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新闻推送:谨防被滥用的“许可证”

2017-08-15 16:57:15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8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滥用推送将使运营商失去的不仅是一个“许可证”,更是最初的一份信任。

  “不想错过热点要闻,就开启推送吧”“你可能错过重要资讯通知,点击去设置允许通知”……在新闻客户端并不复杂的界面设计里,推送设置无疑是最能显露运营方急切心态的功能。或卖萌求宠似地撒娇,或一本正经地婉言警告,目的都是为了勾起你的好奇心,赢得你点击同意的片刻动摇。

  早在下载APP后启动的第一时间,客户端发过来的第一个请求就是:是否开启消息推送?甚至,如果在第一次被拒绝了,它在每次更新时还会一再“语重心长”地追问:为避免错过重要信息,开启这个设置好吗?

  这种急切,连用户都明白意图何在。新闻推送是公认的提高用户使用率、活跃度,增强用户黏度,以及抢夺用户停留时间的好方法。一条好的推送不但可以带来本条新闻的巨大流量,还会唤起用户使用客户端、查看其他新闻的热情,所以各大APP才如此重视用户推送许可。拿到许可,就意味着后续开展新闻定制、培养APP使用惯性以及深入收集用户浏览习惯的无限可能。否则,少了一天几次的提醒,除非内容好到无敌,默默等待打开的APP多数就沉睡在手机里,甚至一年不曾被打开一次,在手机内存报警时又成删除的首选。

  现在,有观点认为将来的新闻生产将向新闻管家或者新闻产品经理的方向发展,围绕用户的需求提供精准服务而不是无差别的大众传播。笔者非常赞同这个说法,因此新闻客户端拿到一个推送许可,就像拿到了用户家的钥匙,获准进入私人领地服务。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曾经拒绝了所有新闻客户端的推送,因为不想将新闻筛选的主动权交予他人。但出于“不错过大事”的工作考虑,相继释放了一批急切的“新闻价值观输出者”。不料,开启这项功能以来,最深切的感受却是:本以为后台推送是无用之用,却被证明是真的无用。有重大新闻时,手机就会被可怕的同质化新闻频繁刷屏,其实有了微信、微博甚至口口相传也不会让人错过所谓的大事;而风和日丽无大事的平常日子,就会莫名其妙被推送一些质量低劣的娱乐新闻和“震惊体”的社会新闻。可以说,十条推送中都不一定有一条能获得点击,它们积累在一起,统一获得一下“右键叉”。

  这也代表了新闻推送的两条路径:大众化信息和所谓的个性化定制。公认的大事,就要分秒必争,确保落实到个人;个性化内容就依赖新闻算法,看用户的历史点击,揣测其兴趣爱好,然后不舍昼夜地投喂。可是试想一个家庭管家,每天都急吼吼地投喂主人最爱的食物,那么不久就会腻到反胃。

  这就不得不提新闻算法对人的诸多误解。它的计算逻辑就是,默认你点击的就是爱看、想看的内容,所以它坚持推送用户在本款APP里长期点击的那类内容。算法是机械的,只会呈现用户喜欢点击什么,却不能获知点击的理由。但用户并没有机会告诉客户端运营者,人浏览新闻的第一考虑并不一定出于喜欢,吸引人的或许是刺激的标题,或许是方便的点击,或许只是为了消磨时光,也或许是那些没被点击的内容做得太差。

  笔者每天被刷屏无数,感慨为什么懂得less is more的APP并不多。运营商可能也很困惑每天究竟推送多少才能最有效地保证用户留存率,所以他们更关心每条推送的点击率。而实际数据表明,用户留存率与推送的数量并没有太大关系,重要的不是推送几次,而是推送什么内容。但点击量的诱惑力太大,百里挑一也是胜利,每个客户端都需要不停地刺激用户的新闻需求。不知道运营商们极为推崇和依仗的算法,能不能算出多少人因为无节制的低质推送内容而放弃推送许可,甚至直接卸载客户端?

  上面提到,推送好比进入私人领地服务,但正因如此才要更讲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曾有针对如何看待推送功能的用户调查,结果显示80%的用户表示不会拒绝推送功能,但女性用户更容易受个人兴趣和心情影响。这无非意味着:用户是善变的、“玻璃心”的,小心伺候吧。谨慎地推送每一条新闻,不要在不经意间惹怒你的用户,让Ta在关闭推送的时候还悔不当初,甚至气愤地卸载。滥用推送将使运营商失去的不仅是一个“许可证”,更是最初的一份信任。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8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