据新出台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和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评论属于严加管理的新闻信息范围。这就意味着一些以新闻评论为内容的自媒体,必须取得相应资质,否则将有违规违法嫌疑。

  新闻评论人员的流失,新闻评论队伍建设的乏力,进一步导致新闻评论创作质量和创新的不足。高质量的新闻评论是人们获取专业意见的重要渠道,也是引导舆论、监督社会的重要工具,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应该引起更多重视。

  【本文为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项(编号:kg201621)、2014年专业建设项目新闻学院共建专项(编号:xwzx)部分成果】

  (作者为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副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5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