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烂尾新闻,谁之过

2018-01-24 11:43:00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2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媒体对热点事件的报道速度、热度上去了,但力度和持续性远远低于本应达到的水平。

  抛去记者身份,和普通网友一样,我时常会被一些热点新闻震惊,内心自问:这大概是新闻所能达到的最低底线了吧?

  但天真如你我,“图样图森破”。你以为小孩子被老师喂芥末、打耳光就是令人发指,结果过不了几天,新闻告诉你,还有小朋友在幼儿园被扎针、喂药等;你觉得老少边穷地区发生虐童案件,是因为经济水平低、师资力量落后,但很快北上广的新闻又来“打脸”:一个月收费5500元的“中产阶级钟爱之选”的幼儿园也会虐童,手段更加残忍。

  层出不穷的新闻不停探底,逐级降低我们对社会复杂面、阴暗面的认知。有人苦笑总结,发生负面新闻就生挺硬扛,捱到下一个热点新闻到来,瞬间就有重获新生的感觉。这种“拯救”,在舆论漩涡里是常态。谁也不可能永远独占鳌头,后来者居上,越烧越热,前一个就渐渐冷却,在热搜榜上逐级掉位,默默消失在新闻里、消失在社交媒体上,直至“烂尾”。

  几乎所有热点新闻都走向惊人一致的结局,即不可避免地陷入烂尾。好似,我们满怀期待地集体围观火箭发射,全程紧盯前期准备工作,在它腾空飞起的那一刻欢呼雀跃,情绪达到沸点,但没等它返航,人群已经散去。等待它落地的只有数量可怜的利益相关者。近期,“陕西榆林产妇坠楼”事件得到真实还原,当初吵得沸沸扬扬,如今真相与当时舆论主流分歧颇大,却很难再起波澜。

  网友总自认为是正义的化身,但他们没想过自己的正义都是有时效、有期限的,甚至等不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网友如鱼,记忆限时,仿佛过了七秒就自动删除记忆。他们游走在热点之间,为每个话题添柴加火。但真正有效、切实推动新闻进程的,千万人中不足一。

  这么说,似乎网友要为烂尾新闻负责,毕竟烂尾新闻的突出特点是从万众瞩目到鲜少关注。注意力骤降中,网友也是主力。但细究一下,谁才是本职工作没做好的那一个?

  新闻事件发展是舆论和责任方的博弈,网友和媒体都是舆论场的重要分子,但媒体报道新闻是本职、是责任,网友是全凭一腔热情,是来“帮忙”的。责任方在舆论高烧时被质疑、追问,或许可以通过表态、道歉躲过一时。但时过境迁,责任依旧在身上,后续进展依然有义务公之于众,躲过一时并非幸运,而是失职、渎职甚至犯罪。烂尾的恶劣结果很少被提及,所以烂尾新闻涉事方一直秉承“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的原则。

  烂尾新闻,谁之过?新媒介环境下热点易逝,网友关注点瞬息万变,这些都是传播常态,谈不上对错之分。而媒体被网友的关注点牵着鼻子走,网友指哪儿就报哪儿,盲目迎合网友的需求,追求轰动效应,才是失去“自我”的错误选择。而一旦热点冷却,对事件就缺乏追踪报道的动力,戛然而止的舆论对新闻事件发展于事无补,导致舆论监督后继乏力,更谈不上解决问题。这样的报道速度、热度上去了,但力度和持续性远远低于本应达到的水平。

  网上的热点话题,媒体跟进报道,这无可厚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的关注点就是新闻点,也是新闻公共性的体现。但网友不关注的,媒体就可以放弃议题或者放弃跟踪报道吗?显然不能。这等于将大众传播中最为重要的议程设置功能拱手让人,丧失了作为大众传播者的主动权。

  而网友不关注,涉事责任方就可以暗自庆幸摆脱舆论纠缠、对事件调查追责敷衍了事么?显然不可。烂尾新闻多为负面,暴露出社会运转的梗塞之处,其背后总是掺杂着管理漏洞、责任未尽、利益输送等问题,不少是必须向公众澄清或承诺修正的公共事务,直接考问的是事关社会发展的制度和法律,而不仅是简单的不告不理的民事纠纷。责任方的公开调查过程和处理结果是必选题。

  被舆论遗忘就选择放弃修复的,其实大可不必暗喜。社会运转机制多半如此,对此时暴露出的小问题置之不理,将来必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那时会悔不当初,没有珍惜舆论监督曾给予的挽救机会。

  烂尾新闻始于媒体,势必要终于媒体。而想要完美终结一则新闻,莫过于涉事方自身问题全修复,顺带影响社会不足之处被弥补。由此可见,烂尾新闻,媒体是第一责任人,涉事方其次。至于网友,只能算友情赞助的“正义使者”吧。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2月上

编辑:qnjz