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新闻报道中的“标签暗示”

2017-10-23 14:36:26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9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标签暗示”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和负面强化,标签越负面,越不会出现在正面新闻中,然后变得更负面。

  最近,福建莆田一老人过斑马线时,向停车礼让的车主脱帽鞠躬的视频走红网络。当事老人、88岁的闵庆昌说,车停下等候让他很感动,说“谢谢”怕听不到,所以脱帽鞠躬,这样内心比较平衡。网友被这个老人触动了。有的说,虽然鞠躬的少,但心存感激的人很多,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我这篇文章不是想评论“老人鞠躬传递的暖意”,而是想谈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一种无意识的标签习惯,对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新闻语境中,会使用不同的标签,我把这种习惯称作“标签暗示”。

  媒体在报道这条新闻时,都是这样强调的:福建莆田一老人过斑马线时,向停车礼让的车主脱帽鞠躬的视频走红网络。——车主是什么人呢?仔细看相关视频会发现,车主是一个女司机。后来这个女司机还接受了媒体采访,并受到了当地交管部门的表彰。很有意思的是,媒体在报道这条新闻时,几乎没人使用“女司机”这个标签,而是很模糊地称“车主”。

  不强调车主性别不是很正常吗?这里也没必要强调车主是“女司机”,有什么问题呢?我想说的是,如果这是一条负面新闻,很多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会强调“女司机”身份。比如,如果一个88岁老人经过斑马线的时候,车主没有礼让,而是横冲直撞过去,这事儿被媒体报道了,媒体会习惯性地突出“女司机”标签。一场交通事故,如果肇事者是男司机,记者不会在标题中强调“男司机”;可如果肇事者是女司机,记者可能会刻意强调“女司机”。

  记得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发生时,新闻发生了反转——其实并不是事实有什么反转,而是标签反转,一开始人们从视频中看到一个男人打一个女人,人们习惯性地站在女人一边,谴责男人。可当后来传播标签变成“男司机与女司机发生冲突”,女司机身份被议题设置强化之后,人们习惯性地站到了男司机那一边,认为问题肯定出在女司机身上。

  “标签暗示”已经固化成这样的想象:女司机总与坏新闻联系在一起,好新闻中不会有女司机。于是,当一个女司机在斑马线为一个88岁老人礼让停车时,受到固化标签思维影响,记者潜意识中认为应该是一个男司机。读者也受到了这样的暗示,当我在评论中提到“这个女司机”时,一个读者留言说:“难道不是一个男司机吗?”可见标签固化之深。好人好事的正能量新闻中,基本看不到女司机的身影。是女司机不会做好事吗?当然不是,从这条新闻所使用的标签看,很多时候她们在好新闻中被习惯性地沉默和淹没。这样的“标签暗示”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和负面强化,这个标签越负面,越不会出现在正面新闻中,然后变得更负面。很多标题党特别喜欢碰女司机的“瓷”,从新闻事实看,当事人确实是女司机,个案是真实的,可好事从不提女司机,坏事必提女司机,就形成整体上的失真,变成对一个群体的新闻“碰瓷”。

  老人的标签也是以这种方式被污名化的。如果是年轻人做了什么奇葩事,媒体不会强化“年轻人”这样的标签,可如果是老人,必然会突出“大爷如何”“大妈如何”“老人如何”等年龄符号,这种强化形成了“老人”与负面事件的符号捆绑。其实,如果严格按年龄划分,无论是横向比还是纵向比,与老人相关的负面新闻不会比其他年龄段的多,甚至可以说,多数负面新闻的主角是年轻人或中年人——但人们在媒体报道所塑造的拟态镜像中,很少看到“年轻人”“中年人”这样的年龄新闻标签。

  随意选择了某门户网站“社会新闻”频道的一些负面新闻,比如:男子诊所内捅杀名医,因要求再次治疗遭拒后报复;男子酒驾被抓女友大骂:喝一杯啤酒难道还犯法? 3名男子乱丢垃圾被曝光,市委书记要求他们道歉;男子路遇查酒驾,将4岁儿子丢车上弃车逃跑。这些新闻都够奇葩的,但媒体在报道这些新闻时,不说“年轻人”,而是用没有年龄识别性的“男子”或“女子”描述。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是媒体报道所塑造的,时时要提醒自己,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透过媒体这只滤镜所看到的“拟态世界”。媒体到底是“放大镜”还是“偏光镜”,抑或是“哈哈镜”,需要观察者有自己的媒体镜像意识。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9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