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如何应对“情绪枯竭症”

2017-07-17 20:27:45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6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职业倦怠其实不是心理问题,更大程度上可能是工作环境问题、凝聚力问题。

  从农业社会的视角来看,心理学家基本可以归入“吃饱了撑的”之列。比如,有一种研究,叫做“工作情绪枯竭研究”。研究者还是大名鼎鼎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读了他们的“病症简介”,老高发现了问题:这种病,和传统媒体人很契合呀!心塞。

  心理学家想必对此不会意外。不过,他们研究的重点对象是老师。因为,据研究,教师是“职业情绪枯竭率”最高的行业。原因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是因为一个“时间差”。你教给了学生知识,但学生能不能掌握这些知识,这些知识、技能是否对学生有益,往往要几年之后、学生毕业以后才知道。所以,作为老师,每天一边给学生传授知识,一边默默祈祷:但愿我讲的这些,在四年之后还有用、还不落伍。无法立竿见影地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是教师“情绪枯竭症”患病率较高的最重要因素。想想也是,尤其是大学,当时学到的东西,有多少能真的有用呢?

  这绝不是抹杀老师们的工作。但的的确确,很多知识、技能,你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才会用上。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上大学的时候,曾经选修了一门美术字体课,当时只是作为兴趣爱好;令他意外的是,这门课程的效果在若干年后突然迸发——那时候他正在努力为电脑设计一款漂亮的英文字体。

  如果知道自己的课堂有过这么一位学生,并且他在多年后用所学知识设计了风靡世界的电脑字体,老师一定会十分欣慰——可惜谁也没有天眼,无法预知未来。

  如果说教师工作压力大,这也是一个方面:“只有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带来改变的教师,工作压力才会给他们带来更高水平的精疲力竭。能够感知到持久的影响力,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压力的影响,避免疲劳。”

  教师无法感知到“上课带来的影响力”,所以成了工作情绪枯竭症的高发群体;那么,传统媒体工作者呢?貌似也是如此。

  以报人为例,他们很早就苦恼于“写了稿、做了版不知道谁在看”,效果和影响力的反馈渠道有限:除了热线电话、读者来信,还有什么?后来多了短信、网站、微博、微信……反馈的渠道貌似多了;可是,说真话——这些渠道和报纸有多大关系?今日头条、新浪转发了你的稿件,就证明报纸的影响力大吗?这似乎一直是个很难解开的死结。所以我猜测,传统媒体人或许也是工作情绪枯竭症的高发人群,而且往往越老的媒体,“发病”率越高;因为媒体越“传统”,媒体人能够得到的直接反馈、能够“看得见”的影响力,往往就越少。

  至于解决方案,心理学家给出了两条路:其一,是找到方法,感知影响力;其二,是和自己的服务对象建立直接的联系。

  第一条路径,专家是针对教师而言的,但对媒体人完全适用。通过各种方法,比如联络毕业后的学生,了解自己授课产生的积极意义,教师完全可以感知到自己的“影响力”。媒体人也是如此。很多时候,老高不得不一遍遍重复一个观点: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不是下降,而是转化了(比如媒体融合产生的效果)。这种转化是把“双刃剑”,让有些从业者看不见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也让有些人感到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扩大(比如报人创造的“10万+”微信文章)。除了自办的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很多方面也有所展现,比如各种活动策划、会展、爱心捐献等等。报人主动参与、积极感受这种影响力,是破解职业倦怠的良方。

  第二条路径,是建立和服务对象的直接联系。以色列放射学专家曾经做过一项对比试验:如果把患者的照片附在CT检查结果上,医生诊断病情的准确率会大幅提高46%。仅仅是因为多了一张患者的照片,让医生对患者的形象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不是仅仅面对冷冰冰的、无感情的图像),就提升了责任感。

  同样,对报人而言,如果一个记者有众多的通讯员、报料人,一个编辑能和几十个、上百个读者建立直接联系,那么,他们对受众的反馈、对媒体的影响力,感受就会更加直观。

  当然,一个前提是爱这份工作。这项事业,如果当成自己的,这种网络便会自发建立;如果只是一种打工心态,建立的可能性就趋于零。由此看来,职业倦怠其实不是心理问题,更大程度上可能是工作环境问题、凝聚力问题。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6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