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完美受害人”考问有损舆论健康度

2017-11-10 16:42:15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0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吃相好看”是游走当今社会的一个不成文礼仪,公众作为置身事外的看客参与社会事件讨论时,“看相”也很重要。

  在今年引起大众关注的“27岁女学者章莹颖在美失踪案”“杭州蓝色钱江保姆纵火案”“男子求爱不成将女生扔下楼致死”等案件中,“完美受害人”这一名词在舆论中被频繁提及,甚至超越了案件本身,成为争论的焦点。

  实际上,“完美受害人”并不是法律术语,如果非要给它一个定位,它更接近犯罪学研究术语。据称,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社会学和犯罪心理学家Nils Christie's(尼尔斯·克里斯蒂)。他在1986年出版的《理想受害人》一书提出该概念,意指犯罪者和受害者的特征以及犯罪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公众对受害者的同情程度,从而赋予受害者一个真正作为受害者而言的权利和地位。所以“理想受害人”往往具备比较柔弱,正在做一件让人感到肃然起敬的事情,案发时其所在的环境不会让人非议,犯罪嫌疑人与其没有任何个人关系,犯罪嫌疑人高大并且很坏等因素。

  从这个概念的定义来看,“完美受害人”无非更符合人们对无辜者的想象。一个妓女回家路上被奸杀,和一个女学生放学路上被奸杀,显然后者才符合“完美受害人”的特质,更容易赢得舆论的同情。即便妓女本身的职业特性和生活作息与案件的发生毫无关系,即便法官判决时不会因为被害人的身份而在被告人刑罚上有所区别,但人们内心仍旧无法给出百分百的同情。

  这种认知偏差,与案情无关,和被害人的“观感”有关。好人有好报是人类最朴素的愿望,而一个有道德瑕疵的人即使遭受无妄之灾,也会令人们的同情打折。所以,一个被害者能否得到舆论支持,“观感”很重要。

  被害人以受害者的身份走进大众视野,其自身的特质就会影响人们的观点,甚至直接影响是非判断。有研究表明,相貌可以影响陪审团的观点,外表善良美丽的被告人获轻刑的概率高于外表无优势的被告人。更不要提有些被害人本身存在一些争议行为,那对公众的冲击力比外貌更大。

  在上述几起案件中,章莹颖父母为赴美开展募捐行为,引发一些人反感;林爸爸索赔1.52亿元再加3000万元房屋回购,也引起非议;而被求爱男子杀害的女孩子曾收过男方几次礼物,更让不少人质疑。可以说,这些被害人在案件曝光之初,是绝对占领舆论高地的,其遭遇也引起广泛同情。而随着舆论发酵,案件信息被深入细致地挖掘,被害人自身或亲属一些所谓“污点”的行为被报道甚至谣传开来,公众的同情心态悄悄发生变化,造成舆论的反转。

  相比之下,对施暴人的口诛笔伐却少得多,哪怕作案手段残忍、凶残无人性,可被唾弃的点无非就是道德沦丧、人性扭曲,再无别的新意。而被害人因为处在更为复杂的人性交界点,拥有了更多的讨论点、新闻点,超越被告人成为舆论焦点。同情的言辞很容易简单乏味,而争议那些标准模糊的道德观点却变得更加有趣、激烈,在一轮轮口水战中,舆论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违背初衷的方向。

  直到大量指责被害人的言论频频出现时,大家才突然发现,为何被害人比被告人遭遇了更多的质疑甚至网络暴力?为什么每一个舆论强烈关注的司法案件背后,看客反而比犯罪者更期待看到一个“完美受害人”?犯罪者只想找到一个容易攻击的受害人,看客却希望出现一个完美无瑕的被害者?

  为了“观感”好,为了顺应对无辜受害者的初级的、浅显的想象,人们甚至愿意牺牲对复杂人性的理解,牺牲对犯罪成因的专业分析。一旦冲破“观感”这层礼貌的同情薄纱,舆论场的看客似乎瞬间变了一副嘴脸,恶意的揣测、中伤,缺乏依据的推断、评论,与案件无关的道德评判,和无休止地用人性放大镜观察被害人,再无情地鞭挞被无死角观摩发现出来的所谓“污点”。这种名为围观者的闲言碎语实为以言论为作案工具的“二次犯罪”,瞬间涌入舆论场,其伤害威力不亚于二次犯罪。

  也许司法案件报道的专业性还不足以遏制非专业舆论的盛行,因为再专业的报道似乎也对改变不负责任的言论收效慎微。众所周知,“吃相好看”是游走当今社会的一条不成文礼仪,那么在舆论高度自治的互联网时代,公众作为置身事外的看客参与社会事件讨论时,“看相”也很重要。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0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