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国字脸的《朗读者》

2017-07-19 16:53:38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7月上   作者:张涛甫

摘要:  打“共情”牌是央视的传统,对于《朗读者》来说,也是明智且无奈的选择吧。

  央视《朗读者》火了,这多少有点意外。深究细想,感觉也不意外。既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能火,《朗读者》也能火,因为这仨节目倡导传统文化的旨趣是相近的,加之有央视当家“花旦”董卿倾力且倾情的主持,这个节目火爆其实不算什么意外。

  今年6月中旬,一场《朗读者》节目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这场以“人文精神能否照亮中国电视变革”为主题的节目研讨会,邀请了一大帮平时不怎么看电视、对电视也没什么好感的人文学者来对《朗读者》这档当红电视节目进行把脉。这帮较真的人文学者,似乎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他们真的秉持人文精神,对《朗读者》“说三道四”,整个研讨会充满了负能量,致使董卿花容失色,表情凝固在冰点。后来《朗读者》导演实在坐不住了,抓起话筒乒乒乓乓顶回去,有礼有节,不愧是国家电视台的大导演,根本不吃学者们这一套:你们说得好听,你们来做试试看。

  其实,《朗读者》不是办给这些人文学者们看的,更何况这帮挑剔的学者平时并没有什么兴致去关注这个火爆的节目。《朗读者》可以大把大把地“收割”那些中低端粉丝,可以做到“感动中国”,但不一定能感动这群高冷的人文学者。人文学者关注的是阅读,不一定关心朗读,即便关心朗读,也不一定喜欢《朗读者》的这一款朗读。既然《朗读者》走的是大众路线,就不要太在意少数精英们的感受。

  若跳出学者们的高冷路数,从更广义的收视意义上看《朗读者》,这档节目办得还是蛮成功的。该节目最大的成功在于:不以粗俗的方式片面迎合人们的低级趣味,而是以比较高雅的方式赢得了观众的大面积围观。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收视奇迹。在新媒体全方位猎杀传统媒体的今天,国家电视台也难以幸免,新媒体凭借其“野生”能力,大片大片地吞食了传统媒体的影响版图,就连原先靠“天”吃饭、衣食无忧的央视,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其关键原因在于:竞争对手过于强大,从四面八方围剿传统主流媒体。而且,新媒体常常不按常规出牌。为了讨好围观的受众,什么路子都敢上,全方位迎合受众趣味,甚至走低端低俗路线。这种低位迎合,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传统媒体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场子门前冷落,看客日渐稀少。这种凋零境遇,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共同命运。就连国字号的央视也面临这种困境。

  为此,十八大以来,不论是中央的顶层设计,还是主流媒体的转型战略,无不想改变这种“国退民进”的媒体失衡局面。中央从顶层设计角度提出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战略。这就需要告别此前那种高冷、不在乎受众感受的路子,放下身架走群众路线。落实到媒体实践,需要传统媒体兼容新媒体基因,向新媒体学习“讨好”受众的技术和方法,努力收复失地。如果我们把央视的节目创新放在上述背景下加以考量,就不难理解央视的用心和苦心。近年来,央视也是蛮拼的,他们没有跟新媒体比拼腥、膻、俗、烂,在没有放低底线的前提下,开发了一些品位不俗的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以及近期的《朗读者》等,也是央视“变脸”的产物,使得央视这张“国字脸”的表情变得生动、丰富起来。那些失去的观众又回场了,在融媒体竞技场中,央视又有了主场优势。

  有学者批评《朗读者》过于煽情,过于“潮湿”,这种指摘不无道理。但是,在互联网把受众接受趣味普遍拉低的今天,在受众趣味“头条化”“咪蒙化”以及“标题党化”的今天,只有重口味的内容,似乎才能有“存在感”和“获得感”。央视《朗读者》用力过猛地煽情,似乎别无选择。更何况,如今凝聚共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共识不济,就靠“共情”来接济了。打“共情”牌是央视的传统,对于《朗读者》来说,也是明智且无奈的选择吧。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西藏大学特聘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7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