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内容生产“流水线作业”,前途几何?

2017-11-23 13:24:14

来源:   作者:高金国

摘要:流水线、可量化的内容生产模式下,发自内心的自我抒发成为迎合公众口味的捉刀代笔,个体性的写作成了群体性的生产。

  一个微信“网红”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他们进行“内容生产”的秘诀——“按好莱坞的流程来”。“(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确分工,情节、人物、笑点、台词都有专门编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职责。”她说的是编剧的生产流程。但仔细阅读这个公众号的文章,不难发现,她的文章有不少也是按照这种流程进行的。

  规范化和专业化,是好莱坞电影乃至整个西方文化带给我们的重要经验。这也是高度工业化的产物。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能迎合很多读者的胃口,而且相对精准。

  内容生产,表面看和数字关系不大。但一旦做到了“流水线生产”,很多东西则必须量化。一个新媒体运营者用这样两个数字来对文章做出了限定:第一,长度。考虑到读者的阅读承受力,文章不要超过3000字。第二,“包袱”。每隔100多字,文章就需要出现一个“包袱”。这就意味着整篇文章要有30个左右的“包袱”。这都是可以量化的。作者在“生产”(这已经不是“写作”了)的时候,要时时注意长度和“包袱”,有时候“包袱”不够,说不定要向别人讨要甚至购买几个。

  在这种流水线作业的模式之下,甚至可以对节奏和紧凑程度进行量化。

  节奏感、紧凑感,这都是读者的感觉啊,如何量化?

  有办法。电视剧都很讲究节奏,所谓节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突发的热闹、冲突”。场景、情节的迅速转换,就可以理解为“节奏”;“节奏”快了,紧凑感就出来了。

  或许某些市场化的电视剧也有这种设定:一集电视剧中必须出现“N个节奏”……问题是,对编剧来说,这还叫创作吗?对观众来说,仅仅就是看个热闹吗?

  这种流水线、可量化的内容生产模式,自然有可取之处。最典型的在于,它可以吸收众人的智慧,能够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受众心理,让受众更易于接受。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那些好莱坞电影的高票房从何而来。

  但缺点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共性取代了个性,商业属性取代了文学属性,发自内心的自我抒发成为迎合公众口味的捉刀代笔,个体性的写作成了群体性的生产。

  的确,这只能叫“生产”,不能叫“写作”;它粗略具备了某些时代感,却失去了历史感;被“量化”的作品有可能导致千人一面,除了能挣钱,历史上显然很难留下它的痕迹。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看鸡汤文?因为鸡汤文很多就是生产出来的,不是写作出来的。看1000篇鸡汤文,可能只是在重复一个道理;而一篇真正的“作文”,里面却可能透出1000种心思。这就是生产和写作的不同。

  具体到当今某些火热的自媒体身上,它的弊端也是明显的。我总结了某大号“生产”的文章,它的缺陷,恰恰也是“流水线生产”的缺陷——

  其一,所有的故事,都来源于“我的一位朋友”“我的同事”“我的前同事”“我的实习生”甚至“我的前男友”……唯独没有“我”的故事。因为“我”的故事,不太好编,“生产”的时候容易有漏洞。毕竟,“我”是个网红,信息相对透明。越是“流水线生产”的故事,越不可能有“我”的存在。

  其二,故事都很极端,都会让你自惭形秽。其实我已经够努力了,看了那篇文章,却发现自己还不到人家的千分之一。所以,在他们“生产”的故事里面,“我”的周围,永远是极其刻苦、极其努力、极其精彩的人,只有“我”最low。比如,“我的朋友”每天的计划,都会精确到分钟;“我的同事”有十几套房子,却还在给“我”打工;“我的实习生”上厕所都不忘背英语……不极端,怎么会刺激到你?如果不夸大,又如何“生产”出极端的例子来呢?

  其三,时间长了、看多了你就知道,“生产”出来的故事,都是一个套路,都是雷同的。

  综上所述,这些故事、文章中,有很多是“主题先行”的产物。把文学性、个体化的创作,改造成流水线、工业化生产,恐怕没有想象中那么美。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