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越深度,越奢侈,所以“ONE实验室”解散了

2017-11-23 13:20:28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0月下   作者:叶铁桥

摘要:  非虚构写作有需要,也有价值,为什么叫好不叫座?

  有“中国特稿教父”之称的李海鹏一手打造的“ONE实验室”,最近解散了。

  “ONE实验室”专门生产非虚构故事,团队成员可谓熠熠生辉。大学三年级时在《南方人物周刊》采写出《少年杀母事件》的林珊珊,阅读量超过3000多万的《太平洋大逃杀》作者杜强,曾获2015年腾讯传媒“年度特稿”奖的《大兴安岭杀人事件》作者魏玲,《在北京,2000万种死法》的作者钱杨……他们来自于《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时尚先生》等著名媒体,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

  “ONE实验室”存续时间不足一年。今年1月5日,“ONE实验室”正式宣布上线。同时,发布作者钱杨采写的第一部作品《飞越十三号室》,写的是关于杨永信和山东临沂网戒中心的故事,文章的阅读量数以百万计。

  据统计,从1月5日正式上线到推送最后一篇文章的7月20日,“ONE实验室”一共生产了十余篇原创非虚构作品。强大的团队,低得惊人的产出量,这无疑像手机中的威图(Vertu)一样,做的是行业里的顶尖奢侈品。普通手机几百元就能买得到,Vertu动辄几万元十几万元。特稿也一样,大部分资讯稿花个把小时就能写完,但林珊珊和杜强们在以月为单位生产作品。

  在创作《太平洋大逃杀》时,杜强先是到东北,用了几天时间和事件主人公建立信任,之后又花了10天进行采访,后来又辗转到威海等地继续调查。这些都还只是采访,不包括写作和编辑的时间。

  生产的是奢侈品,又是明星团队,毫无疑问人员薪资、运营成本都不菲,而产量又这么低,从公司运营的层面来说,先不说盈利,成本怎么收回?我听到的消息,也是资方不满变现无望,要求中止了“ONE实验室”这个项目。

  “ONE实验室”并非完全不能盈利,林珊珊的《黑帮教父最后的敌人》、杜强的《太平洋大逃杀》均通过出售影视改编权的方式进行了内容变现,而且金额都在百万元以上。但问题在于,那么低的产出量,即使每个故事都能卖出去,也没多少收入。何况不可能每个故事都适合影视改编。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门不划算的生意。

  这是一个快速消费型奢侈品衰落的时代,像Vertu在7月中旬就传出消息说,因为背负1.28亿英镑的巨额债务,不得不关停英国的手机生产线。非虚构写作也如此,花了个把月生产,但逃不脱快速消费品的命运,所以也很难持续。其实何止非虚构写作,这几年,连深度报道也境遇堪忧,一大拨深度报道部门纷纷关张,其根本原因,除了传统媒体的衰落外,是因为深度报道也算奢侈品,同样生产周期长、花费成本高。而且,非虚构故事虽然花费那么大力气,也不是篇篇能到10万+。

  这个时代不需要非虚构写作吗?当然不是。中国是个发展不均衡的大国,近年来,在科技和商业的影响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群也越来越多元,硬新闻已经无法展现这种多元与复杂,纵览式、生态式的长篇非虚构写作,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当下的社会和社群,其实还是很受欢迎的。

  “非虚构写作这个领域,在中国大地上有着难以置信的发展潜力……中国是一个很有趣的国家,因此我无需费力去积累写作的素材。”美国非虚构作家何伟(Peter Hessler)这样说过。

  李海鹏担任《时尚先生》总编辑时,也说:“非虚构本身关注当下社会的现实,不变现也有它的价值。”

  既然有需要,也有价值,为什么叫好不叫座?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事上,品质和情怀没法很好地跟商业兼容。林珊珊也好,杜强也好,写得再好,也得养家糊口呀,不能光靠着情怀喝西北风吧。

  现在哪里能做非虚构故事呢?有人笑称,得有“爸爸”,2015年4月,界面新闻旗下的界面长篇更名为“正午故事”,作为一个非虚构创作平台独立上线。8月,网易成立非虚构平台“人间”。12月,腾讯成立“谷雨故事”平台,专注于非虚构作品创作与传播。而博雅天下传媒旗下的“每日人物”和《人物》杂志,也是重镇。考察这些非虚构创作平台的背后,确实都是有“爸爸”的。

  至少从目前来看,非虚构创作只能由互联网公司“供养”着了,其他要赔钱也赔不起啊。

  (作者为“刺猬公社”创始人。牛晓通对此文亦有贡献)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0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