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丁文江:科学主义,好人政治

2017-06-27 21:12:25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6月上   作者:高明勇

摘要:  作为科学家的丁文江,硕果累累,而其在议政论政方面的贡献,足以当得上“榜样”二字。

  学者智效民曾把丁文江视为“知识分子关心政治的榜样”。(智效民《民国旧梦》)从言论史的角度看,这个评价并不为过,作为科学家的丁文江,硕果累累,而其在议政论政方面的贡献,足以当得上“榜样”二字。

  “明天死又何妨,只拼命做工,就像你永远不会死一样。”这是丁文江的座右铭,胡适认为也适合作为丁的“墓志铭”。的确,虽然丁文江已经去世81年了,虽然一度被遗忘,但其影响就像“永远不会死一样”。

  1935年年末,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的丁文江,赴湖南考察煤田地质,煤气中毒,次年年初在长沙逝世。英国《自然》杂志在《丁文江先生讣告》中评价丁文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开拓者,他对促进科学和科学应用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温源宁曾这样评价:“丁文江的所知所见实在太丰富了,简直就是一所老古玩店,五花八门、零零碎碎的东西,从中国军队装备的统计以及唐诗朗诵法,一应俱全。换句话说,应该把丁博士看作一部百科全书。”这些评价,可简单归结出丁文江的两个特点,一是博学之学识,一是认真之态度。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而言,这些特点自然是重要条件。丁文江筹建并兼任地质研究所所长,协助北京大学恢复地质系,敦请中央大学开设地质系,开我国地质教育先河;担任地质调查所首任所长,成为中国野外踏勘第一人,对中国的地层、岩石、造山运动的考察和矿产调查做了大量奠基性、开拓性的工作;筹建并担任地质图书馆、博物馆馆长,参与创建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被誉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开山大师”“地学之父”。

  然而,丁文江对政治抱有极大的热情。原因何在?他在与李济的一次交谈中说:“你们老问我为什么恋着政治问题不舍,不集中全力做科学的工作。你看,政治不澄清,科学工作是没法推进的,我们必须先造出一种环境来,然后科学工作才能在中国生根。”

  丁文江在言论界声名鹊起,源自著名的“科玄论战”,即“科学和人生观”的大讨论,而这也是百年言论史的核心议题之一。

  1923年2月14日,著名宪政学者张君劢在清华学校作了题为《人生观》的演讲,对科学万能的说法提出尖锐的批评,提出“人生观不受科学支配”的观点,认为科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丁文江迅即在《努力周报》上发表《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一文,竭力为科学辩护,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并不能证明科学破产。批评好友张君劢提倡“玄学”,与“科学”为敌,贻误青年。论战由此引发,持续一年多后,张君劢以“玄学鬼”被人唾骂,“科学派”获胜,丁文江是“科学派”的主将。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胡适曾先后创办政论刊物《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丁文江作为人文社会学者云集的作者中唯一的科学家,被胡适称为“谈论政治是文江先生推着去做的,他才是出力最多的。”

  1922年7月,在丁文江的倡导下,胡适创办政治评论刊物《努力》周报。周报第二期刊发了著名的《我们的政治主张》,包括蔡元培、胡适、丁文江等16名社会名流联合签名,推崇“好人政治”,呼吁成立“好人政府”。在遭遇挫折后,丁文江继续相信“少数人的责任”,并在《努力》停刊前的1923年,发表了《少数人的责任》。这是丁文江在燕京大学发表的演讲的题目。《独立评论》时期,丁文江常说自己是“最出力的投稿人”,先后撰写64篇文章,其中论文24篇,漫游散文21篇,苏俄旅行记19篇。

  他博学的优势,在政论写作上表现得比较突出。比如就日本国情,他先后撰写了《犬养被刺与日本政局》《日本的新内阁》《日本的财政》等。

  丁文江还用地理知识来探讨军事问题,写了《假如我是张学良》《假如我是蒋介石》,对战事与时局进行分析。

  81年了,正如傅斯年所说:“这样一个人格,应当在国人心中留个深刻的印象。”

  (作者为凤凰网评论总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6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