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社交媒体是如何成为性别歧视表演场的

2017-11-30 14:33:11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1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网络环境的发酵效应、消费主义的推波助澜、技术世界的文化导向,社交媒体反歧视的压力不容小觑。

  最近,浙江大学一名教授的言论引起争议。他在微博中称,研究生面试中免推生比例失调,5女1男,而据他的经验,女生读研后继续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读研期间也少有专心于学问的,大多混个文凭准备就业。被这样的人占用了读研名额,他真为那些有心走学术之路的考生担心。

  女性做学术不专心、目的不纯粹,浪费学术研究名额?这则看似内含性别歧视的言论,一时间刺痛了不少女性网友的心;而教授则坚称这是他多年教研经验,属言论自由。双方产生激烈争辩。

  在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上,因为性别歧视引发的舆论并不少见。这名教授的抱怨尚且算隐性歧视,而一旦启动甄别性别歧视的小雷达,就会被社交媒体舆论场惊人的歧视表演所震惊。明晃晃、赤裸裸的性别歧视根本无需拿放大镜围观,小到生活细节,大到人生选择,声量不一,却充斥在每个人周围。

  曾有人设想,网络时代人人都是主角,是否被压抑了话语权的女性就有了发声空间?确实,社交媒体在应对性别歧视上也有优势。英国一项心理研究表明,关于性别歧视问题的单独报道容易使女性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而女性在微博上自发组建讨论小组,共同探讨,可以吸引有共同经历的女性加入,产生备受关注的感觉,提升女性心情愉悦度和幸福感。

  这项结果看起来颇有道理,但相比社交媒体上难以估量、不可名状的歧视,短暂的幸福感显然不足以制敌。因为,更多的滋生于父权社会、根深蒂固的歧视思想同样在社交媒体上畅通无阻。开放性的网络打破了传统的“名人想象”,教授这样的人群曾经给公众留下“学识渊博、为人开明、思想先锋”等印象。而伴随着一些教授令人大跌眼镜的言论不时出现,这些理想化的印象正在瓦解。

  教授、文人、文化从业者本身通过文字传达价值观的功力就高于常人,商人、明星等成功人士的影响力覆盖面也更广泛,通过社交媒体更是收获追捧者无数。身处社会阶层的上半层,即使有歧视,也绝非低级直白的,而是于无声处展现。更微妙之处在于叙述的现实性和立场的歧视性,两者很难界定,更让打破这种“无知觉的歧视”陷入困境。

  除名人言论的负面效应在社交媒体得到发散外,消费主义的盛行也起到催化作用。性别歧视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物化女性,在消费主义推波助澜下,这种物化正乘着网络的东风发挥到极致。“美女经济”的鼓吹声在社交媒体绵延不绝,“女性如何生活精致有品位”“如何通过买买买做一个有气质的女生”“奢侈品提升你的自信”……各类商品广告、软文侵入生活,病毒式感染女性,甚至连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也不能免俗。

  升级后的“美女经济”比此前车展女模特、广告女明星、选美小姐等经济行为更具渗透性,甚至包裹着“女性独立自尊”的外衣,继续行物化女性之实。没有被消费社会琳琅满目的商品堆积打造出来的女性,是不能称为成功女性的,本质上女性仍然要通过外表的赏心悦目来创造价值、获取关注和利益。

  网络时代,科技主导未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然而对实现性别平等来说,技术不但不是万能的,甚至还有可能成为阻力。2015年,Twitter一名女雇员对Twitter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公司升职制度不透明并且十分偏向男性员工,经常忽略女性。同时,公司在没有职位竞争通知的情况下直接决定升职人选。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科技行业的性别歧视导致三分之一的女性员工最终离开科技行业,投身其他行业寻求发展。

  技术构建世界时,倘若没有性别平等的环境为基础,其蕴含的科技生产力能引领有利于消除性别歧视的未来吗?很难想象。

  网络环境的发酵效应、消费主义的推波助澜、技术世界的文化导向,社交媒体反歧视的压力不容小觑。虽然社交媒体拒绝歧视仅是一种态度,但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尊重性别差异、追求性别平等的观点得到更丰厚的回报,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激励更多人参与并以实际行动反对性别歧视。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1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