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钱端升:国体攸关,言论救国

2017-10-23 14:40:24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9月上   作者:高明勇

摘要:  钱端升在主持《今日评论》笔政时认为:“我们对思想问题向来主张思想自由,向来主张容忍怀疑。”

  学术史上,钱端升曾求学于哈佛大学,后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并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1948年,成为国民党政权的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与之同时,先后撰写了《法国的政府组织》《德国的政府》《法国的政府》《比较宪法》《民国政制史》《中国政府与政治》等。1949年10月1日,他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1973年,经周恩来协调,钱端升出任外交部顾问,就职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所。

  不久前的5月16日,《钱端升全集》首发仪式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作为政治家的钱端升,认为政治学有三种用途:一是可作为知识研究,二是当作一种研究方法,三是实用,即“谋政治之改良”。编者陈夏红认为,钱端升一生坚持以笔论政,对现实政治显示出极大的热情,体现出知识分子对世界的关怀与焦灼。

  即便如此,学术史上他曾一度落寞。在言论史上的声名,更容易被忽视,但这丝毫不掩盖钱端升在言论史上的价值。

  1927年,王世杰发起创刊《现代评论》后,钱端升是该刊物的重要编辑和作者,与其他同仁一起致力于打造一个公共论坛。他与王世杰合著的《比较宪法》,亦是百年学术名著。

  除此之外,他在《当代评论》《民主评论》《观察》周刊等刊物撰写现实政治题材的评论。

  担任天津《益世报》主笔期间,短短8个月内,他写出了170篇社论,针砭时弊,主张抗日反对投降。在《新闻纸与政府》(1934年7月2日社论)一文中,他明确表示新闻媒体的职责应是:“(一)为全国民福利着想,以事实为根据。(二)有深远明透的眼光。(三)有实行的可能性,而调勿过高。(四)要完全做到上述各点,主笔政者当然对于学问要有相当的造诣,对于实际政治要有相当的认识,但尤须有大公无私的居心。”

  在《怎样可以促进我们国家的近代化》(1934年2月18日社论)的文章中,他指出促进国家近代化的条件是:“第一,我们需要一个中心势力”,“第二,我们要尊重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人物”,“第三,我们希望全国人民有忧勤惕励,克苦耐劳的精神,而统治阶级尤其要有这种精神。”

  在《关于宪法草案的根本问题》(1934年8月15日社论)一文中,他表示:“要知道中国此时何以不需要,不宜有,也不能有宪法,我们应先知道中国现在需要的是什么。中国现代需要的,第一步是安定的政局,第二步是统一的国民意志,第三步是有力的政府。”

  此时在宪政问题上的思考,显然也是同时代很多学人的纠结与挣扎,战乱时期,民主与独裁,究竟该做何选择?

  1939年1月1日,由钱端升发起并担任主编的周刊《今日评论》创刊。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谢慧在《钱端升与〈今日评论〉》一文中介绍,先后创办的《今日评论》《当代评论》(1941.7—1944.3)、《自由论坛》(1943.2—1945.3),被称作西南联大的三大政论刊物。到1941年4月13日,共两年零四个半月,其间出版了114期。杂志以政论为主,被研究者称为“抗战期间影响较大的综合性刊物”“各种观点的文章兼收并蓄,蔚为大观。”

  创刊号上,作为主编的钱端升指出:“现在要中国人,尤其是读书人,做应声虫,不许其自由思想,不许其自由发表意见,在事实上是决难做到的……思想自由为自由中的最重要者。要各个人能取得自尊心,要各个人能得到人格上最高的发达,要民族的思想文化有久远的进步,各个人的思想自由决不可少的。这是西方民主各国由经验而得的真实……如果我们决计向民主的道上迈进,我们更不应忽略这些自由。”某种程度上,钱端升的观点亦是这本刊物的宗旨:“我们对思想问题向来主张思想自由,向来主张容忍怀疑。”

  主编钱端升,同时也是刊物的主笔,累计在刊物上发表评论43篇,议题集中在自己的学术研究视野,宪政与外交。其政论志趣,从标题可见一斑:《国家今后的工作与责任》《一党与多党》《我们需要的政治制度》《我们需要的经济制度》《我们需要的教育政策》《党治与舆论》《联邦制可否行于中国论》《论自由》《青年的思想》等。

  主持言论笔政的经历,让人想起钱端升在外交场所的一句口头禅:“何况国体攸关?”

  (作者为凤凰网评论总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9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