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虚室生白

2017-07-17 19:55:18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6月下   作者:李鹏飞

摘要:  多数记者是有“热情”的,受这种“热情”驱动,很容易在一些“好事”上被激发共鸣,情文并茂。但这是职业大忌。

  1999年,我跑科技口,有位政府领导要我去采访一位归国科学家,我向接触过他的一些人了解了一下,知道他对一种功能蛋白“有一半知识产权”,我对这样的“一半”无法理解,就没写。

  再想起这件事,是今年5月,一则“滴血验癌”的信息在主流媒体广泛传播。但随后在专业人士的质问下,报道的当事人声明报道有偏差,这项成果可以“监测”一些肿瘤,而不是“检测”。

  监测并无效力,检测就是诊断。从医学角度而言,两者差别是非常大的。

  最近,中国在南海海域成功试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这一突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贺信。这当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报道之后引起专业人士哗然,以至于影响了对这一突破本身的评价。专业人士不满的是以下一些报道内容:

  第一,数据。很多报道中提到:“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加100升天然气能跑300公里的话,那么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这辆车就能跑5万公里!”但是,有专业人士根据燃料热值计算,100升可燃冰最多相当于17.7升汽油,最多只能跑360公里。

  第二,定位。大部分报道对这一突破的意义描述,是“媲美页岩气革命”“会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这是不慎重的。首先,试采成功,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开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储量”与“可开采储量”“可经济性开采储量”有很大的差异。其次,对于能源安全的意义没有想象得那么大。报道中多是“能源替代”“能源安全”“使用千年”的说法,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人类活动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发生过整体的“能源替代”,更为现实的选择,是合理的能源结构与提高能效水平。再次,可燃冰的安全开采,是最大问题。根据目前研究对可燃冰的认识,还达不到可以安全控制的水平。

  滴血验癌和可燃冰,都是在主流媒体得到充分报道的,如果说报道失准,也是“整体沦陷”,几无遗漏。作为一个记者,我对同行的工作并无质疑。但对于这种情况的成因,还是有所反思。

  从报道技术上来讲,由于很多内容雷同,基本可以认定是根据相同的材料、共同采访而成的。即使有的报道中将可燃冰比做“变形金刚的能量块”,这样的奇语可能是记者个人臆想,也不排除是哪位现场工作人员提供的。

  记者不是专家,所以,报道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标明新闻来源。但查阅相关报道,标明来源的很少。在所有媒体中,某家财经媒体标明的采访来源最多,包含十几个人物、两个论文作者发表的论文和一项日本《海洋基本计划》。此外,还标明“综合采访”“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各一处。但这些采访对象中,没有可燃冰团队的高层次专家,其中有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负责人,而他的说法非常审慎。

  其他报道采访的主要是国土资源部人士,这些人士都是直接参与研究、实验的。但即使没有采访到权威人士,也应该看到贺信中的一句:“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关键一步,后续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很多报道只引用了祝贺的部分。

  即使记者对所报道行业有所了解,所报道的内容也应该来自客观调查、公平引述,否则所报道事实就会引起猜疑。

  “客观报道”的手法,是不是能够保证免责?其实,不加分析地选择、采用材料,就是承认它是记者所确认的事实的一部分,而确认事实的原则和所报道的事实,都是有倾向性的。

  从个人经验出发,我很能理解这些同行:多数记者是有“热情”的,受这种“热情”驱动,很容易在一些“好事”上被激发共鸣,情文并茂。但这是职业大忌。无论如何,记者都不是新闻事件当事人,只是报道者。过分“热情”,一是可能影响大众对新闻事实的判断,也有可能搅乱大众认知的舆论环境;二是有些事件当事人在遇到麻烦时会拿“媒体无知”做挡箭牌。

  所以,记者作为新闻领域的专业人士,无论如何都应该有一个基本认知:读者雪亮的眼睛在盯着自己。

  如何才能清晰、准确报道地事实?《庄子》中有句话:“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所谓“室”,是“心室”;“白”,是“明亮”,引申为“道”、智慧。心无杂念才能得到智慧;心有杂念,想法太多,就会思考过头、无所依止。

  当然,在真情不可遏制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另当别论。

  但千万不要让“热情”烧了自己。

  (作者为大众日报高级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6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