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警惕自己作为新闻人的肤浅和易变

2017-11-30 14:30:31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1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保持“有想法”的状态,并养成把“想法”说出来、写出来、跟人分享的习惯,是形成旺盛的职业状态所需要的基本习惯。

  一家媒体的评论栏目办了10年,设置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纪念性议题:说说那些陪伴了你10年以上的人、事、物,你和他们有什么故事么?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吾日三省吾身”,回顾10年陪伴,不仅是一次个体生活史的梳理,更是一次在熟悉的事物中寻找生活坐标、从熟悉坐标中认识自我的机会。在这个快得让人窒息的时代,人们似乎已经没有能力慢下来去思考这种“没用”的问题。智者与愚人的差别,很多时候就在于智者常看些貌似“无用”的书,思考些貌似“无用”的问题。人们常常厌恶庸常生活的重复单调,可静下来仔细想想,“不变”的事物其实不多。

  除了家人,身边还有哪些人、事、物陪伴了自己10年以上呢?绞尽脑汁,并没有想到多少“有形”的事物,想到的却是一些自己坚持了10年以上的习惯。这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你现在做着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能通过10多年来你所坚持的、所陪伴你的那些东西找到答案。

  工作10多年来,我坚持着哪些习惯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坚持写作,每天坚持写2000字以上。飞机上,高铁上,乡下昏暗的烛光下,颠簸的车上,候机大厅的地上,都写过。有一次赶篇急稿,没带电脑,在手机上敲完2000多字的评论,把自己都感动坏了。其实我的工作对我并没有这样的要求,就是一种习惯,有了想法一定要表达出来--就像很多评论同行一样,无法容忍自己在热点话题上的缺席,这也许是一种对自己挺残忍的职业执念。

  有时明明很累,出差途中想休息一下,可打开公号一看后面很多读者留言说“曹老师对孕妇跳楼话题怎么看”,就忍不住去逼问自己的想法,看各媒体的报道,梳理自己的判断。

  很感谢这个习惯的陪伴,逼着我去关注社会,形成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想法”并表达出来。说实话,我并不喜欢一些读者动不动就问别人“你怎么看某个社会热点”之类的没脑问题,不喜欢这种自己不愿思考而把思考责任推给别人的偷懒提问方式。我喜欢回答那种有自己想法的提问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个话题的思考,然后问别人怎么看。我们要习惯跟人交流“想法”,逼自己有想法后再问别人的想法,而不是习惯沉默、习惯偷懒。

  珍惜自己的想法,珍惜自己的表达冲动,特别对做新闻的人来说,保持“有想法”的状态,并养成把“想法”说出来、写出来、跟人分享的习惯,十分重要,这是形成旺盛的职业状态所需要的基本习惯。

  我保持的另一个习惯是:无论多忙,坚持每天看会儿书,太忙的时候,哪怕翻几页--这是坚守一种习惯所必要的“仪式”,如果哪天偷下懒,给自己找个理由不看书,慢慢可能就很会丢掉这个习惯。这种节奏,虽然读得比较慢,睡前就那么一会儿,地铁上就那么半小时,日积月累就会形成沉淀。我更看重的是这种状态,有时间就看书,而不是被手机所“奴役”。读书并没有什么功利目的,而是慢下来去思考一些问题,避免在此起彼伏的热点转换中成为一个自以为知道很多却无比肤浅的人。新闻人可能是更容易浮躁的一个群体,身处新闻场域中自以为懂很多,读书会让人清醒和谦逊一些。

  还有一个值得分享的习惯是:到哪里都会带着一支笔一个笔记本,随时把自己的想法记在纸上,时时对这些想法进行再思考。这些写在笔记本上的想法经常成为我评论的选题,激发更多的思考。电子媒介环境容易让人失去深思力,而“随时保持记录状态”则能有效地反抗这种“去专注力”“去深思力”的状态,避免新闻人习惯性的兴趣转移,沉淀对中国现实的“问题意识”。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雪夜妄评”的文章,点评学新闻的学生浮躁、功利、不读书。说实话,这很大程度上不是批评别人,更是一种自我反省、自我警醒,警惕自己作为一个新闻人的浮躁、肤浅和易变。

  有一句话说得好:每天看5分钟娱乐节目、肥皂剧之类,坚持10年,这个人仍将一无所知;每天5分钟读一点经典,学几句外语,同样10年,这个人将有一技之长。嗯,养成一个好习惯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赶紧去做。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1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